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0期“始”专题活动。
内九外七皇城四,京畿重地几多秘;
攀龙附凤博名利,人心险恶是非地;
两小无猜心所系,终得圆满为君誓。
北京崇文门,这附近有个地方叫姚家井,东西两边各住着两家人,东边这家姓周叫周怀礼,西边这家姓李叫李明义。
两家人打小就住在这,关系处的特别好,自从各自娶亲后,他们的老婆也处成了好姊妹,平常不管谁家做点好吃的,准叫着对方来家里一起吃,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巧的是两位姊妹同时怀上了孩子,她们就商量着,若是都是男孩子,就结为异性兄弟,若都是女孩子,则为干姐们,要是一男一女,就喜结良缘亲上加亲。
一转眼,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周家生一男孩,取名瑞儿,李家生一女孩,取名招娣,两家人好不开心,这门亲算是没跑了,周家媳妇还特地给招娣了一枚银戒指。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两小孩都六七岁了,该到了读书的年纪了,可那时候只有男孩子才能去读书的,女孩子只能留在家里,做些女红之类的。
瑞儿便被送去了私塾,回到家他就去教招娣,胡同里就有那些好事的小孩,对他们指指点点,把招娣臊的啊脸通红,都这个年纪了多少也懂点事了,知道他们说的啥意思,把瑞儿气的上去就和他们撕吧起来了。
渐渐的他们长大了,也没有很排斥,反而有几分欣喜,因为这在当时很是常见的事,最主要的是,小伙子长的一表人才,姑娘也出落的亭亭玉立。
有这么一天,在私塾里,有个孩子拿来了几个色子来玩,他老爸是开赌坊的,听他爸说拿了色子不赢点钱,就算跌份儿,于是就邀几个孩子玩了起来,瑞儿也被他们生拉硬拽的玩了几把,结果就输了二两银子。
瑞儿为了这二两银子也是愁坏了,赶巧,就看到爹爹放钱的地方,于是鬼使神差般地就偷偷拿了二两银票,结果,周怀礼赶等着用钱,从放钱的地方取出银票,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就是差二两,就问瑞儿他娘,说没拿,家里就三人,这指定是这小兔崽子拿了,也是在气头上,就骂道“看这小兔崽子回来,我不打断他的腿”一顿言辞激烈的输出。
正在这时候,瑞儿下学回来了,到了门口刚好就听见爹爹的话,吓的就不敢回家了,一时也不知道去哪里,就沿着胡同漫无目的地走着,眼看天就要黑了下来,便寻了一处所在窝了一夜。
这厢,周怀礼夫妇眼看见天黑了也不见孩子回来,便着急起来了,于是赶紧跑到李家打问,说没来过啊,这下可把两家着急坏了,就去邻里家询问,都说没见过,大家都帮忙撒开人去寻,到半夜了也没见着人,急的瑞儿他娘老是哭,埋怨周怀礼,定是他说的话被瑞儿听得了,才不敢回家的。
那有什么办法呢,接着找呗,天一亮,他们就赶奔官府报案,官府的人算是应承下来了,只是说让他们回去等信,有消息就告知他们,可那帮人压根也没派出去一兵一卒,这种没油水的活谁会干呢。
且说瑞儿,天光大亮,被一阵饥饿感闹醒,就起身向热闹的街市走去,看着那香喷喷的美食,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惜一摸口袋,是分文未有,就继续朝前面走着,拐过一道胡同,迎面看见一竖幌子,写着“征兵处”,瑞儿立在那寻思半天,便信步走上前去。
来到了近前,幌子下面摆放着一张桌子,坐着一位差官大人,抬头看了他一眼,看是个小孩,也没搭理他,“我要报名参军”,差官随口问道“会写自己名字吗?”“会”,随即拿了一张纸给他,瑞儿刷刷点点写下了名讳,差官一看那字写的漂亮极了,于是就给他登记造册。
转眼多年过去了,瑞儿一直是下落不明,周怀礼在漫长的自责和悔恨中,因病去世了,他娘也是日夜哭诉,眼睛都哭瞎了,平时也只能靠周围领居的接济度日,可以说是凄惨的很。
一日,李明义拿了些东西过来看望瑞儿他娘,有些话总是到嘴边又不忍开口,但为了女儿他还得说啊,便开口道“老姐姐啊,有些话我现在也不得不说了”“兄弟,你有啥话,直说就行”“你看,如今咱招娣都快十九了,你要说瑞儿哪天能回来,有个准头,咱们愿意等,可……”,瑞儿他娘叹了一口气,心想也是个道理,不能耽误人家姑娘,便说道“兄弟,看来咱们家瑞儿没这个福气了”,“哎,老姐姐,咱也不愿如此”,说着便拿出那枚银戒指道“老姐姐,这是当初你送给招娣的戒指”“不用了,人都没了,还是给招娣留个念想吧”,一番安慰后,李明义便离开了。
