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33434/45f323c22485966c.png)
01
“对不起,我们想择优录取,您的能力还不足,抱歉。”
这是在我大学毕业求职那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大四那年,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们拿着复印好的简历四处参加校招会,薄薄的一张纸上,写满了我们大学的所有“成就”,恨不得把普通话证书也加在上面。
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家在我们本地算得上垄断行业的大型企业,福利待遇优厚。很幸运,我收到了他们初试的机会,电话那头,他们话语亲切有力:“带着您的双证和简历,于某某时间到我们公司面试。”
我精心准备了简历,重新设计排版、打印,化好妆前往他们公司面试。
与我同一时间段面试的还有四位,面试前我们彼此没有过多沟通,只是在填写的资料表上看到了他们的学校,有安财的,有河海的。
我的面试排在第三位,面试官把我的简历f放在一旁,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在校的业余活动,除了学习之外,有无其他的涉猎等等。
面试时间持续了五分钟,便匆匆结束,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时间。
三天后,我没能等来复试通知,抱着不死心的态度,我尝试给他们公司打了电话。
最终,我才得知,不是我不够好,而是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无论从毕业院校,还是学历能力,重点大学毕业的同学,都要更合适。
在微博上,有一段刷爆的视频,那位面试官在面对普通大学毕业的同学时,便毫无顾忌地拿985的同学与他相比较。
从综合素质来看,985的同学更有优势,他们在校期间,英语是主攻方向,无论什么专业,参加各种国内外交流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眼界。
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格局有限,即便面试者是曾经的学生会主席,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在面试官眼中都是不值得一提的过去。
从长远规划来看,985的同学在大学期间便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作出了规划,有些同学会在专业上考取各类证书,参加大型金融行业的实习,甚至有些在大学期间自主创业。
而普通本科的同学,仍处在迷茫踌躇的阶段,大学四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更不清楚将来的定位。
从运用能力来看,985的同学,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而普通大学的同学,基本停留在认知阶段。
......
这是HR对于985同学与普通大学同学的对比,有些扎心,但仔细想想,这的确是事实。
作为面试者,在面对完全不了解的两位同学时,他们的判断依据便来源于毕业的院校,虽然片面,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是不是所有大型企业都是如此,我们不可而知,但,名校毕业的同学,势必会让面试官青睐,势必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02
最近,一直在刷最新一季的《最强大脑》,与前几季不同的是,这一季采用的是百人淘汰制,一百位优中选优的强者,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有30位获胜者。
除了过人的智商,更加突出的是,在进入选拔赛的100人当中,近乎百分百的名校生。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金融硕士何猷君、伯克利音乐学院2014年唯一录取的中国籍学生葛佳慧,纽约大学、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层出不穷。
名校赋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头上的光环,更多的是强大的思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结合。
这些,无论在求职中,或在职业发展中,教育子女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也便是,为何众多名企会将橄榄枝伸向名校同学的原因。
近一段时间,收到很多小读者的微信,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扰便是,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
看着高中的同学,都进入了好的大学,发展越来越好,身边的同学,也有的定下了目标,而自己整天浑浑噩噩,不知所措。
这是我们的通病,其实,真正让我们错失机会的不仅仅是学历或是毕业院校,而是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国,大多数的同学都处在普通的大学中,有专科,有本科。
但即便在大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仍旧有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和我们又何不同呢?
很简单,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做着更多的事情,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有学历的人,真正缺的是,如何学习,如何创造价值的人,这些的前提是,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个价值,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实际情况而定。
03
名校的毕业证只不过是一张入门的通行证,我们不可避免,但如果没有,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那种人。
我深知自己属于后者,天资不聪颖,天赋不比高,学历一般,能力更一般。
但那又怎样,有些事,不去做,永远都不知道结果。
认清自己的定位,着手让自己得到提升。
现在的我,每天仍旧坚持阅读一小时,保持两三天更文的频率,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看电影,写笔记。
现在的我,知道英语是我的硬伤,所以用挣来的稿费为自己报了英语课程,每天两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
现在的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开始学习新媒体知识,出去旅行,结识更多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取经。
现在的我,更知道自己因曾经的懒惰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要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学习更多未知的东西,比如手账、比如传播学、心理学,比如理财规划。
清晰定位、合理学习、懂得投资、学以致用,让自己成为更具价值的人,学历,也只不过是我们的一道加分项,而不是决定项。
04
《职来职往》的面试官岳屾山说过一句话:入职那天做的是打杂的活,不代表一辈子打杂。入职那天拿的低工资不代表一辈子低工资。关键要看在进入之后,怎么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潜质。总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应当思考一下自己怀的是什么“才”。
当现实支撑不起梦想时,我们该做的不是抱怨周遭,而是改变现状。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越是富有的人越勤奋,越是智慧的人越谦卑学习!
当我们变得越来越好时,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如此优秀,但如果,我们永远停留在既有的圈子里,看到的也便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
现状局限了我们的发展,打破它,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无论我们是否带着名校的光环,我们都是不可替代的那个“才”,我们也不再畏惧“对不起,我们不录用二三本大学的毕业生”这句话。
你好,我是羊达令,一个会唱会画会写的轻度女神经。
网友评论
等一下我又不在内地找工作2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