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693918/6b12299bce935848.jpg)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端:审察的意思。络:往来联系的意思。端络经脉:即审察经脉之相互联系。会:会合。通:贯通。六合:即十二经脉之阴阳配合。
黄帝说:我听说远古时代对医学有很高修养的人,他们研究人体的形态,区分辨别脏腑的位置,审察理清各条经脉的分布走向和相互联系,把十二经脉分为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并分辨各条经脉的走行路线。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有一定的流注次序,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构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流注系统,通过经脉,气血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93918/0a700ba6c55e0fb7.jpg)
气穴:经气所注之孔穴,即指穴位。谿谷属骨: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属骨,为与骨相连属处。
各条经脉上的穴位,都有一定的名称和部位。大小肌肉与骨骼相连接,也都有它们的起止部位。经络系统中的皮部和浮络,虽然有上下左右不同,但都条理分明,气血循行有逆有顺,都各有法则。
经纪:义同纲纪,比喻事物之有纲有目,此处指阴阳变化的常规。
四时阴阳的变化,皆有一定的规律,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相互对应,同样有表里相合的关系。以上这些说法是否都是真的呢?
这些当然都是真的,因为是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引出下文就是岐伯的答语。
本段主要阐述的是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与天地四时阴阳的规律相应相合,紧密联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93918/1f763caf5f6a7d8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