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原文发于《学与玩》
砖,盖出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砌出了农村的红砖小院儿,不但如此,还有一种特殊的砖,它们用身上的画记录了我国古代人的生活以及建筑住所、神仙异兽等,这就是画像砖。从考古发掘来看,我国的画像砖历史从战国到宋元时期,持续了十四五个世纪。
近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的“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就用画像砖向我们描绘了魏晋时期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有趣而生动丰富。
展览分为“图画天地”“生活百态”“宁平降福”三个单元,集中展出了河西地区258件(套)彩绘画像砖及相关文物。砖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社会生活场景,有农耕、畜牧、狩猎、宴饮、出行、庖厨、屠宰、衣着、生活用具、庄园建筑等,表现题材广泛,构图巧妙生动,像一幅幅既独立又联系的画卷,再现了一千六七百年魏晋生活的风貌。
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它们中的一些按顺序排列起来,看看一个魏晋士人的一天吧。
“喔喔喔”,随着公鸡打鸣,一个美好的早晨到来了。仆人牵着精神抖擞的马儿,准备套上马车,和主人一起去赴宴。
出发了。马蹄的的,主人端坐在车上,看着两边的风景,仆人牵着马,马儿昂首奔跑,鬃毛飞扬,四蹄腾起。车后还有一名行人。
主仆一路欣赏着风景,还不时和遇到的熟人打着招呼。看,桑园里妇女们提着筐子,围着一棵树正在勤快地劳动着,她们采摘桑叶的手法很是熟练。
路边的草地上,牧羊人手举羊鞭,悠闲地看着牛羊。牛儿有的在吃草,有的卧着休息。
而另一边牧鹿人正在驱赶一大群鹿,似乎还没到放牧的地方。鹿有黑有白,有大有小,都在行走。最大的那头黑鹿嘴里还衔着草,边走边吃。
此时迎面跑来了一匹快马,它撒开四蹄,疾驰飞奔,马上的人头戴黑介帻,左手拿着棨,右手握着缰绳。棨是木头做的通关信物,他是一名佐吏。
道路边,他们又看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只见一名男子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面色凝重,似乎怀抱着什么,有依依不舍的神情。那女子面露忧愁,长发披肩,一袭长裙覆在地上,背着持壶在给男子送行。这个女子的打扮是羌女的形象。此时已经出现不同民族通婚啦。
路边的井水处,有人在给马儿喝水。枣红的马儿瞪着大眼,喝着盆里的,还看着井里的水,它一定是渴得不轻。那汲水的装置给我们留下了当时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走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是美丽的田园风光,真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和主仆一起欣赏着景色。从古人的世界路过,感觉真是不错。
而那边,做东的主人家也正在忙碌着。看,仆人们正在杀羊杀猪,准备着食材。而在厨房里,一部分厨师已经忙着烤肉了。厨房里摆着那么多的锅灶和器皿,看来这次宴会的规模不小。
为了迎接这次宴会,他们还要做一些新衣服。女主人交代侍女一些注意事项后,侍女们就开始裁剪衣服。她们扯着布匹,拿着尺子准备丈量。这些仕女的服饰和后代唐朝和宋朝有很大不同。
终于到了主人家,他们看到远处有高大的庭院,有人还在院墙外射鸟,大概是来得早的客人吧!
准备食物是需要时间的,看到客人到来,主人就领着大家先去打猎。马儿飞奔,猎犬狂吠,有人架着猎鹰,还挺热闹呢。马儿有红有白有黑,参差交错。
回到府邸,烤肉已经做好,大家陆续就座。歌舞伎上来了,唱歌跳舞助兴。仆人端上各种食物,大家边吃边喝,兴高采烈。
不知不觉日落西山,人们才依依不舍地分手道别,这真是愉快的一天。
这些砖画并不繁杂,用笔简约,构图生动活泼,线条圆润,既注重了神形态的描写,也注重了神态的刻画,看似信手拈来,却增添了画面的自然气息。那么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这些画像砖是墓室内墙壁上的图画。魏晋墓画像砖都是一砖一画,有的直接在青砖上作画,有的砖面先用白垩打底后作画。地方史志研究者认为,魏晋画像砖的作者可能受雇于当地名门望族,为他们设计了墓室,并且将墓主人生活的场景绘制在墓砖上。所以说,这可是来自一千多年前人们生活情景的第一资料。
我们只选取一部分做成魏晋士人的一天,似乎让人意犹未尽。历史学家翦伯赞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如果有机会,不妨也去实地欣赏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