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萌宝长大了!他们成年了吗?
原生家庭是"牢笼",保护着幼小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赋予孩子生命的底色。值得注意️!真正的成长必须突破"牢笼"的限制。
90后萌宝与原生家庭的故事,一起来分享!
《520挚爱,晒娃中的仪式感》大家的读后感很丰富。以下是一位学霸妈妈的感受。
仔细看了你写的文章,让我写评论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写。我从来不在朋友圈晒娃,因为没的可晒。也许因为他是男孩子,不善于表达吧,太煽情的话从来没说过,也没有给过我什么惊喜。这可能也是我要求的太低。今年母亲节,感触特别多,同学朋友们好几个晒孩子给的礼物 ,我那时真的挺不是滋味的,人家都是实实在在的礼物 ,我儿子就一句节日快乐......那一刻我以前的优越感全无 ,学习好的孩子真不一定比学习差的孩子对家庭的贡献强!尤其现在这个时候,我总想咱们把孩子送出国去留学是不是好事。我也不知道他未来会咋样,只是想尽家长的力量去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反正我最近心挺乱的。
可能你周边没有学习不好的孩子,你儿子的群体都是学霸吧。我这不一样,像小卫这样的学霸还真是很少,以前这些妈妈们羡慕我,现在反了,她们经常气我!!!
(备注:小卫,省会城市的学霸,高考成绩拔尖,国内知名大学物理学院本科毕业后直博。目前在美国知名大学就读。)
同一主题,每个人的阅读感受差异很大,视角、感悟、探究问题都不一样。
“爱”的主题内容,本心的期盼,真是每个人共同的诉求。
妈妈焦虑,基于自己的悲观心态
儿子的优秀,妈妈没有体会到快乐,反而那份攀比中的落差感,主导了自己的思绪。节日的问候、节日的礼物,这都是表达爱的方式,分离焦虑模式中一点点的小差异,妈妈的内心不舒适感就会强烈地展示出来。
环境难以改变,心态可以选择。追根溯源,尊重孩子出国留学的现实,那么家长成长,就是根源问题。
困扰于"他们老气我",其实这是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受欺负的人,"受害者"心念,一定让自己难受。改变心念,告诉自己我想念儿子,让大家别气我了;告诉儿子,妈妈期待你的……表达爱,妈妈要大声说出来。
信念,“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妈妈的意愿。守护信念,妈妈的行为必须升级。
儿子陪伴在身边不具备条件,放下这份期待,给予自己最好的安心剂,"放下"就这么简单。
心念重塑,对现在所拥有的感到满足。"满足感"如果这项能力不到位,别人的言语、那怕只是无意而言,容易干扰自己的情绪状态。结果就是喜怒不由自已。
以此类推,妈妈心挺乱的,"焦虑"根源于悲观模式的生活心态。
悲观!必须改变心态
心出问题了,必须从心着手。
成长就是面对改变。改变源于痛,心痛就必须思考痛定思过。
妈妈心里“不爽”,母子连心儿子也难受。孩子那么努力、那么优秀,妈妈不开心,这样对孩子不公平呀。
儿子出国留学的方案这是家庭共识。有了共识就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自己快乐、让家人快乐,可以有怎样的心态?!
首先,角色与界限看清楚了。
家长角色的成长,这是陪伴孩子、成就孩子需要修炼的本领。
孩子小的时候,对家长的从属与依赖,家长应该给予保护的力量,孩子在家的氛围里,家长的权威性很重要。
孩子逐渐长大,家长的角色升级,保护者、引航者、守望者等,角色的转变对家长、对孩子都需要刻意修炼,升级自己的家长能力、放下权威,角色调整需要及时到位。
孩子已经出国留学了,妈妈与孩子就是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相处模式。鼓励孩子展翅高飞,家长应该懂得静候佳音,守望孩子的成长。
角色想明白,界限清晰,有利于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改变心态,小卫妈妈表示。
外人眼里小卫真的很棒,但自己总感觉,简单要求、孩子的事情,小卫都没能做好,我能快乐吗?
现在想想,我的思想停滞了,心里还是期盼孩子像小时候一样,听话、在我们身边,让大家都能看到我的学霸儿子天天围着我转。这样的心念,真实有点不合时宜。
儿子老说我对他的要求实在太低,我没有真正理解他的理想目标,老拿他跟别人比…看来,还得找机会与儿子好好聊聊。
我需要改变自己对小卫的内心评价。改变与小卫相处的角色。努力过好自己,让快乐的感受,成为我们沟通的主旋律。
活成快乐的样子
爸爸妈妈们,把孩子培养好了,自己也要活成很好的样子。
遇到揪心的事儿,一个原则:谁痛苦谁改变,也就是说改变在于自己。
家长,守望远方孩子,期待更高层次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