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课程”是简书里一个相当古老的项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就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在简书的日子。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个叫“简书课程”,或者“简书大学堂”之类的栏目,除了偶尔几位写作导师风风火火来几波宣传以外,几乎没看到他们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且一直以来,简书里的大多数(当然,不是全部)课程和写作班长期为人诟病,总体质量一般,缺乏特色。只有一些真正的入门新手才报班上课,学员花了钱之后,又很难有扎扎实实的收获。课程群只能通过感情和“正能量”来维系,自欺欺人。
问题其实出在简书方面对课程的定位和管理上。不得不承认,这种我称之为绝对粗放的课程运营,对开课的导师来说,短期的物质收益颇为丰厚;但就长期而言,这种课程无法做大,更无法做强,不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性,并且对简书平台和导师们的公众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前段时间也有我认识的作者写文章吐槽写作班的导师。文章下面的评论两极分化,水火不容,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一个缩影。
这里我想说,简书完完全全可以把课程作为一个主打项目去做,而且完全可以做得好,并且以此扭转简书在这一领域中的糟糕形象。我之所以这么有信心,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
① 简书以往做课程,一直是以紧跟市场和盈利为主要甚至唯一的目标。只要稍微转一转思路,多注重课程质量和品牌的效益,愿意多花点心思、“暂时少赚一点点”,很快局面就能有变化;
②简书手握大量人才资源,却不懂得利用。他们只会撺掇签约写手们开课程,而这部分签约作者又大多局限于故事/连载/谈写作优秀作者,他们没能好好利用其他领域的优秀作者;
③简书的课程与市面上那些散兵游勇们开的写作课程没能拉开差距,没有真正发挥一个大型平台的优势;
④个人向来觉得简书对课程这一部分不够重视,缩手缩脚,各方面策划也不成熟,缺乏规模。
所以我为简书的课程运营感到惋惜。我也非常清楚,他们面对的困难肯定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但我依然认为,他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加出色。在这篇文章中,我准备提出一种课程策划的方向,一份比较详细的方案,供大家参考。如有考虑不周之处,欢迎在评论区与我讨论。
一、单兵作战的课程模式已经过时了
老实说,简书里不管多么优秀的写作导师,王佩也好,无戒也罢,要我花100块或者300块去听他一个人讲课,我是不愿意的。讲课内容无非就是导师一己的经验,个人的文学偏好,是绝对的一言堂。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要是我报一个写作班,我希望听到多元的声音,能够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增值服务。简书的课程可以在这方面做得丰富一些。
鉴于此,简书以往那种”讲课导师+客服“的模式已经奥特了。我的想法是,组建课程团队(course team),分工合作,把课程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多元化。比如说,我简单构想了这样一个课程。
网文小说(或者新媒体文学)写作课程1:
〇 讲课导师A(1-2名):负责备课,以及语音或视频授课,并且与学员做适当的互动。由平台内人气较高、出过书的作者担任;
〇 写作指导B(1-2名):负责批改学员作业,提供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补充建议;应由具备较强的中文语法功底和编审能力的作者担任;
〇 阅读指导C(1名):向学员推荐拓展读物,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由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中文系本科及硕士水平)担任;
〇 文学指导D(1人):对学员的一些文学和写作困惑进行专业的解答,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尤其是先进的)文学理念供学员参考;应由具有相关教育背景(文学博士或讲师水平)并且实力得到公认的作者担任,也可由官方联系聘请;
〇 客服&文案E(若干):负责联系、学员管理、撰写宣传及活动文案、勤务工作等。由官方酌情安排。
这其中,导师A是课程的中心人物,有号召的作用。B和C属于技术支持,可由多人担任,重在保质保量,D属于理论支持,E为后勤支持。D类导师相对稀缺,可暂由平台内有”人文优秀作者“标签的用户来担任。教育背景只是某种凭证,最重要的是水平过硬。这几类老师对课程总体负责,细节部分可以互补协商。
以上几种类型的作者在简书中都大量存在,应该整合各类作者资源,着重发现和发展作者优长,使他们各有用武之地。这既为平台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课程的质量,又能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缓解各类作者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实现三赢、四赢。
同时,这些课程团队成员也不是固定的,在不同学习周期里,导师之间可以交叉组合,产生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使得这类课程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充分发挥大型平台的资源优势。
二、不限于写作班!
