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姑母

作者: 枫蕊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13:54 被阅读280次


忆姑母

01

姑母是我公公的妹妹,他们上一辈共兄妹七个,她是唯一的女性,我从认识她到她逝世,只见过她两次。

初见她是在二零零五年秋天,在我们家,她是随孩子们一起来吃酒,被婆母留了下来小住。

乍一见她,果然如婆母所说,是一位精明强干的母亲,只见她容光焕发,声洪嗓大,腰板挺直,腿脚利索。她头发花白,已很稀疏。脸上的纹路若干,有些密集而干涸,不少老年斑歇在上头。不同于一般的老人爱唠叨,她从不多言少语,让我好生欢喜。

她时不时夹一只烟在右手二指头与三指头之间,吞云吐雾的样子极为娴熟,让很少见女性抽烟的我小有吃惊。更让我惊叹的是,她一天要饮五至六顿酒,每顿二至三两不等。

当时的她年过七旬,老伴已于一年前过世。几十年来她与我的婆母感情甚笃,但因各自忙于家庭琐事,又相距遥远,两姑嫂便鲜有走动。

02

听婆婆说姑母年轻时特别能干,心灵手巧,儿女众多(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的她常年跟着姑父行船,日子过得也是举步维艰,正应了那句人们常说的“儿多母苦”啊。她们一家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她自己用手裁剪、用针线缝制的。由于她针线活了得,声名在外,也因此外接了不少针线活,得以补贴家用。

她的大儿子早年光景甚好,说话行事都颇为张扬,就在我见她的前两年来了个大逆转——儿子下岗,儿媳病逝,孙子吸毒。听她说孙子红着眼向父亲要钱时总是喊砍喊杀,实在要不到时就向姑母讨要,有次向姑母讨要未果,竟伸手抢她的耳环,虽然沒有得逞,也是把她吓得魂飞魄散,正可谓一盘散沙。

她的二儿子英年早逝,儿媳改嫁,留下了两岁的孙子交予姑母抚养。

三儿子常年在外包工程,一家人基本不在家。

三个女儿境况都不错,个个丰衣足食。

03

时隔三年后我第二次见到姑母,是在她们当地的福利院,据说叫“幸福院”。那次是她小女儿嫁闺女,我们一大家人去喝喜酒,顺便看看已经瘫痪了一年有余的她。陪同前往的是她的小儿子,我们的小老表。

走进锈迹斑斑的大铁门,便看见门前一地的杂草沮丧地立着等风来的样子,地上翻着大小不一的水泥块,沙砾、土块满脚踢,让人顿感荒寂。院内有一栋四五层高的楼房,一眼望去都是白的,墙体依稀斑驳,地面却少有污浊。我们从头至尾仅看到一名护工,再没听到其他说话的声音,有点过于安静。

姑母住在二楼靠楼梯口的一间约十二平米的房间里。房间中央放有一张一米五宽的木架床,四面都与墙隔着一定的距离,给人感觉像是悬浮在水上的一叶小舟,不曾靠岸,无从踏实。

她睡在床上,头朝门,身上盖着两床印花的被子,头发凌乱,眼睛好似凝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床边放有一把木凳,上面放着一罐已开启的八宝粥和一只有些发黑的香蕉。靠门放着一张小方桌,上面放着一口木箱以及一些零散的日用品。整体看上去还算洁净。

04

我们一行十几人围在她床前,眼睛齐刷刷地射向她,那一刻大家的神色都分明有了些凝重,不曾想昔日容光焕发的她却是再也无法动弹,她的眼虽睁着,却缺少了昔日的光芒。

“幺幺,幺幺,我们都来看你了!”右手插在口袋里斜跨站在她脚头的大哥特意抬高嗓门叫道。

她没有回应。

“幺幺!幺幺!还认不认得我?!”他一副喉头哽咽的样子。

大家都纷纷开始叫她,好不容易等到她一点一点转动眼睛看向大家,微微翕动着双唇,却良久没有出声,只见得眼角滑下了一行青泪。

05

空气里弥漫着伤感的气息,有人眼红了,扭过头去擦眼睛;有人鼻子酸了,开始频捏鼻涕。

“不大认得人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不行了的,只是捱日子了。”小老表在一旁小声解释道。

“她什么时候进来的?”老大问。

“有大半年了,自从瘫痪后是她们三姐妹轮流照顾,但是她们说自己年纪也大了,身体吃不消,所以大家商议每家出点钱让她进了“幸福院”。

“那你们平时哪么来看她的呢?”

