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公元3世纪、4世纪的新道家把《易》当做思辨哲学的三部主要经典之一,另外两部是《老子》、《庄子》,合称“三玄”。梁武帝本人是佛教徒,也为《中庸》作注。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佛教禅宗的和尚也做过这样的注。中庸在儒、道、释三家中难得的形成了一股合流。
对中庸的误解“中”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恰到好处”即儒家所谓的“中”。时间,在“恰到好处”的中是个重要因素。“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和是中的结果,和与异不是不相容的,相反,只有几种异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才有和。但是要达到和,合在一起的各种异都要按适当的比例,这就是中。所以中的作用是达到和。
“庸”字,意思是普通或平常。
就是遵循天性。就是“道”。如何遵循天性就是“修道”。修道的原因一是使人们对于自己正在做的觉悟起来。二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地在做的事,做完全。这就是“明”和“诚”。
最普通而平常的事,做得恰到好处,而且明白其全部意义。这样做,不仅是人与天地参,而且是人与天地合一。因此说是既可出世,也可入世。
中庸不是平均,也不是沉默,更不是平庸,也不是人云亦云。
中庸的境界如悟道,而人们在日常中处处中庸,人人中庸,错误认识了中庸的真正意义。
1、
中庸不是折中
就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人要想在房间里开个窗户,他必须说想开天窗,然后很多人来劝,最后折中开个窗户,事儿办成了
这叫折中。属于谈判技巧。中庸不是一种折中主义,正如黄金分割点,不是在正中间一样。折中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两端全失。
2、
中庸不是中立
如战争时期中立国,以及在有争议的话题中采取两不相帮的态度。中庸不是不偏不倚,趋炎附势,也不是碌碌无为。
中庸讲的是恰当,有些时候偏激才恰当,有些时候退回才恰当,恰当是建立在情理法上的,不是凭着一己好恶决定的。易经中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就体现了中庸的感觉。
3、
中庸不是完美
如果把中庸看成是一种无过无不及、刚刚好的完美主义,表面看起来这种态度无可指责。但如果中庸只是单纯地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做到最完美,还是他人眼中的完美,那么对自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中庸是寻求合理,自然,平衡的一种智慧。
4、
中庸不是乡愿
中庸不是老好人,不是和稀泥。
中庸并不与创新和改革冲突,因为中庸追求平衡,只要不平衡,中庸之道就会引发创新和改革,从而走向平衡与合理。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这种不变,不是顽固,而是坚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确定一生的信念。
儒家曰中庸,以修身为起点。所谓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与道的无为,释的无常殊途同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