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时,从烘培饼干到写一段说明文,我们全部遵循很大程度上相同的模式:首先,一般性的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导师,教练,书籍或者网站上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发挥。这种方式并没有错,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只需要达到中等水平便可以了。
人们认为,开了20多年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之前5年的医生更优秀;交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交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者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的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的退化。所以,在学校里有很多教了20年左右书的老教师,确还是是停在中等水平,有很多的具有多年经验的校长,甚至还不如有些刚干三五年的校长,原因就在于没有通过刻意的练习去提高自己。
如果很不幸,你中招了,你就是这类中等水平教师或者校长。你总想寻找突破现状的瓶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就需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
那种只是反复的做某些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的练习被称为“天真的练习”。区别于天真的练习,刻意练习具有五个特点:
一、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的引导你的练习。胡大平老师曾经提出“三个中心:道中心、阶段中心、梦想中心”理论。道中心是一个人自己本身,一个人拥有的能力、品行、健康、心态等。梦想中心就是目标,比如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有了目标,通过一步一步的刻意练习,不断的修炼自我,达到一个又一个阶段中心,个人的道中心能量逐步增强,最终到达梦想中心,实现自己的梦想。举个例子,一个全校学生不足80人的乡村学校校长,拟定了今年的办学目标是要让全校学生的人数达到200人(梦想中心)。接下来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需要以下几个阶段目标:改善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成立家长委员会,做到家校共赢;加强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鼓励教师读书,提升教师素质,名师才能出高徒;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改进师生关系,不但教书还要育人等等。每完成一个阶段目标,就是向梦想中心靠近了一步,自己也就提升了一步。这种提升自己的过程也就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校长的刻意练习。二、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对于学校校长来说,可以采用把自己阶段目标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每天看一次自己的目标,时不时地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是我最重要的事吗?”你的心思在哪里,行动就可以在哪里,你专注于什么地方你就会向什么地方努力。
三、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些事情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哪地方错了?知道自己在哪地方做错了的过程,就是不断反馈的过程。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反馈可以是你自己提出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给你提出的。根据反馈,你不断总结得失,制定最优化的方案,从而不断突破,向着梦想中心前进。
四、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天真的练习”给人以“经验丰富”的错觉,往往以为自己处理事情游刃有余,其实不知,自己现在处于“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无法进步。因此在学校的办学管理上,你需要动动脑筋,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从来没有比一比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舒适区,也就从来没有数小时的刻意练习,而这种练习正是学校管理所需要的。如果一个人,在10年时间里一直以同样的方式管理一所学校,那这种做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经验丰富”,反而是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更不是自己管理精进的秘诀。
五、有目的地刻意练习还需要一个导师,一个团队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会碰到那些让你感到很难做好的事情,似乎你永远也做不了,这就是“瓶颈期”。想办法去逾越这些障碍,是通向有目的练习的隐藏钥匙。不管什么障碍障碍,越过他的最好办法是从是从不同的方向去想办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少走弯路,需要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导师或者教练。因为他们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碍,并且很好的克服,于是他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所以刻意练习还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些导师,需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