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创业今日看点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中)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中)

作者: 风信子逸轩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09:12 被阅读436次
**文:/ 风信子逸轩**

华为创业之初,是典型的四无企业(无资金、无产品、无人才和无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变成全球资讯和通信设备解决方案的龙头?

第一篇介绍了华为的铁三角原则,第二篇就来介绍华为的成功方程式。而华为的成功方程式,主要以领导哲学、公司策略和员工管理进行论述。

A.领导哲学

1.制定公司策略:任正非不是技术控,他对于技术和市场都不是很在行。他只负责设计公司的整体战略,而细节和执行方面的事情,就需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授权让底下的人去发挥他们的能力,对于员工绝对的信任。任正非经常听取属下的工作汇报,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引导员工进行思考,制定相应的策略。

任正非最大的爱好,可能跟很多企业的领导人有高度的相似。他喜欢广读群书,涉猎各种各样的图书,爱好非常广泛。研究中国和西方的管理哲学,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塑造和内化成华为的管理文化,制定相应的公司制度和流程。

这位军伍出身的创始人,骨子里有一种军队管理的特质。他喜欢撰写管理日志,经常自我检讨和反思自己,透过复盘,然后定期调整最适合公司的作法。

**任正非有自己的管理哲学**

2.训练高阶主管:任正非认为,有些管理者完全缺乏领导能力,管控不了下属。带兵打仗的时候,只能自己带头当前锋,拿着冲锋枪横冲直撞,没有一点大局观。作为管理者,坐在高位,就要从制高点来思考全局。

管理者不仅仅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做事能力,还要懂得驾驭自己的属下,更要懂得深度思考。如果只会横冲直撞,不能够从制高点来思考问题,那里只能当一个小兵。这种人压根就不具备做管理者的资格。

管理者不是天生就具备管理能力,也要进行刻意练习的。任正非深悟练习的重要性,他的责任是负责培养高阶主管。而那些低阶的主管就负责培养比他低一阶的主管。要让每个管理者都有能力培训员工,甚至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任正非定时跟高阶主管开“战略务虚会”,逼他们不仅动手,还要多动脑,沙盘演练战略思维和提高解决能力的思维逻辑。“战略务虚会”一般选在风景区进行,在舒适和休闲的地点,更利于他们的思考。

具体的步骤是:第一天是头脑风暴和开放式讨论,每个高阶主管都要跟任正非、轮值CEO或者其他具有决策权的高层进行争辩。其实这种争辩,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还可以相互学习、促进。

第二天则聚焦某一特定的主题,把各方的讨论内容和意见记录下来。然后把议题、论点和结论,传达给低阶的相关部门主管,让他们对相关问题进行再讨论。不断挖掘各阶层的能力和让他们充分思考,结合多方建议,然后制定中长期战略部署。

3.忍受孤独寂寞:任正非很重视客户。对于重要的客户,他经常叮嘱属下一定要做好服务。但他对于政府关系的维护却不是很上心,甚至刻意回避某些官员的约见。

在中国做生意,人脉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在国际社会上,商业领域的成功,都要依赖于人脉和关系。任正非的人际关系非常融洽,在商界也有不少朋友,但是他坚决不走后门,做生意不靠潜规则,跟政府官员更加没有私交。对外,他几乎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而对内,他要求自己的工程师专心做好技术研发,其他管理岗位的工作者努力做好本分内的工作,公司会给予他们合理的报酬。任正非刻意和基层员工保持距离,但经常会去基层关怀员工。他从来没有所谓的心腹、嫡系亲信,杜绝各种逢迎、拍马屁的现象,更痛恨有拉帮结派的情况出现。

任正非的私生活很检点、自律,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除了经常跟一些谈得来的小伙伴吃点小酒聊聊家常,他很少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社交活动。他是个爱书之人,平常的爱好只有“ 阅读和思考 ”。

B.公司策略

1.研发才是王道:有技术的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住咽喉。华为非常重视研发,对于研发的投资几乎毫不吝啬。

2.乡村包围城市:军伍出身的任正非很喜欢研读毛泽东的书籍,他创立华为之后,他的市场出发点几乎都是从边疆小城开始进攻,然后不断地攻城略地,攻占大城市、大市场。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恒心、耐心是非常必要的。

**专注和聚焦,是华为的成功之道**

3.专注和聚焦:25年以来,华为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通信设备的制造商。他坚决不做房地产,不涉足其他产业。把一件事情做好,永远比做很多事情来得靠谱。让资源充分集中,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就能得到客户的信赖,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4.和政治切割:任正非没有任何跟政治相关的角色,也规定员工不得上街游行或发表政治言论。华为只希望做好分内的事情,就算是进军国外市场,也强调自己只是个普通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背景。任何场合,他都秉持“** 政商分离 **”的原则。

5.没有上市时间:华为创立至今,已经30多年了,但它仍然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这一点跟老干妈有点相似。

任正非的考量是怕华为上市后,员工会一夜暴富,失去斗心。其次是股权结构分散,不让资本投资者轻易取得决策权。任正非有自己的十年、二十年,甚至30年的计划,为了让华为不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不受资本市场短期波动所影响,华为要练好内功。当然,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不上市,具体有什么样的考量,视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6.和对手们握手: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却是永恒的利益。所谓的战略,也要以我为主,每一个时期的战术,都要因应时代和自身实力的变化。

