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咨询那些事儿心理
总担心会有不好的结果发生?其实是在给自己希望!

总担心会有不好的结果发生?其实是在给自己希望!

作者: 冰千里 | 来源:发表于2019-12-18 15:04 被阅读0次

 

文|冰千里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冰千里(bingqianli520)


01

我有个朋友,总担心还没发生的事:

领导安排任务,她会担心完成不好,担心不如别人,担心出什么纰漏,担心被私人的事打断,担心领导辞退她。

其它方面也是,和朋友闹点矛盾就担心绝交,孩子报个夏令营就担心出事故,和老公吵架就担心离婚。

理性也知道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她曾接触过这类任务,完成得还不错,单位更不会因这事辞退她,生活中也多半是自己吓唬自己。

这是典型的“焦虑”,指向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像我朋友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总在焦虑中不能自拔,普遍表现为:

整个人处在应激状态保持警惕,很少放松下来,好像随时有危险发生,眼神总忽左忽右,失眠多梦。

有时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已翻江倒海,反复体验各种不好,担心关注的那件事、那个人出什么岔子。

这些担心有很多,比如:

工作做不好、考试考不好、演讲说不好,报告写不好

担心别人会不会笑话他

担心无意中那句话会破坏关系

担心将来无依无靠穷困潦倒

担心得了不治之症

担心爱人孩子离开自己

不管别人看来多么普通的、正常的事,自己却惶惶不可终日。除非最后结果出来,一看啥事也没有,才松一口气。

这种担心都有这样的特点:心神不宁,反复思考各种可能性。

我有个来访就这样,比如男朋友走的时候没和她打招呼,就反复思索:

他是不是讨厌我?是不是不爱我了?我做错什么了?是不是因为忘了他生日?还是那天没给他妈买礼物?

然后又会想:那我该怎么办?给他发信息、打电话还是去找他?或者先冷静一段时间?如果他说不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是分手还是故作高冷?又或者让闺蜜帮忙?如果……

不难发现这种思索是无止境的,是有一定强迫思维的,它们超出了普通的思考和纠结。

尽管多数人没那么严重,但冲突和纠结每个人都有,比如找人谈点什么也会思考再三,会想各种应对策略。

只要出现这类担忧,潜意识就在表达:

危险随时会出现

最糟糕的结果可以来

我已准备接招了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02

更深层,这些担心则表达了三种渴望:

止损

补偿

反转

止损”像创可贴,这是最低的渴望。

一个人牙疼不会考虑细菌感染,要的是止疼,一片布洛芬就够了。

一个人歇斯底里,不是要你分析原生家庭,稳定承载就够了。

同样总担心坏结果,第一步不是需要被认可,而是别再更糟了。

通过思索所有可能性把损失降到最低,这叫“止损”。

比如:

可以不爱我,至少别伤害我

可以不抱我,至少别打我

可以不喜欢我,至少别抛弃我

再比如:

可以不考一百分,至少要及格

可以不当科长,至少别降级

可以不拿奖金,至少别扣工资

焦虑第二层渴望叫做“补偿”,就像安慰剂。

比如:

孩子打预防针,妈妈总是拿着播放动画片的手机

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中途吃顿好的、泡个热水澡

打了孩子,又给他买了个毛毛熊

和伴侣吵架后,再请他看场电影

焦虑总在告诉自己:就算最坏,也还有其它可能性。

就算是高考落榜,还可以去国外读书

就算被辞退,还可以去那家公司

就算分手,还有工作

就算离婚,还有孩子

这一切都在为以后“模拟考试”。

焦虑第三重渴望是“反转”。

好似“本想要一束玫瑰,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的感觉。

“反转”是隐藏最深的渴望,深到就连自己都忘了,也很少有人能看到这点。

心理咨询都在揭露、解释原生家庭,而忘了本质是要带给来访者“反转”的体验。

一位来访在咨询中频频失误、犯错,你终于忍不住批评了他,自己还很受挫。

这其实是他亲密关系互动的浓缩:总在被动攻击,诱导别人的反感评判指责,你这样做只不过又配合他完成了一次强迫性重复。

这叫二次伤害。

真正有帮助的是在实际互动场景接纳和包容,且不会让对方有“被照料”的尴尬,你要真实。

真正看到那个犯错误孩子的渴望,他要的不是不被惩罚(止损),也不是额外照料(补偿),而是自然的理解、心灵的拥抱(反转)。

担心孩子不安全,其实是渴望在一起;担心离婚,其实是渴望对方懂自己;“妈妈不要打我”的背后,是“妈妈要好好疼爱我”;我朋友担心的深处是被权威认可与肯定。

只是这些渴望太遥远,好像已经不属于自己。

对“伤害”“坏结果”“丧失”最终的疗愈,就是反转。

影片《复仇者联盟终极之战》中,如何安慰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失去了战友的战士?

