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精华国学国学经典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一章 立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一章 立法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09:55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一章 立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上一节韩非子主要讲了执法严格在朝堂上的极致效果:君享玉堂之福,臣尽朝堂之职,君臣无害,国泰民安。和谐顺畅的君臣关系是天下太平的表现,也是历史上君臣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关系顺畅表现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取其利,互不侵权越职,互不侵占循私,而要实现这一切唯有依法治国,严格执法。从顺应自然的“道”,到遵循社会的“礼”,再到遵守国家的“法”,无不为君臣的行为、百姓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规则,但有一点就是要严格执行,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白说,执行不严反而祸患无穷。所以韩非子一再强调要轻罪重罚,一定要执法必严。国家律法首管君主,再治臣子,最后才规范民众,君臣关系的好与坏最能说明国家律法的完与缺,执行的严与松。

    韩非子为我们展显了完善的律法与严格执法的极致效果,一是社会无奸无恶,百姓安居乐业,二是朝堂无害无恙,君臣政通人和,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美好生活吗。韩非子讲完严格执法的效果后,回过头来再讲立法的意义,他说“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伪而不以符,此贲、育之所患,尧、舜之所难也。”意思是: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孟贲,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勇士;夏育, 战国时卫国勇士, 传说力能拔牛尾, 举千钧重鼎。就是这样的勇士在不借助外力(虎柙)的情况下也无法制服猛虎。尧、舜这样贤明的君主在不借住外力(律法)也无法禁奸邪与伪诈,可见置柙立法的重要性。先贤正是看到了人在自然威胁与人性阴暗面前力量的有限,仅凭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战胜的,所以发明了工具与规则,让工具与规则来放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产生如“道”一般的力量来管理社会治理国家。“道”能托举并运行自然,“法”则能托举并运行社会,这就是道法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自然而然产生,人只是这种力量的应用者,我们既不能创造这种力量,更不能凌驾于这种力量之上,所以我们可以替天行道,只能依法而为,绝不能逆法而行。

    世间邪毒、社会奸恶如同猛虎恶兕,如果没有国家律法进行管治,虎兕就会伤害民众,如果执法不严就是虎兕出柙危害更甚。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立法才显的极其重要,韩非子认为“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备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盗跖也;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众人不相谩也。”意思是:所以设下笼子,不是用来防备老鼠的,而是为了使怯懦的人也能制服老虎;立下法度,不是用来防备曾参、史绍的,而是为了使庸君也能禁止盗跖;制作符信,不是用来防备尾生的、而是为了使大家不再互相欺诈。

    韩非子的意思很明确,立法就是要让社会的管理者(执政者)有治国的工具可用,立法的目的不是为防小贼,而是让普通百姓有抵抗强暴者的依据,执法个体者再怯懦也能依据国家律法制服奸邪。同样,国家律法是社会信用的建立者与保障者,有了国家立法就能杜绝尾生悲惨故事的发生。尾生,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尾生的男子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用尾生抱柱一词比喻坚守信约。有了国家律法的保障,合约双方就必须遵守约定,一旦违约就会受到处罚,处罚严格了毁约的人也就少了,社会信用也就建立起来了,完善的社会信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伪而不以符,此贲、育之所患,尧、舜之所难也。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备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盗跖也;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众人不相谩也。】

    “怯弱能服虎,庸主能止盗,众人不相谩”,这就是立法的原因,也是国家律法的功能。尤其是“怯弱能服虎”这一点对于普通民众和社会来说很重要,是个体正义感与社会正能量的发源地,也是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源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一章 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sp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