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林黛玉进贾府后,第二天去王夫人处请安。看见王夫人与她兄嫂处来的人商量事情(意欲唤薛家进京),就转到李纨处。
“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林黛玉就在贾府住下。过了不到两个月,贾雨村补授应天府,启程去往金陵,不知路上几日,到时又是什么季节?
这里另有几个疑惑:
一、上回本是先有薛蟠打死人的消息传到京城,王子腾欲唤薛家进京。此章门子说:“这薛公子原是早己择定日子上京去,遇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谁知闹出这事。”
估计这是后来商议的说法。
二、贾雨村到金陵之前是否知道薛家之事呢?这里,隐在后面的诸事真相,就涉及到贾雨村为官的谋略问题。
回到时间脉络:
“寡母王氏……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各宝钗。”
“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
“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这里讲的英莲。也许薛蟠也是这个年岁。
“在路不记其日,那日已将入都时……”
薛家进京了,不过不知宝钗年方几何?结合前后文推测,应在十一岁左右到京。具体后文几处再细说。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宝钗年岁虽大不多,行为豁达……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玩耍。”
“宝玉亦在孩提之间”
“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于是两府合聚游园。
梅花何时开?一直是梅花和雪相提,所以小吋我脑中印象是梅花是年前开花。长大后才知“倒春寒”,梅花是12月到次年3月开放。西安梅花三月开,游宁府应该是春天。也是黛玉进府第三年,今九岁。宝王十岁,宝钗十一岁。
第六回讲的是诸芳判词,举一例来说:
〔飞鸟各投林〕(讲的各之结局)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富贵的,金银散尽;(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自非轻,(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黛玉),一名钟情大士(湘云),一名引愁金女(宝钗),一名度恨菩提(妙玉),各各道号不一。
这章的判词被红学界仔细研读,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询。
下章刘姥姥进府,秦可卿命丧,贾瑞死,黛玉几岁回扬州,几岁再进贾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