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当如杨绛,她和钱钟书的相濡以沫,风雨相伴了六十多年,两人可谓琴瑟和鸣,情比金坚。杨绛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情商亦是非常高,不论是夫妻相处之道,还是在抗战时期,在文革期间,杨绛在一件又一件小事上表现出的生活乐趣和情商,让人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平凡中的却又不平凡的女子。读过《杨绛传》,一个乐观、坚韧、亲善、有才,情商高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跃然纸上。
就拿女人都会经历的生孩子时刻吧,“大夫为她用了药,让她安然“死”去,等她醒来……肚皮倒是空了,浑身连皮带骨都痛,动都不能动。生产时,护士眼看她痛得要死,却静静地不吭一声,她很好奇地问杨绛:“你为什么不叫不喊呀?”杨绛说:“叫了喊了还是痛呀”,护士们越发奇怪了:“中国女人都通达哲理吗?”“中国女人不让叫喊吗?”由此可见,杨绛这位女子的独特性。

杨绛的情商也在于和丈夫钱钟书一起,建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乐趣,和丈夫一起学烧菜,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她把它们当成了乐趣和“探险”,“她买了一瓶雪利酒,权当黄酒用,用文火炖肉,汤也不再倒掉,这次红烧肉居然做得不错。看到钱钟书吃得挺快活的,杨绛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呢!”所以,在杨绛看来,“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这样一个随时具有生活乐趣且从来不抱怨的妻子,又怎能不让钱钟书疼爱呢。
杨绛的“贤”也表现在她生活的能干上,她的情商又表现在她对丈夫的“包揽”上。钟书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钟书把台灯砸了,她说:“不要紧,我会修。”钟书额骨上生了一个疔 ,杨绛安慰他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就是如此,她从不指责,换作是别的妻子,没准也是唠叨加指责,不依不饶了。
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当钟书对她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大为高兴,催他快写,她让丈夫减少授课的时间,生活上很节俭,还可以更省俭,连女佣因家乡生活好转要回去,杨绛也不另觅女佣,把她的工作自己兼任了:劈柴生火烧饭洗衣,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完全心甘情愿做灶下婢。因为杨绛就是一个从来不会抱怨的贤妻,所以钟书敬她爱她,依赖她。相对于现代的夫妻,男人有事业的或女强人在外打拼的,动不动就为家庭琐事大为肝火,到最后谁也不让谁,让家庭走向危机。

在文革期间,杨绛和丈夫也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遭遇了风波。当有人联名贴出大字报,声讨钟书轻蔑领导的著作,杨绛决不软弱,大声抵抗:“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她的大无畏,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这样的外柔内刚的性格早在抗战时期,她面对日本兵的不卑不亢。有次日本兵上车检查,全体乘客都要起立,杨绛在车上站得比别人晚了一些,日本兵走到她面前,用食指在她颔下猛一抬,杨绛顿时大怒,咬牙切齿地大声道:“岂有此理!”试问这样的胆魄有几位女子能够做到?这也正表现了杨绛的情商和傲然风骨,面对强敌,绝不示弱,这背后是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对红卫兵则是出于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
杨绛的情商还表现在她的乐观上,在文革那样的艰苦岁月中,她不仅与丈夫相濡以沫地扶持,在清苦生活上更是坚毅,且不忘自己的翻译和文学事业的追求,她翻译了《唐吉诃德》,写出了《干校六记》,长篇《洗澡》,从来不是一个对艰苦生活哀哀凄凄和抱怨屈从的怨妇。当她被剃了“阴阳头”时,出门没有帽子,也不能包头巾,钟书急得直说:“怎么办?”杨绛安慰他说:“兵来将挡,火来水挡,总有办法。”她用女儿前几年剪下的两条大辫子,做了一顶假发……这就是杨绛,达观,任何情况下都能乐观地应对自如。

当丈夫和女儿先后都离她而去时,杨绛在悲痛之余坚强度日,并带着对他们的挚爱完成了《我们仨》,让人感叹这位世纪老人的才气、情商和内心满满的爱!
网友评论
感谢您的分享。
已收录专题【那些女孩该知道的事儿】
专题链接:http://www.jianshu.com/c/b22e3d4b55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