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花园手绘心理
曼陀罗绘画,明心见性的良师益友

曼陀罗绘画,明心见性的良师益友

作者: 萍实之音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09:58 被阅读0次

    终日忙忙碌碌,从来没想过要开悟, 更不会去了解如何能走向开悟。看完《儿童曼陀罗绘画分析理论与实践》第四章自性动力:七阶段模型的内容。我乐了,原来通过曼陀罗绘画,也能够明心见性,在自性动力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开悟这一目标。

    开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对圣者如耶稣、佛陀、老子等是一种正知正觉,解脱自在的境界。作为凡夫俗子,就是要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知见,如果能参悟圣者留下的智慧经典《圣经》《金刚经》《心经》《法华经》《道德经》等,能够“放下”或“不执着”,自由灵活地使用八种心理功能,活出杨绛先生描述的那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安定与从容。”状态,己经算是很高的境界了。

    那么曼陀罗绘画如何与开悟联系上的呢?曼陀罗绘画是在圆里作画,心理分析大师荣格当年与恩师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人生走向低谷,画了将近八年的曼陀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经验到共时性,发现了集体潜意识,创立了心理分析体系。他说:“我理解圆的形状,可能涉及作为整体的自性”“曼陀罗结构与自我的发展有关”。

    前面第三章内容也提到自性动力发展依次为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及开悟等七个阶段,七阶段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低阶向高阶发展,并螺旋式重复上升。荣格说:“曼陀罗作为冥想的工具,通过限制想象的心理范围并将其限定在中心,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通过曼陀罗绘画,绘画者因守住中心而获得稳定性。同时,通过稳固中心可以灵活调动不同的心理功能。

    作者在本章深入浅出解读7阶段各个动力的内涵、受阻情况以及修复方法,让我们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理解自性动力心理能量流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自己。

    一、保护动力                                                                                                              在人类几千万年的进化中,自我保护本能被写入基因编码中,并成为人的本性。为了生存,作为心灵组织者的自性原型发挥了保护功能,它推动着婴儿与母亲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甚至主动唤醒了母亲心灵深处的大母神原型。

    众所周知,喝奶是婴儿的首要任务,而乳房是婴儿与外部建立关系的第一客体。当饥饿的婴儿喝到奶水,内心的快乐便逐渐与妈妈的脸、气味联系在一起。妈妈此时成为婴儿快乐和温暖的来源,而安全感在满足中也不断增强。相反,如果妈妈不能分辨婴儿喝奶的需要或缺乏乳汁,婴儿便会因难以忍受的饥饿而感到痛苦,并认为世界充满危险甚至具有迫害性。因此,婴儿的安全感来自父母能稳定又有规律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和期望。                                                                               

    婴儿对安全的需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在自我尚未形成前,保护功能是由自性来实现的,它推动着婴儿主动与母亲进行联结。在安全型依恋中,婴儿逐渐把投射给母亲的自性回收和内化,自身的自性动力也不断被稳固和强化。但如果母亲因自身的问题,无法抱持婴儿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回应,为了减少伤害,婴儿的自性就会被迫以其它扭曲的方式来发挥其保护自我的功能,结果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母亲不恰当的养育带来的种种创伤,导致婴儿缺乏自性提供的保护动力,儿童的自我功能就会十分脆弱与无力。自性作为心灵的组织者起着及其重要的协调作用,而保护动力是它最基本的动力,自性动力受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保护动力受损,脆弱无力的自我就难以应对现实的各种刺激。                                     

    遇到危机时,儿童运用曼陀罗绘画来提高自我的安全感,这是自性保护动力所推动的自发行为。这基本上是每一个儿童不学而会的天性。

    二、分化动力                                                                                                            自性分化功能也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原始动力,在分化动力的推动下,自我尝试和学习各种新的经验和技能。婴儿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分化了。比如对于味觉的分化,一个月以内的婴儿对味觉就有明显的偏好,与苦、酸、咸或中性液体相比,他们更喜欢吮吸甜味液体。

    心灵从混沌不清的一体状态发展成为高度分工并各司其职的统一体,这有赖于自性的分化动力。分化动力打破了旧有的整体平衡,推动着心灵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分离和演化出各种新的心理特质。它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极为重要的源动力。