“哪个想来看哈就来,也没规定。”

“那像你肯定是来得少啰,都不在屋里。”

“嗯嗯,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就把他们几个吃哈亏呢。”我看见他有点尴尬地笑了。

“既然不是蛮认得我们了,在这里也没用,我们就给点钱走吧。”老大边说边扫视大家,示意大家掏荷包。

我们便一户一百块钱交予老大给了小老表,他略作推辞后便收下了。

走出幸福院的我们各怀心事,半晌都无人挑起话头,只是默默地走着。

06

两个月后的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姑母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所有人都不觉意外,反而觉得等死的活捱不如痛快地离去。大家不曾耽误片刻便驱车前往奔丧,我因各种原因没能去送她最后一程,至今都深感遗憾。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前去奔丧的人去来不到二十四小时,说是凌晨四点就送了。匆匆!匆匆!如此匆匆,究竟是为何?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自我安慰道——或许他们的风俗我是不懂的吧。

素来我眼里的丧事都是三天左右,如今的人爱讲排场,家境好的会放上个一星期,接道士,打丧鼓,唱戏,接腰鼓队,鞭炮声震天。太过铺张我是不太赞同的,但他们行事之急促令我难以接受,心里不免有些隐隐作痛。

06

这些年的我,在岁月的迷宫里闯荡了几十载,渐渐试着接受了生死乃常态,从常恐“死”变成了常恐“老”,尤其是不能动弹的“老”。

我知道姑母并非衣食堪忧,亦非缺少人嘘寒问暖,只是醒来望着天花板,望着天花板睡去的日子,犹如滑向泥淖中的人,再也没有了指望,日复一日,时复一时,无声却有泪……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相关文章

  • 忆姑母

    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阴 每逢过年走亲戚的时候,父亲就会拿上家里的皮包,到镇上买来点心水果,装的鼓鼓囊囊的,...

  • 忆姑母

    01 姑母是我公公的妹妹,他们上一辈共兄妹七个,她是唯一的女性,我从认识她到她逝世,只见过她两次。 初见她是在二零...

  • 忆小姑母:大约九岁多的时候开始寄养在姑母家,直到十二岁多上初中,整整三年!记忆中那时候的姑妈是个极其爱干净极其要强...

  • 姑母

    - 01 - 姑母二十岁那年的七月七,描眉画眼化红妆,带着临盆的身孕,披一头乌黑及腰的长发,穿着紧裹于身的红装,披...

  • 姑母

    2020年3月7日,今天,姑母走了,享年92岁。 老爹这一辈子有姐弟五人,姑妈是老大,老爹是大弟,老爹脚下还有三个...

  • 姑母

    欣见姑母体健硕 饱经苍桑心平和 五代同堂随人愿 期颐酒香醉心窝

  • 悼姑母

    各位来宾、亲朋好友、家门乡党: 风凄雨冷天垂泪;水咽松鸣地动容。 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怀着极其沉痛的...

  • 祭姑母

    原创 / 沐心怡然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欣喜的日子。 就在昨天,2019年2月7日,我们一大家子,集...

  • 痛失姑母

    姑母近八十、突发脑溢血、凌晨驾鹤游、侄心如刀绞。 儿时记忆起、姑母贤德能、视吾如已出、贤妻良母型。 居委会缝纫、麻...

  • 祭姑母

    辛丑年三月二十八日(公历二零二一年五月九日,恰值母亲节之际)下午一时四十分许,四姑母仙逝,享年八十岁。噩耗传来,倍...