这种课程模式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适用于各类主题的课程。
目前简书里的课程大多是网文写作班、阅读打卡班、健身绘画外语班等等抱团、技能型课程,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在于见效迅速,满足大众求快的心理。但我们也由此发现了这种单一课程模式的局限,就是除了用”阅读,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写作,如何月收上万“这类噱头以外,它已经无法再发展了。总有一种模式,可以让想开课、能开课的人,不需要这样不顾脸面地喊破嗓子,制造虚假承诺。通过团队的力量提高课程质量,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开一门谈哲学或文化的课,可以由一位口才好,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导师来讲课。同时邀请专业的哲学博士或者老师作为顾问,加上课程技术指导(即B/C类导师),组成一个课程团队。这样的课程能够向学员提供的信息就更有层次,可以激发学员写作灵感。学员也可以在听课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之间学识交叉,给学员们更良好的学习体验。
这里我举一个反例。为了举这个例子,我不惜得罪一鸣老师。
连载专题的一鸣老师最近也牵头开了一个小说写作课,这个课之前办过一期。其中就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参与授课的几位导师,在写作水平和创作方向上极其相近。所以本质而言,这个课由一鸣老师一个人讲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大方一点,不愿意自己独吞一个蛋糕,所以邀请多几个人来瓜分而已。学员不会因为多几名老师来讲课,而在收获上真正有所增益。多名导师同质化,虽然形式上也组建了团队,但不是我所讲的那种跨专业的团队合作。
三、多几个老师,多几种可能
设置多名导师,根本上是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如果一名老师,既要负责上课,又要改作业,还要跟学员互动,回答各种提问,也许表面上可以兼顾,但质量就不敢保证了,只能全凭一颗良心。
拥有专业能力的多名老师分工合作,各自发挥所长,老师们开心,学员们也放心,至少学费不会打水漂。而且如此一来,课程还可以设计出多种玩法。但从最基本而言,一个课程,可以包括听讲课、作业、讨论、共读、结业测试以及颁发纪念证书或标签等。其中导师A主要安排上课内容(可以与其他导师协商),导师B和C指导作业、讨论和共读。导师D负责专业层面的问题解答,结业测试的试卷设计由各老师共同完成,题型以开放为宜。优秀学员也由几位老师结合学员平时表现,讨论评选得出。
另外讲两个问题,一个是老师之间的协调问题;一个是老师利益分成问题。
平台中的作者很多,各自文学理念都不同,写作方向也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事。尤其是那些写作能力比较成熟的作者,更是如此。有的鼓吹写作变现,有的则提倡慢条斯理的高雅文学。平日里,这些作者之间可能都互不来往,只有通过平台组织”撮合“,大家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才有机会合作。但工作就是工作,并不要求在专业理念上达成共识。
如果讲课导师A和文学指导D之间文学理念大相径庭的话,处理方法可以有三种:1.导师D在回复学员问题时,可以在抬头加一句”个人说法可能与该课程其他老师不尽相同,仅供学员参考“;2.导师组建团队之前,可以互相之间多沟通了解,平台也可适当提供组队的选择空间;3. 课程宣传时就应该把”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的文学写作理念“这样的广告语写明。当然,各有执见,在所难免,而任何导师都不应该向学员强行灌输什么,而只是秉承一种给学员提供点拨和启发的态度去讲课,彼此就不至于有更严重的冲突。
另外,这几类老师的收益分成应该有所区别,按照我的想法,四类老师的分成可以是45%(A)+35%(B&C)+20%(D)。导师A是头牌,所得占比理应最大;导师BC是个苦活儿,也应占一定比重;导师D的活最轻松,作为专业人士,可得2成,但是导师D完全可以同时兼职2个课程的顾问,只要个人愿意,收益同样不少。这里的收益不包括平台收取的部分。实际上平台的收益不会因为课程模式的变动而减少,却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公众形象和推广度。
导师的实际分成也可以参照学员的评价和打分。比如一个课程团队中,A老师获得90分的高分,而其他老师只有40~70,则A老师在原有的分成比例上增加1~3个百分点。但学员打分仅仅是一种奖励性的参考,分成的比例大体应该是固定的。
长期以来,简书的课程模块都比较被动,基本上是随波逐流。市场上许多明星作者开课,简书就跟着搞明星制。市场上流行拆书,简书也做拆书。市场上兴讲书稿,简书也打算做讲书稿。可是每一项都算不上成功。简书没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独特的平台优势,只是跟着一帮”个体户“瞎跑,这是很成问题的。如今简书还在强推”付费连载“,在我看来,平台如果能够在课程和版权上面多动动脑筋,从自身出发,扬长补短,是完全可以间接激活”付费“的。特别是课程板块的建设,不单有利可图,而且可以改变自己”草根“、”低端“的形象,团结各方作者,化解因专题而造成的圈子化问题。这样一石多鸟的契机,固然要面对一些棘手的难题,却仍然值得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