    自性分化动力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自我从对母亲的依恋中分化出来。马勒把它分为四个亚阶段,一是孵化,6~10个月的婴儿从向内注意力移转到向外注意力以及警觉性的情形;二是实践,10~16个月的婴儿能借爬行及扶东西离开母亲的能力来做划分;三是和解,16~24个月的儿童会通过对母亲的拒绝来保护其自主性;四是情绪上的客体恒定性与个体性,三岁以后,孩子建立情绪的客体恒定性,它能给孩子在母亲不在时提供舒适感。

    在分化阶段,父母如果过分严厉、指责和控制,会不断造成儿童心灵的创伤并形成情结,对于儿童而言,如果运用曼陀罗绘画,要求绘画者由确定的中心由内而外或循环有节制的分化,将绘画方式模拟自性的分化动力,有助于激发及强化心灵的分化动力。

    自性原型本身所具有的分化动力打破了保护阶段,“母子一体”的共生与依恋状态。不仅如此,分化动力还促进了心灵的多样性及个体的独特性的发展,不过分化动力也造成了心理功能暂时的分裂、冲突与无序,这需要自性进一步发挥凝聚和整合动力来化解。

    三、凝聚动力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自性凝聚动力在婴儿期主要任务是促进自我形成,在成年期以前是强化自我力量及增强各种心理功能,中年期以后,它则要求自我以自性为中心,听从内在的召唤。

    自性凝聚动力是推动自我形成的原动力,而注意力又是自我的核心,这意味着注意力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自性凝聚动力深受环境影响,可见,母亲与婴儿之间的眼神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婴儿自我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和身体活动有关系,更与目光的注视及交流密不可分。

    在成年期以前,凝聚动力主要表现是有意注意、知觉恒常性、自我概念、概念守恒及心理优势功能出现与形成。3个多月的婴儿能够出现对妈妈等外部客体的目光追随;9个月大时,知道物体不会因目光追随消失而失去,开始形成记忆;1岁左右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2岁左右,逐渐学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经常用”不要“或”我自己“来反抗家长的关心和帮助;当与社会接触后,自我逐步形成人格面具、理想化自体,出现元认知,掌握思维守恒概念,出现优势功能等。凝聚动力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稳固和强化自我的功能,让自我与众不同、有别他人。

    如果家长只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中心,过分干扰或侵入儿童的活动,都将导致儿童自性凝聚功能受损,造成自主性脆弱、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持久,意志脆弱且自我力量弱小。后果之一就是学龄的儿童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如果把心理能量比喻为光的话,那么自性凝聚动力就是要将散光变成激光,从而让自我变得更为稳固和强大。曼陀罗绘画大圆的限制,防止了心理能量的涣散,同时有节制地表达情绪。正如荣格说:“当人全心全力投注某事物时,生命可直觉到作为个人独特存在之自性。而当本来自己想在这些画上展现时,无意识会强化对生命全心全力、投注奉献之态度。”

    四、整合动力

    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适应环境,自性需要发挥整合动力去协调儿童与他人之间的冲突。人际关系在于相互沟通,而沟通的基础是理解他人,自性整合动力的生物基础是“镜像神经元”。

    在自性整合动力中,整合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冲突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完整性的追求推动着儿童去整合母亲的意象,也推动着儿童去整合与其父母的关系。随着婴儿生理的成熟,相互理解能力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9~12个月的时候,婴儿发现自己的心智,妈妈有她的心智,还发现心智是可以分享的,通过分享注意力从而相互理解;儿童经常在好母亲与坏母亲意象矛盾和冲突中备受煎熬,为了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压抑和回避了自身的某些方面形成很多心理上的盲点,即人格阴影。

    由于每人天性不同,经历不一样,个体在整合各种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因面对整合的态度、整合方式及整体结果的不同会形成个体的差异性。

    当自我注意过分指向某个方面而排斥对立面时,就会造成心理分裂且破环心理的整体性。因此,心理冲突的实质是自我与其对立面的矛盾冲突。如果自我力量不稳固、意愿不强烈或环境不允许,那么整合动力就会受阻,整合失败会造成心理创伤并形成新的情结。如保护不足,个体会缺乏安全感,缺乏主动面对冲突的勇气;分化不足,自我会显得非常刻板,难以在对立两极中自由穿梭;凝聚受阻,自我会脆弱无力,无法实现接纳对立面目标,无力面对如亲人的突然去世、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充满恐惧,自我不愿承担整合中的痛苦;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外界的支持和鼓励等。