网友评论

  • 六月荷清香:可怜的姑母:pray::pray::pray:
    枫蕊:@六月荷清香 晚景凄凉啊。
  • 马到成功程雨烟:《搞笑可书青丘帖》第十四篇:青丘国皇上宠幸静妃,生六皇子。静妃见皇上每日里闷闷不乐,道:“臣妾知道皇上为什么不开心,只因众将不听号令,对吧?”皇上道:“是啊,该怎么办才好呢?”静妃道:“只要皇上用反间计令诸将自相残杀,就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了。陛下可逐个召集三军众将,摒退左右,却只谈些棋琴书画,厚赏诸将。而后派左右散布假消息,只说是皇上下密旨令一将军杀诸将夺权。三军众将自相猜疑,都怀疑其他将军受皇上密旨。谁会相信皇上召诸将密商却只谈琴棋书画?”皇上大喜,道:“幸遇爱妃,朕终于可以夺众将兵权了。”皇上依计而行,一时间谣言四起,众将狐心惶惶,皆惊惧,不知谁是内奸。小狐仙来到军营,请中军主将樾檬召集众将密商。右军主将俺在红尘道:“小狐仙,该怎样查出内奸?究竟是谁想要除尽三军众将?”小狐仙道:“不能再查下去,再查下去就正中静妃奸计,她就是想要我们三军自乱军心啊。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从袁绍军中搜出众将通敌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全都焚毁,军心遂安。在此非常时期,在此生死存亡关头,我们怕的不是奸细,怕的是军心大乱啊。为今之计,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保住性命。如果大家互相猜疑争斗,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小狐仙展开奏折,道:“请众将在奏折上签名,只要众将联名上书,除掉静妃一党,谣言自然止息,看谁以后还敢造谣生事。有异议者斩。”众将联名上书,皇上览奏大惊,与静妃密商对策。静妃道:“我早有防备,选一侍女在身边,长得与我极其相似,只要把她毒杀,这世间便再无静妃,以后我便是瑾妃,我会易容术,谁也无法再认出我来。皇上可下旨将刑部尚书夜语可书、礼部尚书农夫等指为静妃一党,令众将捕杀。”皇上道:“又是这个小狐仙,直令朕寝食难安,怎样才能不动声色除掉小狐仙?”众将接旨,不敢行动,请小狐仙前来密商。小狐仙道:“这肯定又是静妃想出的金蝉脱壳、李代桃僵的诡计,请众将联名上书,我携圣旨、奏折进宫,请皇上收回成命,天大的罪名我来担着。”冠军将军龙凤楼主-泥巴道:“小妹,你不知道皇上最忌的是你吗?二王爷被诬谋反一案,你处处与皇上作对,只怕皇上早就想除掉你了吧?你怎么还敢入宫?”小狐仙道:“连皇上我都敢骂,我怕什么?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皇上杀我,众将必然惊惧哗变,皇上还不敢明目张胆杀我。”小狐仙携令牌进宫,求见皇上,请皇上摒退左右。小狐仙呈上圣旨和奏折,请皇上收回成命。皇上览奏大怒,将圣旨和奏折摔到地上,道:“小狐仙,你好大的胆子,上一次用三军众将来逼朕杀如妃,这一次又用三军众将来逼朕杀静妃,你也太不把朕放在眼里了,就不怕朕杀了你吗?”小狐仙道:“皇上想错了,如果不是三军众将怕被诛杀,奴婢哪有这个本事让众将联名上书?是如妃、静妃乱三军、乱天下啊。晋惠帝时,皇后贾南风掌权,令诸王自相残杀,酿成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晋惠帝、贾南风皆被害。众将乱则三军乱,三军乱则天下乱,众将自相残杀,必有奸臣趁机而起夺兵权,到那时就要天下大乱,奸臣会甘心屈居于静妃之下吗?会甘心屈居于皇上之下吗?皇上还能够控制住政局吗?只有对敌人才可用反间计,令敌人自相残杀、军心大乱,怎可对自己人用反间计?三军众将皆陛下股肱,皇上所为令众将寒心,以后还有谁为陛下卖命?众将是不可能齐心的,不是生死存亡关头,怎么会联名上书?为政之道、帝王之术应当是利用众将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抗衡、互相制约,这样他们才不敢起兵造反。静妃却想要让众将自相残杀,这不是逼反众将吗?贾南风不懂为政之道才会酿成八王之乱啊。如果皇上杀我,那三军众将无所倚仗,必然惊惧哗变。最不能乱的地方是军队啊。为今之计,只有把罪责全推给静妃,只说是静妃一党造谣生事,皇上从未下过密旨杀众将,只有除掉静妃一党才能安众将心,切不可将忠良指为静妃一党滥杀无辜。”皇上道:“你说得对,朕误信静妃谗言,差一点自乱三军、自乱天下啊。”皇上准奏,毒死静妃,下旨令三军捕杀静妃一党,谣言止息。
