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伴随着叮铃铃的下课铃声,一群接一群的中学生如出笼的小兽般相互推搡着涌出了校门。
“蚊子,你等等老夫呀!”一位中等个儿留着寸头微胖的男生在人群里喊着。
“平头,你跑快点,小卖部的烤肠去晚了就没了!”被叫做蚊子的男生一边回头一边往前冲。
这个开在校门马路对面街角的小卖部据说已经很有年岁了,到底有多少年呢?平头和蚊子的父母在这念书时也是这小卖部的常客。听父辈们说那时小卖部只有老板手工做的老姜糖和油炸豌豆,姜糖硬得可以蹦掉牙,油炸豌豆一毛钱有小小的一杯。听说还有一些黑白小人书,1毛钱可以借一个星期。
现在的物质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起来,以前商品屈指可数的小卖部现在已经是琳琅满目。吧唧,谷子,手办,音乐盒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小吃,就拿蚊子说的烤肠,现在都有三种口味呢。
“老板,一根原味,一根黑胡椒味。”蚊子和平头异口同声道。“好咧,一根三块,两根五块。”老板是个和气的中年人,他看着这一对跑得有点气喘吁吁的小朋友,仿佛看到了自己学生时的模样,于是热情地招呼说。
烤肠在滋滋地冒着香气,蚊子和平头咽着一下口水。嘶…有一根烤肠的包衣破开了,饱满的肉粒好像要弹跳出来,蚊子和平头眼里也跟着闪出饿虎扑食般的精光来。老板熟练地夹起两根装进纸袋子里,递给这两位迫不急待的客人。
“哇,好烫呀!”平头搓了搓手又咧了一下嘴,差点把到嘴的美食掉落下来。蚊子眼疾手快抓住了袋子口:“傻样,来这边。”两个人在小卖部旁边找了个石墩子坐下,会心地相视一笑。两人各自先咬了一口自己点的烤肠,砸砸嘴,然后不约而同地把手中的烤肠递给对方。烤肠的肉汁在唇齿口腔间浓郁地蔓延开来,正如这对好朋友的情谊。
“平头,你下学期真的要转学了吗?”
“是呀,我爸妈在县城买了房子,我要去城里读书了。蚊子你会想我不?”
“想你个头,你还好意思说,长这么大,我爸妈揍我的几次都是被你害的。”
“哎,以后放学回家不顺路了呗,祝你越来越好。”
街角的小卖部依然围满了学生哥们,咬不动的老姜糖是不是也记载过你一口我一口的“共富贵”?想到这里,平头不禁哑然失笑。记得在哪个综艺节目里看到过这样一句:我们不可能长成一模一样的树,但友谊的枝丫依旧能相遇在同一片天空。
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学生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