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心诚则灵。
指的是用心专一、恭敬于事,万事皆会灵验。
人心是非常灵的,若是想错了,就会给身体输入错误的指令,产生相应的恶果。
听说过“死囚放血”实验吗?
在征得囚犯同意后,心理学家将对其“放血致死”。
囚犯躺在一个小房间,一只手透过木板伸到大房间。
一开始,助手用小木片在他手腕上划了一下,同时打开一个水龙头:叮咚,叮咚,水滴一下一下地滴入到铜盆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助手不断调节滴水的节奏:快、慢、极慢……
一段时间后,囚犯开始休克,最后,竟出现“失血”症状而亡!
没有流一滴血的囚犯,为什么会死呢?
因为他在暗示自己:血在流,我快死了!血已经流完了,我要死了!
这种暗示,就是心态的力量:心态不同,想法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二战期间,麻醉药物极为短缺。
军医灵机一动,在术前一边给伤员注射生理盐水,一边告知是注射麻醉药。
结果,这些被注射生理盐水的士兵,竟感觉手术时的疼痛感减轻了许多。
这就是: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同样的病症,同样的治疗:
乐观者,起居饮食井然有序;悲观者,吃不下睡不着。结果,一个日渐恢复,一个则每况愈下。
《卫生宝鉴》中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
心烦意乱,疾病不请自来;心平气和,百病皆能平息。
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养心。
若患得患失,内耗不断,则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
反之,若心念通达,心无挂碍,则能颐养身体、延年益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