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不计回报的对你好?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父母。
的确,从我们还是小婴孩的时候,就全靠着父母悉心的照料才能逐渐长大。不管以后得我们是成功而或失败,都无不牵挂着双亲那饱经沧桑的眼睛。
进来,越发的不敢仔细看双亲的眼睛了。那里面充满了这个世界对他们的不解、埋怨和不公……同时,他们又把太多的心血倾注在她们唯一的宝贝女儿身上,直叫人难以承受这比天还宽,比海还深沉的爱……
小时候的我,是幸福的。可能也和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一样,我们虽然缺少兄弟姐妹的热闹和欢愉,但父母确是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在我身上,我也承认,至今都还有任性的影子。可能骨子里,我也是一个任性的人吧。在其他亲戚朋友面前,我很少展现自己的任性,但也只有在双亲面前,我扯下了所有的包袱,完完全全的做自己,做那个任性自由的自己。
年轻的时候,父母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经常吵架拌嘴。但是,又有谁家的婚姻不是这样一路吵吵闹闹的过来的呢?毕竟是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和成长环境下的独立个体结合而成的小家,再亲密也都免吵几句嘴,半一下嘴皮子。也好给清淡寡味的婚姻生活一点小小的烟火气息罢了。
但,在我三十二岁以前,我从来对于这种婚姻生活都是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我认为,既然是夫妻,就应该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当然,这有点夸张,但至少母亲也得做个贤妻良母,家里应该是欢声笑语的才对。
然而,现实确是父母隔三差五一小吵,二四六八一大吵……真心是受够了的。还不如离家远远的,好找个地方给躲起来才是。
当我第一次有了离家出走的计划的时候,我一气之下,趁着夜色,连包也不背,头也不回的就夺门而出!那气势,仿佛一头倔强的老水牛,是任谁也是拉不回来的。
我怒气冲冲的来到了大街上。任由母亲在后面苦苦追赶,还那样的声嘶力竭的求这个任性妄为的不孝儿女快点回来。母亲越追赶,我跑得越快。最后似乎终于把母亲甩在了身后,才心满意足的停下来。竟不知下一刻,该去往何处?
那一年,我二十五岁。
本是一个温柔的夜,因了我的任性,变成了一个对于父母来说,最凄寒苦楚的夜。那一刻,我也仿佛变成了魑魅魍魉般游离人间……
当灵魂飞离了身体,任世间任何人情和世故都拉不回来,只一心只想脱离父母。那一刻,我的灵魂始终在半空中飘荡着、流浪着,找不到停靠的港湾……
时光荏苒,一晃眼,我也步入了婚姻生活。甚而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在经历了婚姻、工作、家庭、生活多方面的对三观的“打造重塑”之后,我开始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沉静下来。
我开始再次思考父母,以及父母之间的爱情。
那些在以往我从不去思考,每天按部就班的、鬼魅一般的活着的时候,从没思考的问题,一天比一天强烈的扰乱我的思绪。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沉默寡言的人,但情感非常的热烈,并不轻易的表露出来。而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心思细腻丰富之人。
母亲渴望一种能让她尽情抒发充沛情感的人,她太需要一个虔诚的倾听者,去安抚她细腻敏感的内心。而恰恰相反的是,我的父亲,却又那么的深沉,他实在找不出比较妥当的安抚人心的甜言细语去抚慰母亲容易受伤的心。
父亲,把不善言辞这个成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只得用行动来证明一切。不管对我还是对母亲,亦或是亲朋好友。
就这样,从小我就在一个唠叨埋怨不断的母亲,一个深沉寡言、惜字如金的父亲之间,练就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耳进右耳出的“绝世武功”。
我不免感叹:婚姻究竟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爱情的后花园?
婚姻的确很难,不仅要把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灵魂这样不同的个体相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要让一个集“钢铁直男”和“柔情侠客”矛盾综合体于一体的男人和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女人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一辈子。想想都觉得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三十二岁刚过以后,我也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婚姻生活。我不禁想到,以后我的孩子,看到的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对于他来说又该是有多么大的影响。
但,婚姻这双鞋子,毕竟只有当事人,也就是穿鞋的人去慢慢体会那各中的滋味。旁人,哪怕是作为子女,也不该去妄自评论的。
只待那时间,去慢慢揭开那关于
爱的箴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