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闲文·读书简书作家文学梦
《人类简史》读完醍醐灌顶,值得每个人反复阅读的书

《人类简史》读完醍醐灌顶,值得每个人反复阅读的书

作者: 沈好好 | 来源:发表于2024-02-24 12:2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阅读本书让我深刻了解到人类早在有历史记录之前就已存在。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从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更见微知著,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读的过程当中颠覆大部分认知。这本书非常适合历史爱好者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有浓厚兴趣的读者阅读。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由好奇心驱动读的开篇,渐入佳境之后在一连串不着痕迹的科普之下,不由地跟随作者的叙述进入推断的世界,其他的暂且不论,我感觉作者能把这样的一本书写得毫不枯燥,得益于他知识渊博,我对他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该说不说,他对各方面都是洞察细微,我就是看看都觉得好有趣。成年人的故事书。

    作者的观点其实也是在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如果说有些书的作者是建筑师,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大楼从平面图修建出基本雏形,行人望过去会惊叹于建筑师的本领,更别提高楼竣工,装修完毕之后的场景了。

    而《人类简史》的作者他是那个拆除不良建筑的建筑师,他也在修建,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在不断拆除,然后建筑新的结构……

    作者在“人人生而平等”这个伪命题上,从人类出生生长环境背景出发,详尽举例阐述了机会并非对每个人均等。有时候变现机会取决于他最初所处的位置上,后天的努力当然有用,但那只属于极少数人。

    他谈及人们生而不平等,似乎打破了我们原先的认识。其实关于“人人生而平等”这个话题,在我高中三年伴随我度过一段无意识的时期,因为我当时所处的环境,让我想着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不管班级内部或者学校发生什么,其实更多地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

    因为我想为自己搏一个未来,尽管那时我内心深处无比迷茫,但是这两者在某种时刻是并不冲突的。

    可能因为所处的环境是象牙塔,周围的人也特别友善,我那个时期想法很简单,看待事物的态度也并没有早些年那么尖锐了。

    然而,有一天回家路上我又不免想到,这个生而平等的话题,其实是非常唯心论的。有时候与其说是教育在潜移默化之间灌输或者教化我们,不妨说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思想达成的一种共识。

    在自己无知无觉的情况之下,我们接受了“人人生而平等”这个价值观念,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观念需要我们。也是我们自己需要这样的一个观念作为支撑。

    当然哪怕同处一个教室,我们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有相同的认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不会有阶段性麻痹自己意识的阶段,毕竟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我们并非生来就具备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想得比较透彻的人,必然是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经过时间的洗礼才会有更多思考能力,只能说当一个成年人在过得特别清醒的状态之下,可能就是容易勘破事物的本质。

    就如同作者阐述,信所以存在。但是不信因而怀疑,这个成本代价过高。普通人是难以承载那种信息量。比方说,在集体当中,我们都更加愿意合群,而不是鹤立鸡群。

    02

    我们初期都不过是天真而迷惑的学子,因环境耳濡目染,对真、善、美的教育深信不疑,所以日复一日加深这种认知。

    不论是散播这个观点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还是正在成长当中的我们,都在坚定地相信着,只有少数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场巨大幕布表演舞台上方幕布的一个折角。

    然而世界并非任何一个独立个体凭借一己之力所能改变,人无法撼动身后亿万人共同的想象。

    不过,虽然“人人生而平等”这个认知有局限性,毕竟许多观点都是不堪论证的。因只要有心轻易就可以找到悖论。

    农业革命以来,几乎世界各地都是男人占尽好处。父权制度为何对一代又一代人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

    最终作者也没有得出结论。反而是设问,其实挺引人深思的。我有一个观点:可能是因为父权制度根基太深。因此,哪怕最初建立在一个虚构的,甚至比较荒谬的概论之上,可是在持续几千年之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过了3000多年,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中国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而许多中国家庭仍然觉得生下女儿是种不幸。”这就是过了三千年还是在世界上某些地区“杀”不死的观念之一。

    但是,往往这样的话题就是永远存在争议。所以它会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而产生各种流派,人类文化不断流传下来,都少不了这一些。

    03

    这个世界为何有趣,有人形容世界是一个游乐场,也有人形容世界是一个马戏团,不妨拿阅读举个例子,阅读的时候为何会感到幸福,因为读书是各种思想的碰撞,可以拓宽我们思维,找到自身的潜能,在潜移默化之间对自身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如爱情会擦出火花,读书亦如是。

    因为有趣,所以存在,因为创造所以发展,世界的构成是由人类和其他生物构成,其中人类又分成无数小人物和部分大人物组成,这样的一个世界,有它的自然规律,也有由人类构建出来的秩序规则。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人类的智慧经验所得。

    文中第六章结尾处这一段,“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而已。”读到时不由再一次想到了电视剧《第八号当铺》的结局处,以为逃脱出恶魔掌控的男、女主角,最终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依然在恶魔掌控之下,他们仍然身处在当铺典当物的瓶子之中。

    我以前很佩服这部剧的编剧以及原著小说的作者,因为写出这样一种以人类情感为基础,哪怕套着魔幻题材的外壳,本质上深谙人性也是拥有强大叙事能力的创作者,应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一切编排都仿佛出人意料,却又恰如其分,一如卡夫卡的存在主义文学,《变形计》开篇主人公醒来就变成了一只甲虫,然后因为丧失劳动力,从原本维持一家生计的人变成一个无用被家人所放弃。人性的,太人性,有时候文学作品为何经久不衰,因为真实。

    其实“文化”太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作者提出“虚假”这么一面,它是多面的。

    文化除了维持之世界的秩序之外,它还保障了我们人类的生活,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开始捍卫自己的主张了,人权也是由此而来,虽然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距离我们实在遥远,但至少我们已经走出了野蛮,步入文明。

    即便这个世界真的完全“虚假”,我亦觉得我们赖以生存于这样的“虚假”之上,否则我们远比当下对自己的命运更难掌控。

    《人类简史》摘录如下:

    1、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事实就是所有动物只有智人能够进行贸易,而所有我们有详细证据证明存在的贸易网络都明显以虚构故事为基础。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

    2、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所知远超过远古人类。但在个人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备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类。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3、现代人之所以要花费大把银子到国外度假,正是因为他们真正相信了浪漫的消费主义神话。

    4、“人人都想要”正是金钱最基本的特性。人人都想要钱,所以有钱就几乎可以换到所有东西。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光是它们的化学结构、颜色或形状,并无法带来那些价值。换句话说,金钱并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只是心理上的想象。

    5、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

    6、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直到今天,情况仍是如此。

    7、事实上,讲到现代,其实每年都有革命性的改变。即使只是30岁的人,也可以告诉那些打死也不信的青少年:“我年轻的时候,整个世界完全不是这样。”举例来说,互联网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广泛使用,至今也才是20年左右的事。但我们已经完全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会如何。

    8、目前有一项耐人寻味的结论: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所以,对于在经济底层的人来说,确实是钱越多就越快乐。虽然我们总是想在人间创造出快乐的天堂,但人体的内部生化系统似乎就是对快乐多有限制,只会维持在恒定的水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简史》读完醍醐灌顶,值得每个人反复阅读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q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