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让生活更美好!——Keep
这些年总是在列To Do List~放弃~重新开始~放弃中循环,看了很多时间管理方面的书,比如《吃掉那只青蛙》《拖延心理学》《奇特的一生》等等,道理知道了很多,但是实践跟不上。知行合一,只知未行是未知。
最近在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上,有一些启发。豆豆在阅读上是不需要我们监督的,只要一有时间就马上到书房看书,即便专家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专注力最多30分钟,但他看书,如果不提醒他远眺缓解视疲劳的话,可以看很久很久。
在阅读上的专注力,一遇到作业就不行了。写作业能拖就拖,不能拖也在不断走神。我坐在边上督促时速度快点,我一离开又进入神游状态。说他专注力不行吧,他可以看书看很久,说他专注力好吧,一做作业就走神。
和先生交流如何让孩子能在写作业方面如同阅读一样,自发进行,而不是我们在后面推动着。聊来聊去聊到了喜好,聊到了内驱力。
驱动我们前进的力量分成内驱力和外驱力。内驱力是未自我们内部的驱动力,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心真正的渴望,一切行为都来自我们自身的想法,由我们的想法而产生行为,依赖内驱力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逼迫,也能做到自律。这是他阅读的驱动力。
外驱力是来自外部环境的驱动力,是环境对我们的压迫,包括老师和家长逼迫我们学习、领导逼迫我们工作等,不但感觉不到快乐,还会产生厌烦情绪,当外驱力(如家长的监督)消失时,就会变得懒散,不愿意行动。这是他写作业的驱动力。
内驱力才是真正能让自己前进的动力。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靠外驱力,内驱力不足,所以无法长期坚持去做,我们要有意识地驱动自己内在的力量。如何提升内驱力?
思考豆豆阅读内驱力的形成,在他两岁开始,我们每天在他睡前给他念绘本,从大部分是图片的绘本到文字多图片少,再到桥梁书,他在大班就可以自主阅读了,但每天睡前念绘本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一年级。亲子共读的气氛是融洽的,我们没有强迫他。只是稳定的输入,直到他可以自主的输入输出,他也爱上了阅读。
但是在做作业上就不一样了,正赶上双减的第一届学生,所以豆豆一年级的作业不多,在家我们两个都很佛系,没有私下布置作业,所以一年级是总体是开心的。到了二年级写的作业多了,我们也跟着严厉起来咯,盯着写作业,批评多于肯定,他也越发不愿意做作业了。
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对我们自己,对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应该怎么做?
1、找到意义。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自己的期待,摈除杂念,挖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身份/角色的期待。比如我想成为一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这是我在工作上的期待,希望能成为和孩子交心的妈妈,这是我在亲子关系中的期待,这些都是我形成内驱力的出发点。又如引导孩子将想成为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作为的学习上一种期待。
2、明确目标。作为技术人员,我当下的目标是尽己所能把主持/参与的项目做好;作为母亲,我当下的目标是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成长;作为学生,豆豆要按时完成作业;我们需要朝这些方向努力。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每一个目标要能够看到希望(里程碑)。
3、了解现状。当明白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目标,列一张清单,要完成这个目标都需要哪些条件、存在什么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我们如何应对,这有利于我们明晰自己的定位。
4、 鼓励肯定。当每个小目标达成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有了成就感之后,内驱力的动力就会越来越足。
另外,村上春树人为体能好的人做事有毅力,有爆发力的人能迅速处理好一件事,基于此提出了体能强化法。通过身体锻炼,强化体能,从而增加自己的精神力与体力,也是值得一试的方法。
愿我们都能修炼内驱力,掌握人生主动权,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