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语文

作者: 水令君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21:45 被阅读12次

语文者,中华之根本也。举国上下,未有不习语文者。然吾沉浮于世,又十七年矣,也只略通,止于皮毛,语文之博大,可知矣。

古今千载,典籍之多,未可以数记也。虽闻《四库全书》包容子部之书,然亦未全也。吾虽浅通古今,却未全览其一典也,虽知四书五经,但未见其内,虽闻老庄、墨翟、韩非子之学,却不明其言。是故不如古之孩童,仍自称中华之人,自愧也。

当下恰逢休假,为习文之好时也。虽时之紧,却为修身之佳时也。《大学》之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然格物致知,难也。何如?多观古籍,集百家于一处,或可达格物之境也。总角之年,浅读则止,好周敦颐之《爱莲说》,欲出淤泥而不染,后学渐深,又慕刘禹锡之《陋室铭》,愿无案牍之劳形。然于束发之时,所学方广,知三通,闻《文选》,半解《周易》,一通《词话》。虽广,却又浅尝,却也明文之甜也。语文如甘,润吾之心,洗吾之身,解吾之惑,明吾之志,文之于我,可谓知己矣。

涉多典,明孔丘之仁、礼,闻李耳之无为,听墨翟之兼爱,亦知陶潜之采菊东篱,太白之月下独酌,后主之降水东流,却徒慕庄生之幻梦,子长之狱中央央,野老之心忧天下,东坡之大江东流。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明兴衰。然以古文为鉴,可洗心髓。古之美文,古人之志。可朝夕通读,有大益也。

古之文人,多以文会友。文之用大也,可明志,可会友。会嵇山阴,兰亭之处,吾心之圣地也。或有一日仿王家之盛宴,流斛曲水,畅叙幽情,和不快乐?或仿李家之夜宴,开琼宴以坐花,飞羽斛而醉日,何不快乐?语文之字博大,可知矣。学文之路,前途漫漫矣、《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学文之路,自需师。求学道上,遇寨主,可谓大幸也,提吾之兴趣,积吾之常识,长吾之心智,引吾之学道,使吾之语文日进也,此寨主之大功也。

语文,伴吾之一生,无可离也。吾愿将有一日,于桃花坞中,居桃花之庵,种以桃树,收之桃花,花香为伴,群典为友,与群儒读经花下,或读作花旁提笔著文,无世俗之愿,徒与语文共渡。

相关文章

  • 吾之语文

    语文者,中华之根本也。举国上下,未有不习语文者。然吾沉浮于世,又十七年矣,也只略通,止于皮毛,语文之博大,可知矣。...

  • 语文

    吾喜语文,甚于真理也。因何为之? 语文乃国之文理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学也。再则吾国之文化深之,字生词,...

  • 吾生铭

    《吾生铭》 吾生之灿,在之吾心。 吾生之烂,在之吾志。 吾生之爱,在之吾伊。 吾生之行,在之吾意。 喜清贫,厌俗世...

  • 吾之所知,归于无。吾之所得,归于无。 吾之所求,归于无。吾之所能,归于无。 吾之所爱,归于无。吾之所恋,归于无。 ...

  • 醉泣诗

    知吾者知吾之所泣, 爱吾者吾泣之所泣。 嘲吾者吾泣之所讽, 恨吾者吾泣之所喜。

  • 徐志摩

    吾将用吾一生之精力追求吾之真爱, 得之吾幸, 失之吾命, 如此而已。

  • 吾之于语文也

    李伟明 某生曰:“吾之于语文也,尽心焉耳矣。数学差,则少花时间于语文,多分时间于数学;物理差亦然。察同桌之...

  • 佳怡记

    吾之德行,包揽天地也 吾之从行,包揽事态也 吾之性行,包揽抑扬携柳之苍茫之桀骜 吾之想行,天地唯我步足而短见 吾之...

  • 今赐友人帐

    君今请吾之处所安危 吾身尚建 吾思且纯 吾之耳充目明 今吾尝忧思吾之识有不够 吾之所引有不专 吾之所出有不明 故之...

  • 每日一记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 沉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气。 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度。 宽裕以养吾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之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qc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