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中国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
孟子的道家思想——兼论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孟子的道家思想——兼论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作者: f4c9fb02aa4a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5:29 被阅读82次


    孟子的道家思想——兼论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王龙

    内容提要 孟子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并可在佛经中找到相应理论支撑。他们都认为,每个人都会被欲望所牵引。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永远也做不到心安的一瞬间,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产生过各种欲望,也并没有消除过各种欲望,进入得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欲望不会消失,却不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让人以更小的心理负担去修齐治平,建功立业。

    关键词 孟子;得道;佛经;无为

                一、 儒家与道家同源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孔子继承了来自尧舜的思想。“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尚书·尧典》)“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帝尧能放效上世之功,而施其教化;”“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尚书·舜典》)舜“顺考古道而行之,”重谓重和,“华谓文德,”帝舜时期的中华文明与帝舜之前的中华文明高度一致。作为上古中国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尧与舜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传承自更为久远的以前。

       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傅说建议商王武丁向尧舜,向商汤看齐,充分吸收历代帝王的合理遗产:“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尚书·说命下》)创新和发展要以合理继承为前提,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帝王,必须充分吸收借鉴先辈的经验;周武王在灭商之后向殷商旧臣箕子请教天道,箕子从大禹治水讲起,成为《尚书·洪范》,是周朝治国理政的大原则之一;所谓“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春秋繁露·楚庄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纵观中国古代史,历代君王一直以成功的前辈作为检测自己执政质量的标尺。孔子总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从根本上讲,礼是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讲,礼是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夏商周三代,都继承了来自前代的正确执政规律:“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中国文明有一种规律:历任统治者都会保留前辈大部分正确的内容,“所因者不坏”,“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谓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不过如此而已矣。”在继承精华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这也是中国文明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文明的这种大环境下,尧舜的思想必定来自他们的前辈。“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上古华夏,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伏羲画八卦,黄帝梦华胥,三皇五帝既是儒家的人物,也是道家的人物,他们经常出现在《庄子》《列子》《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淮南子》《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等道家典籍中。孔子的思想来自尧舜,尧舜的思想来自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一以贯之。综上所述,儒家与道家同源。

                二、 孟子的道家思想

       从三皇五帝开始,中国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均保留了前代的正确文明遗产;既然儒家与道家同源,那么,儒家思想也必定保留了道家的基本内核,同时侧重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侧重于治国理政,这是儒家的突破与创新。作为孔子的嫡传弟子,孟子有着浓郁的道家思想,这是《孟子》一书的核心要义。

                (一) 人性的特点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尽心下》)一般来讲,每个人都喜欢吃好吃的,都喜欢看好看的,穿好看衣服,喜欢漂亮异性,都喜欢听动听的音乐,都喜欢过舒适的生活:总之,每个人都在被自己的各种欲望所驱使,追逐自己制定的各种目标。对于人性的这个特点,老子语重心长地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道德经》二十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二章)天下众人熙熙攘攘,每个人都在追求美,追求善,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然而,“斯恶已,”“斯不善已,”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做都错了。

        “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列子·杨朱》)所有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各种欲望,“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玩闻。……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累梏,何以异哉?”(《列子·杨朱》)不断出现的欲望“不可常”,永远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每当一个人实现了一个愿望,就会有新的欲望出现,欲望不断出现,人心却永远得不到满足。“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人的欲望,超越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就算耗尽生命,也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种种欲望,种种牵挂,种种待完成的目标,就像一把把枷锁,困住人的身与心,却让人为之疲于奔命,迷失了作为一个人的本心。

                (二) 如何得道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其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的学问没有别的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如何找回追逐各种欲望的心,让自己心安,让自己的心得到安放。“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让自己心安的办法,是减少或去掉自己的欲望。然而“名胡可去?名胡可宾?”(《列子·杨朱》)一个人去不掉自己争名逐利的欲望,儒家与道家并不反对争名逐利。列子初学道时,“心不敢念是非,”(《列子·仲尼》)力图去掉自己的欲念,却并没有被师父认可。因为去掉自己的欲望这种想法本身,也是欲望的一部分,仍会在欲望中打转。一个人永远做不到去掉自己的欲望。“道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列子·仲尼》)得道的办法并不是去掉自己的欲望。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满足不了的欲望,不断出现新的实现不了的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充满了负面的情绪。如何得道,如何从这种欲望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孟子比喻:“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在郊野,走的人多了就有路,可是,只要一会儿没有人去走,茅草就长了出来;“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去掉自己的欲望,道就显现出来,可是,只要有一瞬间离开仁义,放纵自己的欲望,道就被蒙蔽。与之类似,列子说:“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列子·杨朱》)“一时之中,”指一瞬间,一个人可以在一瞬间摆脱欲望的纠缠,得到真正的快乐。人可以在一瞬间悟道。

       具体来讲,为什么道在一瞬间?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每个人穷尽自己的精力,去看,去听,去想,追逐自己设定的各种目标,被自己的欲望牵引,就像牲畜被绳索牵引,劳碌一生,什么都得不到。孟子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如果不懂什么是道,一心向外追逐自己的各种目标,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自己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与之类似,列子说:“然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无奈何。”(《列子·力命》)很多事情,很多欲望,并非穷尽聪明才智就能看清,就能满足:“不知所以然而然,命也。”(《列子·力命》)“有指不至,有物不尽。”(《列子·仲尼》)“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列子·仲尼》)一个人追逐欲望,即便为之付出游遍世界的精力,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孟子接着讲:“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追逐欲望,却什么都得不到的一瞬间,就会把追逐欲望的方向反过来。列子说:“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每个人都因自己的欲望而陷入重重岔路,这是重重迷宫,永不走不出来,该调头返回了。

