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hinseki
前回书咱们说到,须菩提向他的老师佛陀提了“关于如何成为菩萨”的问题。立志当菩萨,最后成佛,是大乘佛教的典型教法。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两派(还有一种说法将金刚乘从大乘中剥离出来,并列为第三派),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简直是道送分题。但实际上,尽管大乘佛教也宣称其起源于释迦牟尼时代,由佛陀本人完整传出,然而考古文献却很难支撑这个说法。虽然其核心教义有可能追溯到原始佛教时期,但经典教义体系却是随着时代及地区不断演化发展出来的。
学界一般认可大乘佛教在龙树菩萨的时代(公元150~250年左右)之前成立,而此时距离佛陀涅槃已有600余年了。由于古印度普遍缺乏信史资料,另外僧人的学术态度和历史精神也十分堪忧,因此早在公元1世纪左右就已爆发“大乘非佛”的争议与诘难;早期大乘经典,比如《道行般若经》《波舟三昧经》中都记载了这类鸡飞狗跳。传统的各部派纷纷对大乘佛教的经典和教义提出质疑,而大乘佛教也对此进行了持久的争论。
因此,和我们所想象的不同,僧侣集团并不是一直围绕在以佛陀同志为核心的佛法光辉周围。虽然一般民众对此并不关心,也不清楚,但却不能否认佛教史上高僧大德曾经分门立派、争执不休,甚至水火不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佛门也不例外。
第三场:船不在大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菩萨”咱们在上一章已经讲过,不再赘述。“摩诃”是梵语“大”的音译(读音近似“马哈”),因此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菩萨”。普通菩萨想进修升级为“大菩萨”还得满足7项指标:具大善根、有大智慧、信大法、解大理、修大行、经大劫、求大果。7项指标里罗列的条件究竟怎样才算足够“大”,似乎没有量化标准的参考方案。而到现在教界认可的“大菩萨”只有8位:文殊、普贤、观自在、大势至、虚空藏、地藏、弥勒和除盖障菩萨。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佛继续说到:“所有世界一切的众生,要么是下蛋的,要么是怀胎的,要么是水里繁殖的,要么是变化而生的(多句嘴:古人的自然科学不如今天发达,观察也不够仔细,朴素地认为世界上有些生物是变化而来的。比如“腐草为萤,腐肉生蛆”,觉得腐草会变成萤火虫,腐烂的肉则会变成蛆虫。还有一类则脑洞较大,比如古人相信蝙蝠是老鼠变的、蛤蜊是野鸡变的;属于仅凭外观相似就各种超链接。再有一类更莫名,连相似都谈不上:比如鲨鱼活到足够的年头,就会跳上岸变成鹿,这就只好黑人问号了);有的有形有色,有的无形无色(再次多嘴:南怀瑾认为“鬼”就属于这类,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幽灵吧,其他类别的“鬼”大约不能算数),有的有思想,有的没思想,有的思想复杂,有的天然呆。”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都指引它们进入到无余寂灭的境界中获得永恒的宁静。”——“涅槃”这个词相当高冷了就。它原产于古印度婆罗门教,此外诸如“禅”“瑜伽”等也都不是佛教原创噢。好比iPhone的屏幕啦、外壳啦、电池啦让代工厂去做,做好拿来用用而已。也正如各个代工厂生产的部件有所不同,佛教各派关于涅槃的诠释也是五花八门。那到底啥是涅槃嘞?简单讲,分四类(佛教真的很喜欢分类啊,摔~其实也不是佛教的锅啦,整个古印度各种派别都好这口):首先是“自性清净涅槃”,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谁也别想跑。然后是“有余依涅槃”,通过修行开悟,断绝了各种烦恼,但肉身尚未解脱。第三是“无余依涅槃”,烦恼因果俱尽,了脱生死。最后是“无住处涅槃”,虽然超脱了烦恼,但所知障未除,所以不住生死,而住于有余涅槃。除了上述这一串,如来藏学派认为还有一种大涅槃,也就是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像这样灭度的众生多得数不过来,但却没有众生得灭度。”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同学!要晓得如果菩萨还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管哪一个吧——那么这位兄弟就不是菩萨。“
对于菩萨来说,常务工作之一是“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解决自己的觉悟问题,随时保持先进性;“利他”就是要普度众生,帮助别人解脱。但与此同时又不能骄傲自满,警惕被“相”的糖衣炮弹放倒。
“相”是《金刚经》中的重要概念,在接下来的经文里还会反复出现。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外形、形象、特征、属性等等。这个词同样源于古印度哲学,指能够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意义接近古希腊哲学中的“现象”。文殊菩萨曾经跑去问佛说:“什么样的人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呀?”佛回答:“一般人。”因此,区别人(迷惑)和佛(觉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相”的态度。同样,能不能称得上是“菩萨”,都看它了。
为什么佛如此重视对“相”的态度,甚至不惜口舌反复为弟子们强调呢?赵朴初老先生曾经就坦言过可能令很多人感到不快的缘由:整个佛教的根本主旨是厌世的。其实不单佛教,在佛陀时代和佛陀之前的时代,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派别基本上都是厌世主义。都说世界是幻象,人生是苦海,是不值得留恋的,这是时代的大风气使然。等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入世精神越来越重,及至现在,讲佛谈禅又变为人生励志了,同样是时代大风气使然。所以在宗教的种种要素中,教义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于是我们看到,尽管这一章的标题也法相庄严地叫做“大乘正宗”,但实际上大乘佛教不论从主张到风格都背离早期佛教太远。当然,大乘佛教是不是更优秀,那是另一个话题,但它对早期佛教的背离程度之大,却是无可否认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乘佛教是借壳上市,门面还是佛陀的门面,内容却彻彻底底地换汤换药了。
拉拉杂杂写了一大堆,估计又有不少朋友被绕晕了。回到开头,须菩提的问题是“如何成为菩萨”,而佛陀在这一章实际上只回答了一半,勉强算《菩萨进阶修行指南》(上)。那为何要拦腰切开呢?这又涉及到《金刚经》的版本问题了,我们现在看到的32章分法是从梁昭明太子开始的,各章的小标题也是这个时候加上去的。在梵文本和藏文本中则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但既然认同了32章的分法,也只好委屈各位先看个半截,至于佛陀后续的解说,咱们下回分解。
延伸阅读 | 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