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范时,我曾看过《红楼梦》原著,半文半白,半懂半懵。当时正是花一样的年纪,抱着看琼瑶、岑凯伦的言情书的心态,断断续续,我记得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把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的《红楼梦》看了一遍,事后,想起,只记得宝黛的执著和深情,只记得那“好了歌”。
去年,先是听了蒋勋细说红楼的音频,喜欢那种淡淡地、柔和地声音,迷上了,很是听了一段时间,听到20集,按捺不住喜欢的冲动,在当当网上买回全套的《蒋勋细说红楼梦》,共八本,全部看完。事隔二十多年后,再看他对红楼梦的解读,有种看透人世的苍凉和淡定,再也不是我当年看的那般红楼梦。蒋勋说,他用长达半世纪的时间,读了三十多遍红楼梦,每个年龄段的感悟也不同,我们能从青年读到暮年,能看到不同年龄的自己。是的,我似乎看到了初涉职场的自己。尤其是看探春、李纨、宝钗治理大观园的那章节,简直了就是工作中的人事复杂的招式。再听蒋勋的细说红楼,我在意的是他对人性的慈悲解读,自有一种佛家和道家体悟。我想,只有到他这样的境界,到他这样的人生历练,才有那番解读和视角吧。
今年,在公众号里,偶然看到闫红的“作为职场人的紫娟袭人和晴雯”,心中惊呼,妈呀,这是什么样的女子,有这样精辟的解读,深刻里带着刁钻,甚是现实嘛!得一周末,去市图把闫红的《误读红楼》借回来,一口气看了大半本。
一花一世界 一人一解读 --------《误读红楼》读后感
闫红是大家的专栏作家,多年来,大家里的作家和文风都是冷静客观现实派,闫红也不例外,即使她是女性,却见地深刻,直击现实。她的《误读红楼》有点意思,她年轻,她有学识,自是精英的气象。她说“我看红楼,是把那些人看成身边人,有时也当成我自己,推心置腹、推己及人,打量、比较、揣测、估摸,获得细微的经验,妄图将这经验淬打成一把钥匙,小心翼翼地去开启那些纷繁多变的灵魂。这个过程越深入,我越觉得,他们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俞平伯说,红楼是一面公平的镜子,一丝不错地映照着现实生活,张爱玲所言的写作理想“平淡而渐近自然”就该是如此吧吧?曹公自己也曾说其间悲欢离合,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真”“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实录其事”,都是说,红楼是贴着生活的底子,一笔一笔描来的,想要对它做较近真实的理解,必须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要以身边的芸芸众生为参照,而不是那些耸人听闻的知音体故事,否则,就是低估了曹公。
闫红说,把《红楼梦》当成生活之后,阅读会变成一次漫长的旅游,一路所见风景,也许不够奇崛,却有着安缓的韵味,而且和你的的生命一道朝前深入。所以,闫红读红楼梦,就像读一个人的人生,她谈情说情,也能老道辛辣地解剖人情世理。且来瞧瞧这本书的五个编章的标题:“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红楼亦是江湖”“关于她们的爱情故事”“那些风花雪月的事”,这一个个都是带着红袖香风的标题,有着女性特有的柔美。闫红谈红楼里的男女爱情,也谈悲欢离合,也谈恩怨情仇,解读得细,胆子也够大。
闫红是年轻的,自然解读是年轻人的视角,职场里的电光火石,一个不落地解剖给读者看。这本书里有她那篇传颂极广的:“贾瑞:一个勾引者的原始资本”,这文既解惑又解恨,很多女生不明白,那个猥琐男究竟何德何能,竟以为自己会跟凤姐一拍即合,简直是自不量力嘛。看了闫红的解读,明白了,有一种男人,天生以为他的性别就是资本。这种人还不仅限于贾瑞这种坏人,《天仙配》的故事,也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那位牛郎哥哥除了传说中的忠厚老实,还有其他优点吗?但人家是个男人,于是仙女就为他下凡了,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了,最无能的男人,也可以做做这样的白日梦。哦,原来这样啊,点透了我等小女子的认知。看到这些解读,真想和人一起为她鼓掌。
还有那篇“秋桐的魅力”,闫红说,年轻并不稀奇,荣国府里,满目绮红苍翠,最不缺的就是青春,但秋桐的青春又有不同,即是夸张卖弄的,也是廉价的易于消费的。秋桐的好处是,她自己门槛你低没底线,男人也不必留出底线,纵情喜乐,胡天胡地。此时贾琏也算临近中年,古人寿命还要短些,想来已感到年龄的压力,这样一个小女人,正可以激活所剩不多的青春,尤其是,刚刚从凤姐与尤三姐的纷争中抽身而退,秋桐这个小狐狸精更显得轻盈可喜。但是,这种廉价的,易消费的魅力,也特别容易过气,就像菜肴里过多的佐料,初尝时胃口大开,久之则口干舌燥,最终败坏了胃口。尤二姐一死,凤姐的黑手就伸到了秋桐的头上,此时,贾琏已经生厌,秋桐失去了庇护,只能灰溜溜地跟着邢夫人,打哪儿来回哪儿去。
闫红对于主角的解读,那也是毫不遮掩:王夫人----那是一个大家闺秀的样本,邢夫人-------一个填房的尴尬,贾母的一把手之道,司棋----勇敢者的独角戏,李纨---我可以去等·······
看《误读红楼》,真的可以看到隐藏在缠绵细节里的寒冷与微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