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了闲,留了半天的时间
在家里东翻翻,西翻翻,其实也不找什么,就是找找看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扔的
扔东西居然跟囤东西一样,是会上瘾的
一旦发作,就会觉得哪怕是喝完一瓶咖啡,写完一个笔记本,用完一卷垃圾袋都好爽好爽
几日前家里翻出了一本小说《笑忘录》
那是工作后第一次的工资去管庄那个小书店里很爽地买回了的小说之一
其实对于内容已经完全没了印象
可是那本书里却被我各种记号笔花花绿绿地作了一大堆的笔记
于是我就又像偷窥别人隐私一样翻完了一整本
其中竟然还几次忘了那是自己看过的书是自己写过的字
边看边感慨这姑娘品味跟我好像啊,想法也一拍即合啊
反应过来之后,脑洞大开,最后细思恐极……
之所以细思恐极
是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次翻以前的日记,或是空间说说,或是微博微信,或是各种书
都完全不记得之前还经历过那些故事,那些情感, 认识过那些人,甚至都不记得还曾经有过看书做记号的习惯……
我就像是一个 失忆患者通过各种记录的暗示提醒一点点拼凑起之前的记忆
只是想起的过程没有那么痛苦罢了
每到这一刻就觉得,这些记录过的东西一定不能丢
万一以后忘记了,还可以按图索骥地回想起
而一些时日之后又在重复地感慨中找回曾经的自己
重新认识一遍曾经的自己有多年轻不成熟,天真得甚至愚蠢,让自己不好意思回想
也许,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渴望吧
因为不喜欢那个自己,不愿回想
于是主观地想忘掉,想忘掉,然后就真的忘掉了
原来我就是如此否定之否定的
每一个过去的自己都是我想忘掉的自己
每一个被我忘掉的自己又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自己
我不断地否定着自己的过去
而那些被否定的部分便逐渐烟消云散
久而久之,我能回想起的记忆便只剩下一根时间轴
我知道在哪一年发生了什么
却记不起当时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而按图索骥捡回的记忆就是今天补了这几年,明天补了那几个月……
我就呵呵了,整天胡思乱想碎碎念的人,记忆居然就像真爱一样,只是听说有……
扯到这,似乎感觉到有点扯到哲学层面上了
这个点,扯到哲学问题,那是数羊数不清导致失眠的节奏啊
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那些个用过的日记本,我是扔还是不扔呢……
……敢情断舍离是这个意思啊:你要不要跟你的过去断舍离
我想我至今还能看到这些以前用过的,写满心情的破本子一定是有原因的
也许曾经我一次又一次地纠结在这个问题上
留着便总是会面对以前那个让我不好意思回想的自己
丢了又可能某天忘了所有只剩下一根干瘪的时间轴
当然早晚会变成那样,但我想即使有,也应该是写在未来的墓志铭里
而活着的每一天,都不应该忘记过去
只有记忆堆积的生活也许会纠结矫情,瞻前顾后裹足不前
而没有记忆支撑的生活似乎就是空中楼阁
你根本不知道你为什么来到这里,怎么来到这里
自然再次出发时也就只有怀疑跟茫然
于是那一箱子有点霉味的东西就又被我保留了下来
肯定会有一天我又八卦心爆棚地偷窥着自己的过去,然后各种兴奋和感慨
但至少,关于如何一路走来,我还有迹可循
至少,在滴滴答答的时间与茫茫人海中,还不至于迷失自己
这一点很重要
那一套连名字都很文艺的《断舍离》貌似已经出到了系列4
日本人的东西,局限于四面环海的地况,于是便往深和精的方向开拓
为了争取更大更舒适的生活空间,日本人便对各种整理术有了接近偏执的狂热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套由生活物品的替代清理推至内心层面的新陈代新的“断舍离术”:
断:断绝不需要的
舍:舍弃多余的
离:脱离偏执
但是,但是,万事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但是”
但是,根植于局限于地域的日和文化的整理术
是如何应用于中国人的生活
又是如何能适应中国人的生活
这还是个问题
那还是要自己试试先再说
给空间减肥,给生活减重,给思想更新换代,都是好事
断着,舍着,也许就找到了一些应该留下的,不能丢失的东西
也就是你应该坚持的东西
说白了,那应该是一个类似信仰的东西
而没有信仰,总是可怕的
所以,对信仰的偏执,不能离
类似我那一箱子留而无味丢而可惜的东西
却让我在一次次对过往的偷窥与剥离中
明白了我是谁
为什么会在这里
如何走到这里的
以及以后怎么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