接着,李家便撒开人去给招娣说媒了,此时,有个人便得到消息了,他叫郑文元,小名郑二狗,长的不是人样,细眉毛、小眼睛、薄片嘴、一口小米粒牙、稀疏的黄辫子盘在头顶,五短身材,打小和姐姐郑文秀相依为命,可这姐姐却十分的漂亮,后来姐姐嫁人了,但也不怎么富裕,他就干起了货郎的买卖,整天走街串巷的,偶然经过李家门口,招娣会出来买些针头线脑的,被这二狗瞧在眼里了,经常就往这来,还言语戏弄,被瑞儿打跑几回。
这二狗的姐姐郑文秀,平日里就是帮一些大户人家,洗洗衣服缝缝补补的,这一来二去的,便与一个厨子赵潇搞在了一起,手头算是宽裕了些,后来她男人知道了,愣是给活活气死了,这下两人就明铺明盖了,这赵潇呢因为厨艺精湛被礼亲王看上了,王爷是每顿没他这手艺饭都吃不下,一时间便成为了王府的红人,身份地位自然也不在话下。
当即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姐姐姐夫,那没得说,赵潇马上让人找来媒婆,帮忙上门说亲,这王媒婆收了银子,马不停蹄便奔李家去了,只字不提这郑二狗,满嘴都是他这姐夫,如何如何了不起,如何有钱有地位,礼亲王眼前的红人等等,经过这王媒婆一番吹捧,李明义便应了下来,但是要一百金做为礼金,王媒婆高兴的应了下来。
回转来,王媒婆便告知人家要一百五十金,赵潇也不含糊,直接答应了,翌日,这王媒婆便带着黄金来到了李家,接了这一百金后便敲定了迎亲日子。
这招娣知道要嫁给郑二狗,想死的心都有,这李明义也没撤,只好找来侄女灵儿给招娣作伴,一天三班倒,陪着招娣左右,生怕他做出什么傻事来。
此时,瑞儿这边经过几年光景,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孩了,跟随在一员猛将麾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鲍超当时在湘军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勇猛无比,此次,便是随鲍将军进京述职,到了北京后,便向鲍将军告了假,要回趟家。
一路上,马不停蹄直奔姚家井,到了家门口,已是傍晚时分,看见院门虚掩着,便推开走了进去,可是院内一片漆黑,屋内也没见亮光,便喊了两声,也无人应答,便径直推门走了进去,过了一会,等眼睛适应一下,才看见一个人蜷缩着躺在炕上。
走近一看,原来是老娘,便“扑通”一声,跪倒在炕前,边摇晃着娘边哭道“娘,娘……”,此刻,他娘才惊醒过来,坐了起来,用微弱的声音道“你是谁?”“我是瑞儿啊,娘”,说着便用手抚摸着他的头、他的脸、他的肩膀,痛哭了起来,哽咽的道“你真的是瑞儿?”“嗯嗯”,此刻他才意识到什么,说道“娘,你的眼睛”,“哎,别提了”,说着两人就抱头痛哭。
过了一阵,都停下了下来,瑞儿摸索着点着了灯,坐在炕边,他娘才把这些年发生的事,一点点说给他听,知道爹因为自己去世,他直接给自己来了一个嘴巴,当问到招娣时,他娘停顿了,好半天才告诉他实情,倘若她嫁给别人我也忍了,可让她嫁给郑二狗,他如何忍得。
当即,便来到了李家,“砰砰”咂门,李明义出来开门,看是个大小伙子,显然已经认不出了,便问道“你找谁啊?”“李叔,我是瑞儿啊”,李明义心里“咯噔”一下,说着不由分说便把门关上了,心想你早不回来晚不回来,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他只能在外面喊到道“李叔,就让我见招娣最后一面吧,李叔,瑞儿求求你了”。
院子不大,里面听的清清楚楚,招娣听见是瑞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眼前迎亲的人可是马上要来了,她又该如何呢,先前是瑞儿没回来,这会人回来了,她爹娘又怎忍心把女儿嫁给那么个玩意呢,思量再三又架不住女儿哭诉,只能改变主意。
随即,便把瑞儿让进屋里,两人四目相对、久别重逢、柔情蜜意,不是有人在旁,便抱在了一处了,然后母亲交代,让他们去招娣她小姨那躲一阵子,她小姨自从死了丈夫后,便出家当了尼姑了,在几里地外的白云庵。
说罢,收拾行装,带着灵儿三人就出了门,走到胡同口,招娣说咱们不去小姨那了,其余两人疑惑的看着她,她说她最了解母亲,若是别人一逼问,她准说出他们的去向,于是三人便向瑞儿下榻的地方而去。
