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悅己《人生感悟ABC》文学世界
唯物、唯心(唯我)即将失去意义,人间秩序将从此改变!

唯物、唯心(唯我)即将失去意义,人间秩序将从此改变!

作者: 感知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07:28 被阅读18次
唯物、唯心(唯我)即将失去意义,人间秩序将从此改变!

王建平:《感知与被感知》

科学可能永远无法说明物质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会存在?为了什么存在?但对于人,回答简单又确定:为了被感知。物质为了被感知而存在,物质因为感知而存在,物质的存在意义在感知。生命及人都是感知主体,都是应感知的需要生成,生成的任务与目的就是为感知。感知运动创造了生命与物质,感知创造了世界,感知就是世界存在的意义。

没有感知就没有世界,生命——感知——物质,三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世界。按人既有的认识:生命为感知体,物质为被感知体,生命与物质相互依存,不是物质决定生命,便是生命决定物质,这便是唯物与唯心,物质与精神的对抗性观念。但事实上,这样的争执毫无意义,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最重要的能动因素不是物质,也不是生命,而是感知,感知使得感知主体与被感知体互动,正是感知运动创造了生命与物质。首先,感知需要使得生命组成并具有感知和接受感知的机能,感知使得物质显示能被感知的属性,然后,感知的运动调节和决定着感知体与被感知体相应及相互的变化,就这样,在感知体与被感知体的一刻不停的感知运动中,事物成立,大千世界便生生不息的存在了。

感知运动是使事物存在的最大能量,但却并非是已知的物理能量。感知是作用于物质也同时作用于生命的第一推动力,这力在物质是维持属性的运动力,这力在生命是使生命运转的生命力。不一定非要依赖物理数据来证明感知力的存在,一切事物只能在感知的前提下存在,就明确了这种逻辑关系,只是人们只关注物质或只关注生命而忽略了感知力的作用与存在,感知是生命与物质存在的前提,更是生命与物质存在的目的。

感知是生命的运动,感知是物质的存在,感知力和感知度是生命与事物活跃状态的衡量指标。人在生命体中具有最强的感知力与最高的感知度,所以人与事物的互动状态是生命中的最高层次。

在既往的认识中,人并未把感知作为自身的本体存在,只把感知当作从属性行为,这导致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严重缺失,更导致生存意义的长时间缺位。感知的累积和储存组成人的感知认识,人感知到的人生,便是存在的现实意义。人如果注重本质感受,并以感知为目的来校正日常行为,现有的盲目、混乱且矛盾的生存状态将无以为继,人生存秩序的改观将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 唯物、唯心(唯我)即将失去意义,人间秩序将从此改变!

    王建平:《感知与被感知》 科学可能永远无法说明物质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会存在?为了什么存在?但对于人,回答简单又确定...

  • 67/70读书笔记一《室内设计纲要》

    设计,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因为设计是由唯物和唯心组成。设计,通过唯物,表达唯心。 设计唯物就是以一种理...

  • 唯物,唯心。

    唯物,唯心,才能有自由平等。――题记 自由 平等 争取 追求 浑身法术 逃脱不了一张口 世界是有物的 开始于物 得于心

  • 唯物?唯心?

    近来时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从小就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却总是在不...

  • 唯物唯心

    辩证统一。 后世传颂朱熹主张“存天理,去人欲”。人欲好说,天理为何?王阳明用十几年去思考朱熹的格物穷理,其中包括格...

  • 唯心唯物

    走唯物的价值观世界观。是很累的。 很孤独。找不到归属和坐标。 慢慢想回归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可能才是真的。对的。 ...

  • 唯物&唯心

    唯心主义者在心中信仰道家、佛家、基督教。 唯物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现在有人说量子力学...

  • 命运预测的——唯物原则

    命运预测的唯物原则,是指人的命运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命运预测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命运预测术也是唯物的,不是...

  • 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关系。

    唯心论,从属于唯物论; 唯心论是更高级的唯物论。 不过,要进一步解释—— 唯心论,的确从属于唯物论,但不是“现阶段...

  • 偶尔想想105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叫“正能量”?什么叫“负能量”?偏执己见是唯物还是唯心?理想信念属于唯物还是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物、唯心(唯我)即将失去意义,人间秩序将从此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bc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