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hinseki
第十六场:一笔勾销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本节是前一场的加强版,诵读《金刚经》从功德无量拓展细化为消灾免难。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者,须菩提。让我们来举个栗子:比方说有一拨善男信女,受持、朗读、背诵了这部经,仍然为人所轻视践踏,为啥会这样呢?因为他们前世的罪业,本来是要堕入三恶道的。但是呢由于这部经的功德,因此堕入恶道的重罪被消释,所以今世仅仅是被别人轻贱罢了。不过不要紧,这拨善男信女终归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获得觉悟解脱。”
在解读这一小节的时候,宣化上人和南怀瑾两位大师都不约而同地抬出了“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南师甚至引用了《三世因果经》中的经文,这让我颇感诧异。且不说咱们在第一场就讲过的伪经问题;即便大众早已默认属于佛教的“轮回”理论,也在第四场提到由于佛爷本人并不认可“我”的存在,对此是持半否定态度的。印度的那先大师(Nagasena,有时汉译为“龙军”)在《弥兰王问经》里做过个比喻,他说“轮回”就像你用一支燃烧的蜡烛(A)去点燃另一支蜡烛(B),你会看到火焰从A转移到B上面去了。轮回的主体就像这个火焰一样,你既不能说B上面的火就是A原来的那个,也不能说这两团火焰之间毫无关系。
那么,既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谓“报应”也就没有“善恶”之分,更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来承受报应。打个比方,很多人都在买彩票,对奖金池的增长来说这算“善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善果”。倘若某人中了大奖,大奖本身也是没有“善恶”之分的,那是基于不同立场的人而做出的价值判断。同样,中大奖的人不会因为他孜孜不倦地买彩票(种善因)而连续不断地中大奖(得善果)。另外,对于所有投注者而言,理论上大家的获奖率应该是均等的。虽然佛教中的因果系统远比这要复杂,但由于因缘、无我、轮回、业报这些观念的内在冲突,几百年来信徒们为了弥合这些冲突而发展出来各种各样的新奇理论。
所以,到底是灵魂不灭,还是人死神形俱消?到底前世的行善积德或作恶多端会不会影响来生?中国人也是经历了激烈辩论的。比如在南北朝时期,人们都相信灵魂不灭、因果轮回、转世投胎等等。这时冒出个对头,就是大名鼎鼎的范缜,中学课本都收录过他的代表作《神灭论》。他就认为人死如灯灭,哪来的什么灵魂:“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岂容形亡而神在也。”(见《梁书》卷48)。当时范缜这套“异端邪说”毫无悬念地遭受从皇帝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围攻,而据金克木教授的说法,在欧洲教廷时代肯定会上火刑柱的范缜之所以能够幸存,除了和梁武帝有些交情外,更多的是他以佛教的方法来反对印度外教。然而不论善恶报应是否属实,起码还是人心所向,于是我们才会看到世俗对宗教的影响让佛教渐渐偏离路线,走到了原始教义的反面。所以思辨的力量敌不过世俗的心愿,实在是大势所趋。尽管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带偏功力。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须菩提!我想起过去浩瀚无边的时间长河里,在燃灯佛前曾供养过数不清的觉悟者,没有敷衍,也没有过犯,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供养记录了。”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果有人在以后的末法时代,仍然能够受持、朗读、背诵这部经,那么他将得到很多功德。倘若拿我供养诸佛的功德与之相比较的话,我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用算术、用比喻也无法描绘出这样多的功德。”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须菩提!善男信女在末法时代,受持、朗读、背诵这部经典而得到的功德,我如果全部详细地说出来,被其他人听到,那人瞬间就抓狂了,肯定是狐疑不信的。须菩提!要知道这部经的道理就是不可思议的,它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老实说,这几段文字不管怎么看都隐约有点神不灭论的影子,虽然更容易满足大众口味,但也易于被原教旨主义者斥为异端邪说。然而话说回来,无论什么宗教、什么派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教义的天敌往往就是它自己的信众。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经就召集弟子,反复告诫他们说修行的目的是了脱生死,而不是求取功德福田。可惜,纯洁的信念可以维系一时,却无法长久。正如美剧《Kyle》中那段精彩的台词:“宗教信仰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庇护它们的圣人——胃痛、鹅,甚至秃头也有自己的保护神。有时我不禁怀疑:既然天下万物都受到众神的庇护,为什么人类还要遭受那么多的不幸呢?接着我才明白,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力量度过难关。”