       去掉欲望的方法并非有意为之。“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有意为之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孟子·告子上》)每个人都在追求富贵,追逐欲望,却都没有注意到真正的财富就在自己心中,只是没有想到而已。禾苗本来就能生长,这种真正的财富不需要刻意追寻,不需要刻意思索。当一个人意识到因为欲望,自己永远也得不到心安的一瞬间,不用去想什么,也不用去做什么,“反身而诚”,自然会从欲望的岔路口返回,自然地摆脱了欲望的纠缠,进入得道的状态,“乐莫大焉,”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 得道的状态

       得道之后,人的欲望并没有产生。孟子说:“我四十而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欲望不会扰乱孟子的心,这是孟子在四十岁时的修养。“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心使气曰强,”(《道德经》五十五章)心可以发动气。保持自己的心志,不发动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礼记·中庸》)一切情绪,一切思维,一切欲望,还没有产生。

       得道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欲望没有消失。前文提到,去掉欲望这种想法本身也是欲望的一部分。孟子说:“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欲望为人所固有,去不掉。但在得道的状态下,欲望“弗思耳矣,”并不会在人心中留下思考的痕迹,并不会在人心中留下压力。与之对应,列子说:“都亡所信,都亡所不信。”(《列子·力命》)你所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并没有产生,也没有消失。这就是所谓“知来去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列子·仲尼》)万事万物,来来去去,此消彼长,并不会扰乱到真正的自我,并不会在人的心中留下痕迹和压力。这就是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礼记·中庸》)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欲望“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各种欲望,各种思维活动均进入“达道”状态,人思考问题的效率和质量都会提高。孟子在讨论人的欲望时说:“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所谓得道,就是要从欲望这种人之本“性”中摆脱出来,进入“命”的状态。什么是“命”?“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欲望本性变成“天命”,“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不会在人心中留下压力,“不知所适,……不知所眂,”(《列子·仲尼》)不需要刻意去想什么,做什么,就能“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列子·仲尼》)提升思考问题的效率和质量,最终满足很多欲望,达到很多目标。

       综上所述,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永远也去不掉欲望,永远也做不到心安的一瞬间,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产生过各种欲望,也并没有消除过各种欲望。这就是得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欲望不会消失,却不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让人以更小的心理负担去修齐治平,建功立业。

                三、 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一) 人性的特点

       《圆觉经》等佛教经典认为,众生都陷在“无明”(《圆觉经》一章)的“苦厄”(《心经》)中不能自拔。“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圆觉经》一章)“无明”就是人们“妄执”自身欲念,被欲望所牵引的状态。然而,这种欲望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永远也无法得到。这也是众生之苦。

       为什么得不到?“以三千大千世界,……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金刚经》三十品)每个人的贪欲,等价于三千大千世界。然而“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十八品)即便三千大千世界的种种财富,也不能让人满足,不能让人得到“若干种心”,(《金刚经》十八品)不能让人得到心安。

                (二) 如何悟道

       二祖神光曾赤心求见达摩祖师,只因心不能安。祖师说,把你的心给我,我来给你安上。神光说,这怎么做得到?于是神光顿悟:何必要让自己心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十品)不要试图在遇到的任何事情上让自己心安,因为人根本做不到心安啊!须菩提向释迦牟尼请教“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二品)释迦牟尼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二品)就这样降伏你的心。是的,当你意识到自己停不住自己的思维,意识到自己难以心安的时候,你就已经心安了,已经得道了:“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圆觉经》一章)当你意识到你被自己欲望的镜花水月所牵引,所误导,所欺骗时,你就得道了。

                (三) 得道的状态

       在得道的状态下,欲望没有产生。“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金刚经》十品)一切思维,都还没有开始;一切欲望,都还没有产生。在得道状态下,欲望没有消失。“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圆觉经》一章)不用刻意去掉欲望,“本来无一物”,欲望本来就没有,何来消失?

       在得道状态下,一切欲望,没有产生,没有消失。“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圆觉经》一章)这就是“空”,是“五蕴皆空,”(《心经》)是真正的没有:“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这就是儒家的“中”: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欲望没有产生;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这时欲望没有消失,因为“中”里面是本源,是涵养万物的源泉。这就是道家的“无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一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可以用“有无”来概括。而“无”和“有”,分别对应欲望的产生与消失。去掉“无”,同时去掉“有”;去掉欲望的消失,同时去掉欲望的产生,就是“无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儒释道三家均通过“得道”,进入“中”、“空”或“无为”状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道德经》二章)就可以以更小的心理负担,做出更大成绩。

    参考文献:

    [1]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2]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3]南怀瑾.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南怀瑾.圆觉经略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5]南怀瑾.孟子与尽心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8]南怀瑾.庄子諵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9]南怀瑾.孟子与滕文公、告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10]南怀瑾.列子臆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11]南怀瑾.孟子与公孙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龙,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助理研究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的道家思想——兼论佛经中的有关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zp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