唯有反转,任何补偿、止损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众英雄唯一挽回的途径就是重回过去,才有可能拯救世人的创伤,而事实是,他们成功了。

这在象征层面表达了心理治疗的意义:

一个缺食物的人,唯有吃饱才可以挑食

一个缺爱的人,唯有得到爱才可以放弃爱


03

这也说出了担心与焦虑的根源:早年养育环境没带来“持续安全的体验”。造成不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疏离”与“侵入”最常见。

疏离泛指“指望不上的爱”

就算是父母在身边也指望不上,因为他们自己很焦虑,无暇顾及你的感受,有的则直接缺失。

这样的结果是:所有风险只能自己承担,外面没有防护层。

于是形成随时保持警惕的状态,来应对不确定的危险,危险可能是黑暗、一只猫、饥饿,也可能是巨大声响。

侵入指的是“没征兆的危险”。

这是一种“突然”的断裂,比如:

养育者突然大声呵斥、突然一个耳光过来、突然消失不见、突然相互争吵、突然摔东西……

再比如:

你看电视爸妈突然关掉、在睡觉房门突然被踹开、正在看书妈妈突然拿起来撕掉。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总体说来就是两种:

毫无征兆的危险向你袭来。

你的情绪被突然打断。

 那时,孩子只有一种感受:“懵逼”。

就是呆若木鸡完全僵住了,几秒钟之后才会有恐惧、羞耻、愤怒,才会哭喊和逃跑,之前只能一动不动。

若这样的养育情景高频率出现,为了活下去孩子只能发展出一种功能:

用幻想来操控

用警惕来预防

这就是焦虑的普遍来源,成人后他们更容易担心危险的降临,更容易往坏处想。

这些对未来糟糕结果的担心,其实沿用了早年处理危险的模式,也在继续重复早年类似的体验。

记住,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的目的是:止损、补偿、反转。

而这就是希望。


04

只有把自己重新置于“相似程度”体验中,焦虑才真正具有意义。焦虑程度与早年感受越接近,就越有希望。

被父亲打骂,只有和父亲权威相当的人带给你足够的认可才可以。

被妈妈挑剔,只有和妈妈位置相当的人带给你足够的宽容才可以。

那个人或许是伴侣、老师、上级、咨询师,但很少是同事、孩子、同学,更不可能是邻居、外卖小哥。

一个人有多疼,只有把他置于相似疼痛中,再止疼才能起到反转作用。

这也是很多人把焦虑付诸行动的原因。

就像我朋友,很可能真把任务搞砸,激惹领导责罚她。

倘若领导理解“反转”的心理机制,就会越过错误的诱导,看到她想被认可的渴望。

但职场毕竟是职场,领导没有义务去理解你。

有个来访总认为老公和女儿排挤她。于是一次又一次测试,各种找茬,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排挤了,重新体验了当年姐姐和爸妈联合起来孤立她的感受。

老公和女儿也不是治疗师,看不到她渴望被重视的“反转”,但家庭不是治疗室,爱很少会在这种惨烈的测试中绽放。

以上是渴望太强烈,付诸行动的时候对方承受不住,造成了破灭,而接下来他们决不罢休,会继续测试,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希望。

结果会有两种:

一种终生都在测试,希望一次次破灭又一次次重复;

另一种是通过成长让希望变成了现实,摆脱了糟糕的重复。

我们要理解,正是“焦虑”让潜意识有了这样的希望:

完成早年没完成的止损、补偿、反转。

也正是这种希望让你有时间准备,这就增强了“掌控感”,扭转了早年呆若木鸡的“失控感”。

所以,适当焦虑可以让你把未来安排得更好,过度焦虑容易引发惊恐重复早年体验,是需要专业干预的。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需要授权。欢迎留言

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自我接纳。可接受视频咨询。

相关文章

  • 总担心会有不好的结果发生?其实是在给自己希望!

    文|冰千里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冰千里(bingqianli520) 01 ...

  • 拥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其实是自私的表现

    今天听到一个说法,“社恐的人其实是自私”,因为他们担心的就是他们自己,虽然他们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会有愧大家,但其实...

  • 痛苦始于忧虑

    朋友总说我想的太多。 就好比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我就开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不好的事情发生...

  • 你焦虑个啥?别把自己吓怂了!

    焦虑,是当下出现的多频词,仿佛人人都在焦虑,总担心未来发生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墨菲定律说,不好的事情越担心,它就越...

  • 为什么会焦虑?

    #你为什么会焦虑? 那是因为你总是活在未来的结果猜测中! 担心失败~ 担心做不好~ 担心被拒绝~ 担心一切还未发生...

  • 灰色情绪

    昨晚因为担心今天开会有不好的事发生,本来很困的却失眠了。用了很多方法想睡着:看剧,听微课,做冥想……结果大脑依然清...

  • 慢慢来,沉住气

    平常做事性子有些急,总希望尽快的看到结果。但很多时候越是着急,越是会有不理想的事情发生。有时是自身性格所致,有时也...

  • 2018-06-12

    体检之后第一天,担心,担心,担心。 对于体检希望能快点出结果,当然更希望是好结果。 和大学宿舍舍友聊天,把自己考上...

  • 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怎么办?

    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怎么办? 昨天同事聚会,在推荐菜单时,很多人都说了自己爱吃的菜,这个时候我一般不插嘴的, 我一直...

  • 夏夜遥想

    在漆黑的夜,无法遏制对未来的恐惧。总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实际上自己也知道,在很大程度上,自己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担心会有不好的结果发生?其实是在给自己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ru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