这才是人性真正的需求。研究教义啦、辩论正信啦,这类“追求真理”的游戏从来就只属于少数人,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宗教只是一个实用工具,信什么并不重要,但有个信仰却很重要。于是和我们在第十三场提到的情况一样,不同的宗教派别就如同彼此争夺客户的公司,尽可能多地占有市场份额才是一等重要的事情。在这个语境下,提出各类新奇的见解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营销手段了。比如首家中国分公司天台宗建立之后,随即出现几大竞争者中,三论宗和三阶教就非常有代表性。
三论宗以研究《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而著称,但严格说来三论宗并不是一个实质性的宗派,只要研究三论宗旨的,都可以称为“三论宗”。它真正形成宗派,是在传到日本之后,称为“不真宗”;但由于其理论基础不再来自中国佛教,因此已是具有日本特色的佛教派系了。
三论宗在隋代的领军人物是吉藏法师,俗姓安,祖籍安息(即帕提亚帝国),故而有时他会自称“胡吉藏”。据说他的祖父为了“避仇”移居南海,后来又迁到金陵。吉藏7岁出家,14岁学习《百论》,19岁就开始讲经说法,之后名声越来越大。《续高僧传》说他:“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三百余遍,大品、般若、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并著玄疏盛流于世……”。隋朝平定江南后,他往越州(今浙江绍兴)住锡嘉祥寺,所以后来也被称为“嘉祥大师”。吉藏出生于陈、创业于隋,死于唐,身历三朝,很受皇室的重视。和天台宗的智顗法师一样,吉藏同隋朝高层往来也非常密切。《续僧传》说:“开皇岁末,炀帝晋蕃,置四道场……以藏名解功著,召入慧寺……”(见卷11)。
三论宗在思想上源自中观学派,同时又受到地论宗、摄论宗、涅槃宗的影响,加入许多“真常唯心”系的看法,已不是纯粹的中观学说,有点大杂烩的意思。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吉藏给出的传法世系中发现端倪:龙树(提婆)、鸠摩罗什、僧肇(道生)、昙济、僧朗、僧诠、法朗、吉藏。需要注意的是,龙树、提婆是印度佛教大乘空宗的奠基人,除了思想渊源外和三论宗并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而鸠摩罗什虽然传译了《三论》,为后来创立三论宗奠定了思想基础,但也没有开宗立派。至于道生,更当别论,他虽然在罗什门下学过三论,但大家都知道他宣扬的早已是另一套玩法了。只有到了吉藏,才正式为三论宗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此,功力不输对手智顗的吉藏也写了一大堆著作:《中观论疏》10卷,《十二门论疏》3卷,《百论疏》3卷,《三论玄义》1卷,《大乘玄论义》5卷,《二谛义》3卷,《大品般若经疏》10卷,《大品般若经游意》1卷,《仁王般若经疏》2卷,《法华经义疏》13卷,《法华经游意》2卷,《法华经略疏》6卷,《法华经玄论》10卷,《法华论疏》3卷,《华严经游意》1卷,《涅槃经游意》1卷……
其中《般若》《三论》两大部算三论宗的思想核心,其要义是唯心主义的“一切皆空”,广破一切所有得,认为“实有”“实无”都是偏见。吉藏在《中论》里以“八不”来做解说:“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其逻辑原点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叙述过了,即缘起性空:“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见《十二门论》)。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吉藏的时代,对这个核心的解读已经出现混乱。原因一方面是时代大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理论分支太多而导致说法上的分歧。所以当时摆在吉藏面前的摊子相当尴尬,只好先丢颗烟幕弹给观众:“可能大家觉得‘八不’太难,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么说吧,它即是各部经典的概括,又是我三论宗之宗旨。几句话也讲不明白,只有细细地解读才能勉强说得清楚。”(“‘八不’既是众经大意,此论宗旨,略释难明,广敷乃现。”见《中观疏论》卷2)。吉藏不能像智顗那样用“判教”来规避理论上的辩难,也无法将已有的论述凝练出精华(很多逻辑上的抵触并不允许他这么做),于是继续把水搅混,以极端繁琐的经院哲学来弥合诸经典之间的错位和矛盾。所以吉藏的论述,通常都是长篇大论,把问题说得非常繁复。