这边没过多久,王媒婆带着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就来了,前面郑二狗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彩,后面的人抬着各色的礼品,王媒婆前面“咣咣”敲门,李明义两口子开了门,把王媒婆迎了进来,把收的那一百金送还给她,说道“这亲咱们不结了”,王媒婆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心想这哪成啊,到手的五十金,不能就这么没了啊,于是把钱扔给他们,就出了门,在郑二狗面前嘀咕了几句,这二狗能有什么主意,便随王媒婆往回走。
赵潇和二狗他姐姐,正在府里大摆筵席招待宾客呢,下人来报迎亲队伍回来了,两口子高兴地向外迎接,只见王媒婆跑步到近前,就是一番哭诉,细数李家的种种不是,赵潇那个气啊,带着一帮人,乌泱乌泱就直奔李家去要人。
到了李家,里外都搜了个遍,就是不见新娘子,于是就逼问两口子把人交出来,李明义愣是怎么问就是不知道,然后就逼问她娘,拿着刀架在她脖子上,吓的她娘就说“在她,在她舅(古时,姊妹两人中,有一方成为寡妇后,在外人面前就称之为舅)那躲着呢,尼姑庵白云庵”“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在白云庵呢”。
说完,赵潇便带人直奔白云庵,到了门前,便举手砸门,并开口喊道“赶快把人交出来,不然我就不客气了”,此时屋内这位尼姑正和一位和尚睡觉呢,两位心想莫不是那老道知道他们的事了,打上门来了,内心一阵惊慌,随即尼姑穿好衣服用被子把和尚裹了起来,让他站立在门后,自己前去开门。
门一开,一帮人不由分说就挤了进来,内外搜了一圈没见人,正要问这尼姑,只听得门捎碰门的声音,因为那和尚紧张,裹着被子在发抖,碰着门,门带动门捎,打眼一看门下一双脚,便让人扛走放在了马背上,和尚也是太紧张,竟然晕了过去。
到了府内,大家也是高兴,让男的家眷都出去了,只留下女眷在屋内,慢慢的就扒开这被子,众人一看还是双大脚,再扒再看膀大腰圆的,而且还没头发,心说这新娘子还挺特别,原本这和尚是趴着的,众人用力将其翻过,眼前景象众人皆惊,随着一阵惊呼,外面人赶紧涌了进来。
此事一出,那还了得,面子丢大发了,赵潇便命人连夜拿了李家两口子,一通鞭打算是出口气。
而那边,瑞儿带着招娣和灵儿到了下榻的地方,翌日,便随鲍将军进宫面见慈禧太后,老佛爷亲见英姿飒爽的两位功臣,甚是高兴,当下就赐瑞儿三品顶戴,双眼花翎,又是赐宴又是赐金,好不喜欢。
一番招待结束后,回到寓所,便得到消息李叔两口子被拿了,当下便安慰好招娣,带了一队兵丁赶奔赵潇府上,到了赵府,这赵潇仗着礼亲王的势,压根没把这三品大员放在眼里,当然瑞儿也知道礼亲王不好得罪。
便折转身奔礼亲王府,希望王爷能高抬贵手放过李叔两口子,到了王府,王爷甚是客气的接见了他,于是他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王爷那是聪明人,眼下这位可是老佛爷跟前的红人,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便差府上总管随同去要人。
到了赵府,有王爷府的总管发话,赵潇只能放人,便命人去地牢带人,可是到地牢人已经死了,瑞儿气的拔出刀来,不是让人拦着就活剐了赵潇,奈何赵潇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根本没当回事。
随即,这事便传到王爷耳朵里了,气的他马上命人把赵潇绑了过来,赵潇还怏怏不快的说道“王爷,不就是死了两个刁民吗,为何要绑我啊”,王爷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再加来了一脚,道“你个混账东西,你懂个屁,你知道你给我捅了多大篓子吗,要是老佛爷怪罪下来,我也难逃干系”。
果然,翌日,宫里就来人了,“老佛爷有旨,礼亲王即可进宫回话”,礼亲王吓的腿都站不直了,随即便入了宫,隔着珠帘施礼“叩见老佛爷”。“你可知罪?”“奴才愚钝,请老佛爷明示”“你管教的好家奴啊,竟罔送两条人命”“奴才确实不知,如若真有这事,我定不会饶恕”“你也算皇亲,以后办事得细致些”“奴才遵旨”“好了退下吧”。
回府后,王爷才算喘过气来,老佛爷虽然没有言辞训诫,但是字字诛心啊,随即便差人把赵潇绑送至顺天府衙门。
后面,老佛爷亲自为瑞儿和招娣赐婚,婚礼办的异常的热闹,并且还寻访了名医治好了他娘的眼睛,一段佳话自此在北京盛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