  • 马到成功程雨烟:《搞笑可书青丘帖》第十三篇:白浪国明皇宠幸明妃,封明妃的弟弟为义侯。义侯到地方后,欺男霸女,擅杀平民,又倚仗权势垄断囤积、高价卖粮,百姓无钱买粮,尽皆饿死。这天,义侯带着一帮奴才招摇过市,见一美女狐翠娘,便命手下抢来,翠娘的丈夫范郎阻拦,道:“光天化日,你们竟敢强抢民女吗?”那帮奴才将范郎活活打死,又将翠娘手中的婴儿摔死。义侯当街调戏翠娘,翠娘拔下头上银钗刺向义侯,义侯用手阻挡,被刺穿掌心。义侯大怒,命手下将翠娘亦活活打死。可怜一家三口,转眼间家破人亡。范父带领众乡亲前往县衙告状,道:“义侯强抢民女,擅杀平民,垄断、哄抬粮价,众皆饿死,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亲人们饿死,还请青天大老爷为我们作主。”知县落幕红尘道:“他是一方诸侯,而我只是七品芝麻官,哪有权力管他?就算我想捉拿他归案,也是有心无力啊。”范父道:“与其坐着等死,那我们大家都反了吧?天怒人怨,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众狐皆道:“我们大家不能等着被饿死,和那样的贪官拼了。”落幕红尘道:“大家手无寸铁,这样前去,只能是送死。罢罢罢,我平生的夙愿就是奸除恶杀贪官,若能救我一方百姓,虽死无憾。”落幕红尘趁着义侯外出游玩时,一箭射杀,又带领手下衙役、百姓占领侯府粮仓,开仓放粮。知府知道后,带兵前来抓捕,百姓阻拦,道:“知县大人是为救我一方百姓才杀义候,开仓放粮的。如果知府大人要抓捕,我们只能是反了。”知府道:“请大家听我一言,众位都应该知道小狐仙吧,她几次三番平定我白浪国。我想写份奏折由她转呈皇上,如果她能够劝皇上赦免知县大人,那么大家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来救知县了。如果皇上执意要杀知县,到那时再任由大家反。诸位手无寸铁,又怎能是官兵的对手?”百姓一听有理,这才让知府抓捕落幕红尘入狱。知府派心腹将奏折送到青丘狐狸洞小狐仙手中,由她转呈给皇上。小狐仙和李彦国及众将商议好对策,借来李彦国手中入宫的令牌,携奏折星夜兼程赶往白浪国京城,入宫见驾,请明皇摒退左右。明皇道:“小狐仙,你好大的胆子,怎么还敢来?”小狐仙道:“如果不是我,现在坐这皇位的应该是你大哥、二哥吧?我和你无怨无仇,怎么就不敢来吧?你是怕我来助你父皇复位吧?你三个哥哥所作所为,太让你父皇寒心,他这江山不传给你、还能传给谁?我不想你父皇伤心难过,也希望能保你江山永固。只不知陛下是想要做明君还是昏君?”明皇道:“谁不想做明君?谁会愿去做昏君?”小狐仙道:“如果陛下为一美人而杀忠臣,那么千秋万代、后世都将骂皇上为昏君吧?”明皇道:“小狐仙,你此来所为何事?是不是义侯出事了?”小狐仙道:“请问陛下,在陛下心中,是太子更重还是美人更重要?”明皇道:“这个不好说。”小狐仙道:“请问陛下,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明皇道:“有江山才有美人,没有江山,哪里还会有美人?当然是要江山。”小狐仙道:“现在明妃一党势大,宫里宫外只知有明妃,不知有皇上,大家都只听明妃的。不知皇上千秋万岁之后,这江山还能是陛下子孙所有吗?”小狐仙呈上奏折和李彦国的书信,道:“义侯所为,无法无天,哪还敢皇上放在眼里?皇上明知义侯贪酷不法,为什么还要封他为侯、任由他祸害一方、逼反民众吗?我和你父皇以及青丘国三军众将商议好了,如果你执意要杀忠臣,那么你父皇就不能再任由你这样任性胡为、败光祖上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只好由他向青丘国借兵复位,只要众将联名上书,青丘国皇上也不敢不同意借兵。