    整合动力是自性原型的核心动力,需要协调各种心理的失衡、矛盾、冲突、对立、甚至是分裂。通过绘制和谐有序的曼陀罗结构,心灵便会逐渐恢复有序,而浮躁的情绪也能够慢慢平静。

    五、指引动力

    经过漫长的进化,人体成为一个具有自身规律、内部各大系统相互协调、不断成熟、独一无二的有机体。人格和心灵也是按照一定规律不断成熟的系统。自性整合动力协调各种内外关系和矛盾冲突并保持心灵的相对平衡稳定。在此动态平衡中,自性指引动力推动自我成为独特而完整的个体。人格独特与完整意味着成为真实的自己。

    为了让自我走向完整,自性指引动力在不同时期给予自我相应的任务并要求自我能够完成,比如说:幼儿期,典型的指引功能表现在儿童的排便训练,这是从生理本能向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学龄期,让儿童在强烈的好奇和求知下学习文化,进一步掌握人类文明;青少年期,整合各种矛盾的角色时,面对真实自己接纳自己,并成为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中年期,更加重视内心的声音,成为真实的自己。可以说,前半生指引动力的方向朝外,后半生则朝内。

    指引动力推动着个体成为独特而完整的自我过程是一个充满“危机”又富有“意义”的过程。在危机中,青年时“同一性危机”及中年期的“中年危机”都是指引动力的要求,他们需要坦诚面对自己并且发现其中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因个体而不同,有也仅有自己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找不到意义,个体就会感到迷茫和空虚。意义疗法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负责任。个体需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思考生命对每个人所提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能重来一次。诚如罗布•普瑞斯所言:“承担是奉献---向自己的真实本性或真实潜能奉献。

    当养育者与教育者不尊重儿童内在的自主性,或者强迫儿童接受极端错误的价值观时,儿童便无法平衡真实自我与外在要求之间的矛盾。最终,容易迷失自我并出现各种心理困扰。

    激活自性指引动力并且让患者成为自己,这几乎是整个荣格心理分析的灵魂。曼陀罗绘画以表达真实自己为宗旨,与以审美为目的的绘画创作不同,曼陀罗绘画的目的是表达和认识自己。在连续的自我表达过程中,儿童真实的情感逐渐显露出来,逐步能认识真实的自我。曼陀罗以中心统摄外周的结构特点,不断加强了个体对主体中心性的觉察。自性常常会通过意象的方式表达它的“意见”,绘画者以意象的形式绘制出自己的理想、座右铭或灵魂导师,能促进自我领悟指引动力的方向及意义。荣格指出,自性的力量及能量一旦显现出来,便形成一股几乎难以抗拒的驱策力,要做自己。

    六、超越动力

    自性超越动力推动着自我与自性联结,不断超越原有水平及发挥最大潜能。它对自我的推动作用不是直线跳跃式的突变,而是螺旋式的迂回成长。如果超越动力受阻,个体便会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可能会感到空虚与迷茫,甚至会引发存在焦虑。

    自性超越动力并非时刻呈现,它似乎在某些重要时刻才推动自我的转化。当自性超越功能出现时,自我会感受到不可预期的本质变化,比如所真实自然、充满神圣感、价值感、深刻的爱与同情心、创造性及幽默等。在儿童期,表现为独立行走、掌握语言、“我”字的出现、思维可逆等;青少年时期,体现为确立崇高理想、形成虔诚宗教信仰及为梦想而身体力行;中老年期,表现为从一个以意识核心---自我作为中心的个体,开始慢慢转变到以心理的核心---以自性作为中心的人,这是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过程,在超越的经历中,个体能够体验到类似宗教的神圣感。

    自我超越是一个自我扬弃甚至“死而后生”的过程。这需要自我坚定信念并勇往直前。较低水平的超越动力,受到生理成熟的影响比较大,比如独立行走及掌握语言;较高水平的超越动力,则需要自我付出极大的努力与牺牲,比如现实理想和追求。

