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哲思道学•国学•养生
《道德经》杂谈:拥有就是被拥有

《道德经》杂谈:拥有就是被拥有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17:25 被阅读729次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宴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二十六章

小孩子搭积木,基础越结实,积木累得就越高。第五十四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指的就是打基础的功夫,基础越牢,才不拔,不脱,不辍。

重是基础,轻是发展。发展的深度、广度如何,就看基础有多牢。“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似是解释“重为轻根。”辎重是运送粮食兵器的车辆,你胯下哪怕是赤兔马,行走速度还得看辎重跟不跟得上。双方作战,后勤保障是根本,一旦粮食供应不上,失败是必然的。袁绍强于曹操,官渡之战却被曹操所败,因为曹操袭了袁绍的屯粮之所—乌巢,一把火把袁绍的兵粮全烧了,袁绍焉能不败?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出川重峦叠嶂,后勤保障往往供应不上。当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俄罗斯人玩起坚壁清野的游戏,拿破仑大军找不到粮食,没有房子住,时值隆冬大雪,棉衣都供应不上,岂能不败?

“静为躁君”,静是躁动的主宰,躁动应该服从于静。冲动是魔鬼,多少好事毁于冲动。秦赵长平之战,赵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军莫可奈何,后来赵王中了反间计,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赵括到了军营,立刻率领军队出击,结果中了秦军埋伏,毁军杀将,为天下笑。

现在的年轻人修养也很差,常常为了一句话,一个眼神,大打出手,拨刀相向。躁动的毛病不可不防。

“虽有荣观,宴处超然”,似是解释“静为躁君”的。“荣观”,美丽豪华的处所,“超然”,安静清闲之态。能享受宫池亭榭之美,山珍海味之乐,当然是位高权重之人,能有这样的地位,而能泰然处之,不以为累,是见道行。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老子有感于当时的贵族集团,为了私利争斗不已,使自己的生命常处于危险之中,而发出的感叹。

人存在的本质是什么?是功名利禄吗?《庄子·骈拇》云:“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在庄子看来,利、名、家、天下皆不足以身相殉,这样的做法,皆是以物易其性也。但是,“性”是什么?也就是,人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以儒家来看,人存在的本质是德,人能够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此生即不虚渡了。道家言道,道对生命意味着什么呢?道是自然而然,从不对万物发号施令,也就是说,道是让万物自己成为自己。那么,让自己成为自己就是道家认为人存在的本质了。但如果我们继续追问,我是谁?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如何成为自己?

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人类最聪明的大脑都没有搞清楚,所以这个问题还得不停的追问下去。

儒家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是谁?我是父母的儿子,儿子的父母,君之臣,下属之上司,同事之同事……我是活在人群之中的,所以,我在实践人伦关系的准则中实现了我的存在,我是属于社会的,家庭的……但我也是属于我自己的因为只有我内在的自觉才能使我真正的成为社会、家庭中的一分子。

我是谁

道家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会说,会有你吗?天地中的一口气,莫名其妙就成为你的形体,在这个世界呆了几十年,又回到了你来的地方,此时世界没有了你,就像 你从来没有来过一样。然后你问:“我是谁?”你不知道你是谁吗?

道就是一个混混沌沌的概念,你一旦想把它搞清楚,你就永远都搞不清楚,所以,你随缘就化,过好当下就好了。你不问 “我是谁?”也就意味着你知道了你是谁,你知道了但又说不出口,就证明悟道了。

老子的意思是告诫统治者,要重视自己的生命,不要为了名利权位妄动于天下。

但是人一旦有了权力,就蠢蠢欲动。他会觉得他很聪明,很有能力,也很有力量,他可以造福于人民,“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常见的现象,但是他很快发现,怎么他的善心没有人理解,怎么他的努力没人跟从,怎么他的政策没办法落实。他自己也很委屈,我是为大家好,怎么大家不领情?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举则会失去根本,妄动就会失去主宰。根本是什么?无为!老子八十一章苦口婆心的劝诫君侯们,无为则无不为。可是有谁听呢?我掌握了权力不烧三把火,怎么显示我的存在呢?我不搞几条惠民工程怎么对得起顶上的乌纱帽呢?老子说,不要妄动,不要急躁,你一旦有为,就会破坏了民众的有为,君王的本事,应该以无为成就民众的有为。不可越俎代庖,干了老百姓该干的事。

老子重视虚和静,这一章讲到“根本”和“主君”,应指此二者。虚心则无欲,静心则情绪稳定,如此,则不易受外界的迷惑,搞出妄动,急躁不靠谱的事。《庄子·逍遥游》谈到宋荣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到了这个境界,妄动、急躁就不易发生了。

另一个启示,富有天下的人,如果因天下失去自我,反而被天下奴役。西哲有言:“拥有就是被拥有。”如果你拿着一个东西不放,这个东西再宝贵,也会成为你行为的障碍。比如钻石很贵,你手心里天天攥着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是你的手心拥有了宝石,还是宝石占有了你的手心呢?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杂谈:拥有就是被拥有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宴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杂谈“拥有”

    偶遇了一本书,是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宗先生是上上个世纪末生人,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是著名美学家、哲学家...

  • 拥有,被拥有

    人,最善于找借口,然后遇事,推脱。 我也不例外。从疫情开始被禁足,基本上没有出去走路锻炼过。 我...

  • 笔记 20170706

    “拥有就是被拥有” To possess is to be possessed

  • 拥有反而被拥有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天气的原因,这几天的网络信号非常不好,一张图片半天打不开,本来准备躲在家把之前的课程补完,...

  • 拥有等于被拥有

    首先,是从抽象层面的理解。 拥有等于被拥有,就是你在获得的同时,也在承担着;你在享有的同时,也在付出着;你在喜悦的...

  • 拥有与被拥有

    当你拥有一样事物的同时,也被那件事物拥有。 我说的是被拥有是说你有潜在被控制与拥有的危险,而你自己以为拥有它们。

  • “拥有”等于“被拥有”

    最惊悚的隐喻故事: “一个老鼠跳到米缸里边去偷米吃, 吃了米之后跳出来,然后去玩耍。 然后再跳进去,饱了之后再跳出...

  • 拥有等于被拥有

    朋友,你想想这句话,好像所有的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得到一些东西,就会失去一些东西等等,很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呢...

  • 拥有和被拥有

    原创分享第986天 周五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些人的世界很狭窄,有些人的世界很开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杂谈:拥有就是被拥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te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