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20164/d3b3b28bc6680ea8.jpeg)
没人不喜欢推理故事。
诡异的案发现场,莫名出现的物品,一系列的推理之后,离奇的人物经历和变态的作案动机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之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系列电影,父子俩都是名侦探,父亲主张“所有行为皆有动机”,儿子主张“一切行为皆有痕迹”。
这两个主要的论断推动了整个系列电影中所有离奇案件的推理,父子俩在这个基本理念上的分歧,给故事的线索打开了更加开阔的故事环境。
但到底哪一个说的对呢?
动机是因缘,也就是因果性,是追溯一件事的起因,一个人走到犯案这一步的所有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每一个节点留下的痕迹,挖掘社会问题;痕迹是科学依据,痕迹出现在行为之后,作为证据可以让推理减少偏差,同样的,当痕迹足够多,侦探可以在此基础上像拼图一样组织出一个庞大繁琐且个性化的作案动机。
这样去看,这一对父子表达的理念,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推理思路,一切行为都有动机,并且会留下痕迹,动机驱动痕迹的产生,痕迹能够印证动机的推测是否合理。
在这个基础的理念确定之后,我们推理小说的作家就可以去编织故事,从一个动机出发,铺排一系列的痕迹,一步步引着故事发展,让读者欲罢不能。
那么今天我还是带来一个推理小说《络新妇之理》,我们来看看这个小说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在每一个步骤的操作后,让我们读者产生了什么反应。
推理故事的部分比较长,我会分为3个部分来写,今天我们先扒开最外边的一层:氛围。
关于氛围,我们聊一下这本书的第3章,深山里的一座信奉基督教的圣伯纳德女学院发生了一些怪事,一个黑魔撒团体通过卖春的形式,帮助团体中的女学生实施诅咒报复,只要愿意加入组织,并且积极参与卖春,就能请黑圣母咒死任何想杀的人。
背景就是上面这样,故事的核心在于,主人公美由纪的好朋友也不可自拔地陷了进去,原因是她想把一直对她实施凌辱的老师咒死。
来摘两段描述背景环境的原文看看:
p105:学校不会吸收任何东西,全都会反弹回来。不管是笑声还是哭声,所有的声音都会被反弹……不管是悲伤、快乐、忧愁或好笑,全都得自己承受——学校这么说,使尽全力推开所有人。
p107:这座学校处处充满了深具意义的设计……校内所有的人都像美由纪一样,只是为了堕落而信仰的。
黑暗、封闭,没有情感。
那回到这个故事,女校、基督教、黑圣母、黑魔撒……
这些主要的意向,是不是应该发生在一个独特的环境和独特的氛围之中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20164/4daa8fdf14f5df6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