    由于超越动力是自性高级动力,相对之前的动力,如果已经很弱,即使受阻,也不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信仰的缺乏、功利的物质化导向及浮躁的文化氛围,现代人普遍心灵迷失。追求自我超越和自我冲破,往往要在逆境中实现,这需要担当的勇气,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这又与是否遇到开启智慧的导师相关。在现实中,指引动力会通过投射到某个具体的导师或某种宗教信仰得以表达。

    到了超越阶段,个体自然会去探索生命意义及自我价值,绘画曼陀罗是投射与回收自性的过程。曼陀罗强调整体性,心理的整体性约等于自性本身。荣格甚至认为,整体性等于神性。当自性显露时,它具有神圣的意味。在曼陀罗绘画中,一旦自性超越动力被触及,它会进一步确认个体对生命的追求及强化他们自我现实的驱力。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及对自我的探索愿望,在外人看来就犹如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曼陀罗源自宗教修行的工具,并被用于冥想和探索人生真相。当个体绘画曼陀罗,并对其进行积极想象,个体可能获取“灵启”或洞悉“实相”。

    七、开悟 

    荣格认为自性化是一个过程,并没有最终的结果,不过,基于对曼陀罗的理解,我们却认为有-----它就是开悟!

    自我只是意识的中心,而自性才是心灵的核心和全部。假设自我与自性合二为一,那么此时自我便能代表整个心灵。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用“得道”,儒家用“天人合一”,佛教用“明心见性”来描述这种状态。用心理分析的理论来理解就是把自我中心(自我情结或我执)转化为以自性为中心。自我与自性共同发挥其功能。

    后心理分析师罗布•普瑞斯描述:“禅修是要培养一种清净广大的存在状态,当觉察力变得清明、沉静,没有纷乱不休的杂念时,我们就能够面对种种生起随即消失的经验,不管是情绪、感觉、意象、声音或色相,都能看着这些东西生起、过去,而不去干涉。”这就是佛教描述的“空”“如如不动”的状态。

    写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问,为什么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呢?答案就是缺乏行动,没有把知道转化为做到。这一次,我知道为什么要精读这本书了,是自性动力的推动下,要我深深地去理解曼陀罗绘画的真正内涵。

    去年参加心理咨询师实操课培训,有一天安排的是曼陀罗绘画,第一次接触曼陀罗,竟连连出现让人不可思议之事,我一共画了三幅,第一幅取名《地之花》,第二幅《天之星》,第三幅《万物乐章》,带课的老师说我的《天之星》和他两年前画的一模一样,让我感觉和曼陀罗有很深的渊源,老师透过我的三幅画,解读到我第一次走进曼陀罗的世界,便很好地实现自己与父母的链接,融合了社会我和内在我,找到爱的方向。他为我的三幅曼陀罗做了一句话总结:怒放的青春,寻找信仰的路上。

    万物乐章

    冥冥中似乎有某种牵引,课后在没有老师的指引下,我开始自发性地画曼陀罗,不到一个月,《心探索》邀请喜咪卜老师上微课,微课后我加入了喜老师的微信群,在群里发自己所画的曼陀罗,第一次发,就被喜老师的弟子发现,她私信和我聊,她说在我的曼陀罗里看到一位特别的女子,我被深深震撼,于是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成了曼友,我时不时会在群里发一下我绘画的曼陀罗,如果在我的曼陀罗里读到异样,这位曼友会及时给予我引导,践行一年多,曼陀罗己不知不觉成为我的良师益友,也可以说是恋人,是给予我内在力量的动力源泉。

    彼岸花

    今年参加本书作者陈灿锐博士曼陀罗绘画工作坊,从心理分析理论的角度深入了解曼陀罗,通过培训,让我确信,曼陀罗绘画可以让每个人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做完整的自己。在陈博士的课堂上,我看到荣格的第一幅曼陀罗名为《万物体系》,对应我的《万物乐章》,我读懂了自己原来内在也装着对生命万物的好奇心,就是这份初心,让我对曼陀罗绘画着迷。8月15日,当我画完《彼岸花》,便有开场曼陀罗绘画沙龙分享的念头,于是发微信给一位开心理工作室的朋友,不想一拍即合,30日晚,二个半小时的沙龙圆满完成。一切发生是那么自然而然,曼陀罗似乎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拿起来毫不费力。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这是陈灿锐博士写在我曼陀罗成长自愈绘本扉页的赠言,也是现在、将来我行动的指南。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曼陀罗绘画,明心见性的良师益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z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