自古以来,都是文官要和,武将要战,不打仗武将如何能够建功立业,因此樾檬、雨林季风等众将是巴不得有一战,好立功。陛下治国时间尚短,威望远不及你父皇,如果开战,百姓肯定会望风归顺你父皇,你父皇也只好去找你三哥,传位给他,到那时江山就不能为你所有了。”明皇道:“明妃一党势大,怎样才能除掉他们?”小狐仙道:“请皇上封锁消息,不要让他们知道义侯的死讯,再派心腹散布假消息,只说是明妃一党意欲除尽三军众将、纂权夺位。等到众将惊疑惧怕时,皇上再下旨令众将捕杀明妃一党即可。还请皇上以后不要再外戚为侯,自古以来外戚能有几个有好下场的?爱她,就应让她远离权力争斗和是非。杨贵妃不问政治,却因受杨国忠牵连而丧命。安史之乱,生灵涂炭,江山也差点被异姓夺走,请陛下深戒之。诸侯也不应有政权和兵权,权势过重,就有可能酿成汉景帝时七王之乱。臣权过重,大权旁落,就会危及皇权。请陛下能用不同势力多党派为官,互相抗衡制约,众臣才不敢这样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才能保我白浪国江山永固。”明皇依计而行,除掉明妃一党,赦落幕红尘无罪,仍任知县。
  • 马到成功程雨烟:《搞笑可书青丘帖》第十三篇:为救忠良撞宫门,碧血丹心化为尘。世间多少逐利客,直教我辈愧为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错信一个人,就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 马到成功程雨烟:《搞笑可书青丘帖》第十三篇:青丘国皇上宠幸如妃,生五皇子。如妃一党伪造证据陷害容皇后和二王爷蒋坤元,诬陷容皇后和蒋坤元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意图谋反。皇上将容皇后打入冷宫,废后、废太子,将二王爷下狱。蒋坤元喜欢吟诗作赋,每日里与众文士诗词唱和;又高调张扬,常常救济贫民、造桥铺路。奸臣意欲夺权占产,因而致祸。小狐仙屡屡劝诫,蒋坤元不听。二王爷府上婢女兰心击登闻鼓求见皇上,皇上不肯召见,兰心写血书、撞死在宫门外,以死为二王爷鸣冤。李彦国对众臣道:“一婢女尚知以死为二王爷鸣冤,我等皆男儿好汉,受二王爷厚恩,怎能不以死相报。”李彦国、稻香老农、龙凤楼主-泥巴击登闻鼓,请侍卫将证据递交给皇上,为二王爷鸣冤。皇上将三只狐狸皆下狱。小狐仙到刑部尚书夜语可书府上,请可书摒退左右,问:“不知可书会如何审二王爷一案?”可书道:“我已集齐证据,誓死为二王爷申冤。”小狐仙道:“李彦国等众臣已将证据递交皇上,可皇上根本就不予采信,将众臣下狱。可书若也这样做,只怕也身家性命难保,还怎么为二王爷申冤?皇上宠信如妃,哪会相信众臣的话?”可书道:“救忠良要紧,现在再去找美女狐去夺如妃宠是来不及了。”小狐仙道:“康熙时,有人告纳兰明珠贪污,皇上将明珠下狱,明珠令人诬告自己谋反。牵连进谋反一案的人越多越好,被牵连的人越多,那些人为了自保就只能保明珠了,明珠一党害怕被牵连尽皆上书保明珠。皇上不愿索额图一党独大,为了稳住明珠一党,只好释放明珠。可书应让二王爷自诬谋反,伪造证据,把三军众将全都牵连进谋反一案。众将被牵连,只好上书保二王爷。皇上不怕文官,只怕武将,为了安众将心,就不得不释放二王爷了。你只要将二王爷供词递交给皇上、说不知道供词真假、有待查实,就可以免除责任了。等到众将上书后,你再把证据递交给皇上,就能救出二王爷与众臣。”可书依计而行,将供词呈给皇上。小狐仙来到军营,请中军主将樾檬、左军主将雨林季风等密商。小狐仙请众将看过供词,道:“如妃一党想要纂权夺位,意图将容皇后、二王爷与众将一网打尽。今日局势,只有众将联合起来上书保二王爷,皇上才不敢行动。如果众将犹豫不决,皇上各个击破,我们大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樾檬、雨林季风等联名上书,小狐仙道:“如果皇上封诸将为侯、分散到各地,好各个击破,还请众位千万不要交出兵权离开京城。手中有兵权,皇上就不敢动。