但即便如此,据佛学家蒋维乔所说,三论宗虽然理论庞杂,势力却颇大,仅次于天台宗,以至于学界常常将二者并称。甚至以这两个教派为界桩,将中国佛教史分为“天台、嘉祥以前之佛教”和“天台、嘉祥以后之佛教”两大区划。然而在隋唐各佛教宗派中,三论宗又是一个短命的宗派,吉藏虽然也有过几个门徒(比如慧远、智命),但没有一个能够继承师业的,可以说是“一世而斩”。吉藏之后本门铩羽暴鳞,在和天台宗、法相宗、禅宗的竞争中越发力不从心。唐朝中叶,随即被并入天台宗。说到底,市场终归无情,理论弄得太过偏门复杂,在营销上也许有一时的奇效,但长远而言无法维持最大限度的客户支持。
说完三论,简单聊聊三阶教。三阶教又称“三阶宗”“普法宗”,为北齐法藏信行法师创立。关于这一宗的资料所存不多,但颇耐人寻味的是它所具有的原教旨风范。该教派把全部佛教依时、处、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各分为三阶,故名。以苦行忍辱为宗旨,每天仅乞食一顿。效法《法华经》常不轻菩萨,路上遇人不问贵贱男女,一概礼拜,称为“普敬”。竭力提倡布施,死后弃尸森林,供鸟兽食用,称“以身布施”。反对偶像崇拜,寺庙设有无尽藏,用以救济贫苦。其种种做法都有佛陀当年的影子,特别和同时代其他宗派的锦衣玉食、乘坚策肥相比,更显清苦纯粹。然而有意思的是,从隋朝开皇20年(公元600年)起,中国官方数次以异端之名,对三阶教发布禁令,到中唐时期这一派随即消失。
按说这样一个“不忘初心”紧随佛爷教诲的宗派,不言战力爆表,至少也该和同时代各路门派工力悉敌吧,为何衰败得如此迅速且彻底嘞?其实原因正在于纯粹,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儿,越纯粹越容易水土不服。三阶教的市场分析显然严重失误,导致它失去了从帝王将相到普通民众各阶层的支持。先说大众,之前已经讲过,大众对教义、对真理的兴趣是很缺乏的。外加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传统,本来就很难真的信仰佛爷所说的那一套,大家需要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慰藉,而非抛弃妻子的苦修;于是注定了三阶教的群众基础天生就非常薄弱。
失去了民众,还可以和权贵玩呀。可惜三阶教本色不改,继续强调苦修忍辱,又必然导致和鲜衣怒马的统治阶级无法尿到一个壶里。更要命的是三阶教那种油盐不进、特立独行的派头,正犯了古代帝国的最大忌讳。在古代专制帝国中,任何奇怪的衣着、行为、言论都是统治者不喜欢见到的。尽管佛爷创立的僧团制度,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政治上的兴趣;但在专制统治者看来,我行我素的刺头已经够讨厌了,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时,更需要倍加警惕。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收编,使之处于帝国的绝对控制下,像天台宗、三论宗,大家一起玩。你要供养、要赏赐都没问题,前提是得听话,能歌功颂德一下更好。否则就铁腕干掉,不单是某个宗派,南北朝和接下来的唐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所以佛爷当年的独树一帜注定只能在印度实现,第一他本人就是王子,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第二他的阈值毕竟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能够有不一样的灵性体验。第三苦修是当时当地很潮很时尚的活动,中国到底没有这样的氛围。第四咱们习惯了说古印度,其实古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堆国家,和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对待修道者的耐受力真不在一个水平上。凯伦·阿姆斯特朗在《佛陀》中就这样写道:“他(佛陀)的哲学基本上是自传式的,经典和论释里所记载的主要生活轮廓,可以作为佛教徒的典范和激励。”话虽如此,唐骏曾经不是也说嘛:“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其实很多成功只能复印而已,信行法师大约是忘了这一点。所以,吉藏和信行都在某个方面失败了,但与之相关的尝试与努力还远远没有结束。好了,毕竟后来事体若何,咱们下回分解。
延伸阅读 | 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
网友评论
佛教已经演变成传播平台,而真正的核心发掘出来不容易,实行也不容易。
群众基础加佛教传承者的能力,都会打折扣。
任何宗派都存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