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明,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是最小研究单位。这种“望远镜”式的考察方法可以全景式地领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波澜壮阔的发展脉络。音乐,作为文明的诸要素之一,其发展历程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诸文明新生、碰撞、融合、蜕变和衰亡的宏大画卷之中。
追溯西方古典音乐或艺术音乐的源头,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而研究二者的音乐发展史不可避免地需要考察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诸文明的音乐状况。这也是本书《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的出发点。
在《古代音乐卷》中,最先遇到的是人类文明中现存最早的音乐——古苏美尔人刻在粘土板上的一首赞美诗。在使用的乐器和吟唱方式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希腊文明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和传承关系。尽管在音乐的实际创作方面,古希腊和其衍生出来的西方文明并没有直接传承关系,但古希腊音乐理论对中世纪西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音乐方面,希腊化的古罗马世界更多地是作为古希腊文明的延续,很少被视为独立的情况,而且并没有古罗马音乐流传下来。在罗马帝国后期,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壮大的基督教控制了整个精神领域。在礼拜和诗篇吟唱方式上,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创立起,基督教也不断地处于教派分裂的状况之中,一些东方小教派——叙利亚、亚美尼亚、科普特和埃塞俄比亚诸教会——逐渐从主流脱离出来,在公元第一个千年之后(1054年),主体教会终于正式分裂成东方正教和西方公教(天主教)两大教会。这些大小教会有着各自的礼仪和音乐传统,它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四世纪起,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的不同领地发展了各自的礼仪和圣咏方言。在600到800年期间,出现了拜占庭和罗马圣咏曲目。从800年起,这两种曲目开始了标准化进程。同时,它们开始在各自影响区域内主宰和压制其它圣咏曲目,并能够用记谱法记写下来。
然而,本卷讨论的以上诸文明音乐的时间跨度超过3000年,地理范围也涉及欧亚非三块大陆,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在记谱法出现之前,音乐是通过口头传承的,非常容易失传和不确定。早期记谱法也是不完善的,主要用来提示和辅助记忆,只有熟悉曲目旋律的人才能读谱和表演。岁月苍苍,天灾人祸,水火无情,导致相关音乐资料的缺乏,加上保存下来的乐谱的不精确,都增加了这一时期音乐研究的困难程度。因此,只能通过考古学、图像学和古籍文字描述等其它证据去补充管窥音乐史的样貌。这也是本卷能够选择的唱片较少的原因。将古代音乐、东正教音乐和早期西方教会音乐归于一卷,除了前述它们相互之间的历史传承和联系外,本卷篇幅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只论述传统古代音乐未免显得内容单薄。
《古代音乐卷》分为四章,考察了大致公元第一个千年之前的西方音乐史。第一章是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诸古文明的音乐,包括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一章的重点放在音乐文化、古乐器和留存下来的音乐方面,以便更好地和聆听唱片的感性认识方面相结合,而古希腊音乐思想、美学和理论不做过多的阐述,这些在其它相关书籍中已论述颇多,也极易找到。
第二章是从以上古文明中单独分出来的古犹太音乐,因为它和西方古典音乐源头之一的早期基督教音乐关系甚密。除了《圣经》中的音乐和犹太教礼仪音乐外,讨论范围还扩展到后来的犹太准礼仪音乐和艺术音乐,既便于历史叙述,又无置于别处论述的突兀之嫌。
第三和第四章分别讨论了早期基督教音乐的东方和西方教会部分。尽管在教义、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矛盾和争议,东、西方教会在礼仪和音乐方面也存在相互交流和影响。
第三章的重点是处于东方教会中心的拜占庭音乐,也为了叙述完整性包括宗教和世俗音乐。在这之前,概述了叙利亚、亚美尼亚、科普特和埃塞俄比亚等小东方教会的礼仪和圣咏音乐;而在其后,类似于第二章的叙述方式,对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音乐发展史进行了介绍,即使时间上远远超出了古代的范围。
第四章的篇幅为本卷最大,它本属传统西方视角的中世纪音乐范畴,根据前面对音乐起源、传承、相互关联和对比的考虑,将西方早期基督教音乐放在本卷也不失为一种有新意的音乐史叙述。近年来,前格列高利圣咏研究出现了许多新进展,因此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包括贝内文托、拉韦纳、米兰、凯尔特、盎格鲁-撒克逊、高卢和莫札拉布等圣咏方言,以及和新的法兰克-罗马(格列高利)圣咏关系复杂的旧罗马圣咏。格列高利圣咏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也是这一章的重点,厘清了法兰克和罗马曲目之间关系的许多问题。罗马日课和弥撒是后面各卷宗教音乐发展史的基础,因此对这两种重要体裁进行了详解。从十世纪起,西欧地区出现了各种修会,同时基督教也向北欧和中欧扩张。虽然这些团体和边缘地区对圣咏体裁的发展和创新没有太多贡献,甚至有所压制,所在大致时间范围也超出古代的界限,但考虑到早期圣咏史的叙述连贯性,给出了一种“集邮式”的简介。
本卷的内容大多属于中文世界的空白区,故作者花费了颇多力气和笔墨予以整理和介绍,也正因为中文资料的匮乏和不实,以及作者本人才疏学浅,书中必有许多错谬之处,望读者和专家们海涵和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