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NAS》杂志上发表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的一篇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Diprovocim、载体卵清蛋白(OVA)联合PD-L1抗体有望消除黑色素瘤。
Diprovocim
Diprovocim是一种分子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的佐剂,可激活包括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在内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具有释放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能力。
包括Toll受体(TLR)激动剂在内的许多佐剂都可激活天然免疫受体,如APC呈递抗原,产生信号活化CD8+T细胞。CD8+T细胞会根据信号增殖分化成具有消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此外,这些信号也会活化CD4+T细胞,诱导其分化为Th1或Th2辅助细胞。
但这些佐剂一般较难合成,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Bruce Beutler研究团队试图寻找一种具有明确药理性质的激动剂。
通过筛选化合物库,他们寻找到一种在人和小鼠体内活性较强的TLR1/TLR2激动剂Diprovocim,可以诱导人类和老鼠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 & IL6),且与其他TLR激动剂在生物结构上不相似。
靶向 TLR1/TLR2小鼠模型实验
研究人员将老鼠分成三组:一组皮下注射OVA(8只),一组皮下注射OVA和Diprovocim(8只),第三组注射卵清蛋白和佐剂明矾(8只)。
Diprovocim抗肿瘤模型通过上图,我们发现接种注射OVA和OVA+Diprovocim都能够减缓黑色素瘤生长速度,但在生存期延长方面无明显改善,而OVA+Diprovocim同时进行抗PD-L1抗体治疗的8只小鼠,在54天内的存活率为100%。
该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历史性突破之一,对我国的研究者无疑是很大的鼓舞。同时,黑色素瘤是最早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病种。
正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军教授在2018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接受MED24医学传媒采访时所言,“在我国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辅助治疗领域,值得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
参考来源:
1. Adjuvant effect of the novel TLR1/TLR2 agonist Diprovocim synergizes with anti-PD-L1 to eliminate melanoma in mice. doi.org/10.1073/pnas.1809232115.
编辑 | 王丽
终审 | 汪言安 郭颖
中国首部《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201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胆胰肿瘤大会上正式发布。据了解,本《指南》在参考ASCO、NCCN、ESMO、AASLD、EASL指南,以及我国2017版国家规范、TACE共识、射频共识、放疗共识、抗病毒指南等一系列专科规范的基础上,结合CSCO规范撰写而成。
关注公众号“MED24”,回复“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查看更多内容
MED24医学传媒面向广大医生及医学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