如果皇上抓你们,你们手下众将就会起兵。皇上聪慧过人,只是疑心病太重,欲除二王爷党羽,哪会不懂这个道理?皇上召见,众位也不要一起去见,以免被一网打尽。”皇上览奏大惊,可书这才递交证据证明二王爷是被如妃一党陷害。小狐仙携令牌进宫,求见皇上。小狐仙道:“三军众将全被牵连进谋反一案,众将惊惧,都怕被灭族,不知皇上会如何处置?”皇上道:“你是想用三军众将来逼朕放了二王爷吧?”小狐仙道:“只放二王爷、不除如妃一党,三军众将怕被如妃一党陷害,仍旧会惊惧。唐明皇时,三军将士怒杀奸相杨国忠,逼皇上杀杨贵妃,皇上问,贵妃何罪?高力士答,众将杀杨国忠,怕贵妃报复。皇上不杀贵妃,众将惊惧不安。今日局势,和当日唐明皇杀贵妃相似。众将安,才能三军安;三军安,才能天下安。要想保住天下,只有杀如妃一党安众将心。保住江山,陛下想要多少美人不可得?又何必惜一如妃?若不能保住江山,身家性命都不可保,还能保得住美人吗?”皇上道:“你说得对,保住江山,就有美人,又何必惜一美人?”皇上封众将皆为侯,意欲各个击破,夺兵权。众将皆辞不行,不肯交出手中兵权。召见众将,众将都是三三两两前来,皇上无法一网打尽,不敢动手。皇上惊惧,只得令樾檬、雨林季风等捕杀如妃一党,赐如妃自尽;重立容皇后为后,重立四皇子为太子;皇上将二王爷等众臣释放。二王爷蒋坤元回到府中,痛哭道:“我又回来了,可是我却再也见不到兰心了。你一路走好,愿天堂中没有骨肉相残,愿天堂中没有手足相残。”
  • 食之乐:👍👍👍
    枫蕊:@食之乐 谢谢!
  • 凭栏仙后:你把家庭人事往来,写得理智又意味深长,读来别有风味。
    枫蕊:@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谢您美誉!😄
  • 历史的转折:这状况,俺的姑母一生和你的故事极其相似。
    愿好人一生平安。:pray::pray:
    枫蕊:@历史的转折 愿所有的老人以及即将老去的我们都能平安!早安!😄
  • 静静的白莲:人生无常🙏🙏🙏
    枫蕊:@静静地白莲 谢谢!
  • 半暇:文章朴实,但尽显深情,人物刻画丰满,仿佛活了,但也有着一丝莫名的悲戚,正如他们那儿的习俗看不懂。或许,看不懂的是人心吧。是人不在的那种炎凉。但不管岁月几经变迁,有的人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鲜活。
    枫蕊:@半暇 哈哈,要怎么说呢?😄
    半暇:@枫蕊 敷衍之言!
    枫蕊:@半暇 是啊。
  • 半暇: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早,姐姐。:sunflower: :sunflower:
    枫蕊:@半暇 早!😄
  • 兰旭:🙏🙏🙏
    兰旭:@枫蕊 😀😀🍎🍎
    枫蕊:@兰旭 谢谢!
  • 吻过地平线_8781:儿女有钱,却让老人住在养老院里,这样的儿女真有点不像话,护工能代替儿女吗?这个社会的悲哀!
    枫蕊:@吻过地平线_8781 可能各有难处吧。
  • 爱戏曲:含辛茹苦养育成六个孩子,于国于家有功。唉!
    枫蕊:@爱戏曲 承蒙夸奖,只是写我所见所闻。😄
    爱戏曲:@枫蕊 你的文笔真好!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表现现实非常到位,看来你很关注社会问题的。
    枫蕊:@爱戏曲 是的。
  • 穿越人生:🌽🌽🌽
    枫蕊:@穿越人生 谢谢!
  • 在人境:🙏🙏🙏
    枫蕊:@在人境 谢谢!😀
  • 舍得涂鸦:精神孝道更少更少。
    枫蕊:@舍得涂鸦 是啊。
  • 白辰行:感觉到姑母的离世太悲了,老人家一辈子真的不容易,子女多并非是好事。
    枫蕊:@枫拾贰 是啊,现在生两个好。
  • 百样:亲,下午好!😄
    枫蕊:@百样生活_ 下午好!😀

本文标题:忆姑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io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