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步 文章中,关于双腿始终屈膝,这个讲法我觉得有点问题,屈膝使膝盖受力过重,容易受伤,而且不可持续,也不灵活。猫是4腿人是2腿,怎能完全一样?而且老虎很重,迈步落步又很轻,沉坠轻灵一体,仔细观马戏团中的老虎更明显,比猫更容易感受。不能只学猫捕鼠的瞬间,而是全方位的学,主要是那种沉坠又轻灵的感觉是如何做到的。猫步重点在前腿和胯以及重心转移,不在后腿。前脚落地,先脚跟,再脚掌,此时只有一个脚的重量落地,自然不会打滑,而且是从零一点点增加的,然后把小腿重量一点点加上,直到小腿直,再加大腿重量,尾闾下卷向前再向上提,将胯向前推,至大腿直,此时重心移到前腿。后腿提起。符合赵堡太极拳的三直要求,小腿直为限。有点似竞走,但不一样,竞走脚在一直线,猫步两脚平行,和胯同宽。打拳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明落步要清,重量为零仅仅是脚跟或脚尖的轻点,重量从零逐渐增加,一点不实,重心可立刻收回,重心转移逐渐增加,自然落地轻盈,胯在开合间步伐转移,自然灵活。尾闾下卷,腰松直,颈上拔,似松树,腹松,气下行,空心实腹,沉坠之意自有。
太极拳体悟千人千面,拳架自然不同,如何才是正确?招熟,懂劲,神明,只有懂劲方为入门,才知道手脚位置正确与否。从零至懂劲入门6个月足矣,每天要2小时,关键要自己揣摩。练习少点2年也应当入门懂劲了,学拳时间越长我见越深,越不能听别人看法,即使错误动作养成习惯也觉得正确,只有虚心才能提高。懂劲之前一定要信师傅的,不能用我见去判断师傅对错。为师最低条件是懂劲,这也是传统拳和国家套路推广的区别,证书无法代表水平,有人练了十年你告诉他练的不对,对了一定懂劲,单推一定手会松,可是他会听吗?即使不懂劲,恐怕没有几个会听。都会说立身中正,可是在拳架中打的就不一样,一打就撅腚弯腰了。只有式式尾闾下卷,腰松直,颈上拔,似松树,腹松,气下行,空心实腹,外三和,内三合,才能立身中正,自然体会到站如松,坐如钟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了就有了,就像懂劲,懂了自己就知道,只是层次的问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拳数载终入门,感恩师傅传法理,理清法明进步快,何须三年才出门,赵堡太极好不好,看看学生就知晓,立身中正无需言,快过同修才是真。
这只是现在的我见,此时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一定有不对之处, 需要师傅指正。
满纸荒唐言,皆是拳中事,都芸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