华为也曾经跟自己的对手,比方说,NEC、松下、西门子、赛门铁克、美国3COM等公司成立合资子公司,甚至华为还没有开始做手机的时候,也跟摩托罗拉有过非常密切的合作。

C.员工管理

华为的员工管理有其独到的一面,以高薪分红、充分授权、团队合作和组织文化构成。

1.高薪分红:华为以高薪吸引高科技人才,工作一年后,只要绩效达标,就有配股分红的资格,还有丰厚的年终奖,这些跟职位高低无关。

2.充分授权:华为给予年轻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有公平、公正的竞争措施,几乎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升职加薪。华为可以充分授权给员工作决策,甚至参与公司的各项制度、流程的规划和制作。

3.团队合作:华为的制度是尽量避免内斗,一切从大局出发,个人要服从团队的领导。

第一,“团队绩效”,做不好不是一个人下台,而是整个团队一起下台。可能是由于任正非的军伍出身,他的团队管理方面,有点仿效军队或美国西点军校的军队式管理。王健林领导的万达和许家印领导的恒大,都有很浓重的军队管理的气味,团队绩效几乎跟华为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二,团队成员的升迁,不是单纯因为某一方面做得好而得到升职加薪。华为的员工要向上爬,必须历经不同部门的历练,这一点跟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也有相似之处。

员工经常会轮岗,到不同的部门进行学习、锻炼,比方说,供应链管理、采购、销售、研发或客户服务等,甚至有些优秀的员工需要派遣到国外去工作、研修。

每一个部门的绩效必须达标,不然就没有机会得到调动、升迁的机会,如果绩效不达标,就降级重新学习、提升。而经常的换岗,对于员工,对于管理层,都是一种不错的锻炼机会,学到不同的技能和跨界的思维,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以及避免拉帮结派的情况出现。

4.组织文化:任正非经常跟高层管理者宣导,你们要有使命感,因为物质利益已经不具意义,对于工作的热爱才具备奋斗的动力。以奋斗者为本不是空话,企业随时要有危机感,活下去,活得好好的,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企业不能盲目地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合理规划,既要有冒险精神,也要有风险管理的能力。

中层干部同样需要有使命感和危机感,团队带不好、任务做不好、绩效不达标、没有把客户服务好,就会被调职或降职,甚至有可能被辞退。一旦降职,只要他们的能力提高了,绩效提高了,就会马上给予他晋升的机会。

基层的工作人员必须有饥饿感,渴望奖金、股权分红、晋升和去国外派遣的机会。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让他们敢于挑战权威,甚至是技术上的权威。

E.狼文化

任正非曾经说过,“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所以,华为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浓重的危机感文化。

华为的文化告诉我们,华为是生存建构在客户的价值链,华为的价值只是客户价值链上的一环。不为客户服务,华为觉得他们就离倒闭的日子不远了。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

**狼有三大特性: **一是敏銳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取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企业要扩张,必须要有这三个要素,而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浓厚的狼性文化。

**华为的狼文化**

华为一直在四面合围的“胡同”里左冲右突、奋力前行。在没有多少转弯余地的绝境 ,只能为求生存而与对手拼死一决,活下去才是最大的胜利。

在看起来谁都赢不了的战斗中,忍耐到最后以至获胜,所谓的“** 狼文化 **”就是这样逼出来的。构筑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去奋斗,在新机会点出现时,自然会有一批领袖站出来争取市场先机。

人性的一切复杂性、丰富性、多变性在这里都被简化了,都变得清晰了。每一 位华为人,只要有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动力,並认同“多劳多得”的华为价值观,无论有多少缺点或个性缺陷,都可以在华为找到用武之地 。华为自我批评的前提都是围绕核心价值进行的,绝不能走偏。走偏一点,就扭回来。

核心价值的魂还是那几句话:你是否以客戶为中心?是否坚持艰苦奋斗不动摇? 管理者对团队的评价是否以奋斗者为本?

20多年的自我批判和核心价值观,绕来绕去也就这几条。所以,它只能强化战斗力,而不是削弱 。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上)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中)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下)

相关文章

  •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中)

    华为创业之初,是典型的四无企业(无资金、无产品、无人才和无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变成全球资讯和通信设备解决...

  •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下)

    -1- 2003年全球最大的网络及电信设备提供商---思科(Cisco),在美国控告华为侵权,起诉书多达70多页,...

  • 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上)

    有30多年历史的华为,去年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排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它是中国的骄傲,资讯与通信解决方案的提供...

  • 华为: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

    近期,美国《时代》杂志发布了“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上榜。 自1987年,...

  • 真的"啥也干不了"吗

    支撑人活下去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钱?家人?事业?还是其他? 是"希望"。对,就是"希望",它不仅支撑你活下去,还是...

  • 带着希望前进

    每天心存希望,就是活下去最大的动力 只要心存希望,再哭再累,也会有动力。 嗯~带着希望前进,早安。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我的固执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 梦想是活下去的动力

    《神秘巨星》是印度的一部电影。将个体价值实现与家庭的冲突之间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是梦,总是给予一个非常美好...

  • 爱你是活下去的动力

    爱你是活下去的动力 文/颜克 少年时遇见 你在台下 他在台上 那一抹红 还有一个眼神 一眼万年 他在等待 也在迷失...

  • 活下去,是最大的奢望

    国产电影时隔十余年之后再出了一部豆瓣9.0的现实主义商业类型片 《我不是药神》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性保健药店老板,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si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