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内之应 皆有表里

作者: 清欢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21-08-31 19:29 被阅读0次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端:审察的意思。络:往来联系的意思。端络经脉:即审察经脉之相互联系。会:会合。通:贯通。六合:即十二经脉之阴阳配合。

黄帝说:我听说远古时代对医学有很高修养的人,他们研究人体的形态,区分辨别脏腑的位置,审察理清各条经脉的分布走向和相互联系,把十二经脉分为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并分辨各条经脉的走行路线。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有一定的流注次序,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构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流注系统,通过经脉,气血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气穴:经气所注之孔穴,即指穴位。谿谷属骨: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属骨,为与骨相连属处。

各条经脉上的穴位,都有一定的名称和部位。大小肌肉与骨骼相连接,也都有它们的起止部位。经络系统中的皮部和浮络,虽然有上下左右不同,但都条理分明,气血循行有逆有顺,都各有法则。

经纪:义同纲纪,比喻事物之有纲有目,此处指阴阳变化的常规。

四时阴阳的变化,皆有一定的规律,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相互对应,同样有表里相合的关系。以上这些说法是否都是真的呢?

这些当然都是真的,因为是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引出下文就是岐伯的答语。

本段主要阐述的是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与天地四时阴阳的规律相应相合,紧密联系。

相关文章

  • 外内之应 皆有表里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

  • 八卦六爻万物射覆纲要

    覆射万物,表里各异 以财为体,以鬼为类 财为表,鬼为里,财鬼出现,表里皆有,有表无里,外实内虚;有里无表,外虚内实...

  • 396‖龙韬总结

    一,君主选才的方法! 姜子牙列举了十五种表里不一之人的情况,分别为外贤无才、外善内恶、外恭内傲、外谨内疏、外精内愚...

  • 悟医道真(六百三十二)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此兼表里以言阴阳之害也。表里...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4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以表里言);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以前后言);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

  • 表里

    表里不一:(外) 表(表现表达):讨好型人格,流于肤浅 里(心):忠于自己 表里如一:(内) 表(功名利貌):忠于...

  •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肺者,魄之舍,生气之源,号为上将军,乃五脏之华盖也。外养皮毛,内荣肠胃,与大肠为表里,手太阴是其经也。肺气通于鼻,...

  • 可凡论

    凡事皆有事中、事后;利益内、利益外之分。将其两两组合,可成四区域也。对事中利益内、事中利益外、事后利益内、事后利益...

  • 般若经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三、内...

  • 卢恒贤:丹道洗髓内功心法增强免疫力

    人体之内皆有“营卫”二气,一内一外,若古今军营内外,大帐内运筹帷幄,军营外像铁桶一般密不透风,无懈可击。“营卫”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内之应 皆有表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az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