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 Poetica 诗论

作者: 写译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7:20 被阅读45次

By Archibald Macleish

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

图片来源:百度

A poem should be palpable and mute

As a globed fruit,

Dumb

As old medallions to the thumb,

Silent as the sleeve-worn stone

Of casement ledges where the moss has grown—

A poem should be wordless

As the flight of birds.

一首诗 当如浑圆之果

 显而不彰

如拇指抚过旧日勋章

寂然无声响

如窗台那曾被衣袖磨光的台石上的青苔

悄然生长——

诗当如飞鸟

 默然凌霄房

A poem should be motionless in time

As the moon climbs,

Leaving, as the moon releases

Twig by twig the night-entangled trees,

Leaving, as the moon behind the winter leaves,

Memory by memory the mind—

A poem should be motionless in time

As the moon climbs.

一首诗 当如冉冉升空的月儿

在时间长河里静默无喧哗

它润心无声,如同月华

悄促夜树 嫩枝次第发

它隽永留香,如同春月

 在脑中留下印记 丝丝缕缕难忘

诗 当如冉冉升空的月儿

 在时间长河里静默无喧哗

A poem should be equal to:

Not true.

For all the history of grief

An empty doorway and a maple leaf.

For love

The leaning grasses and two lights above the sea—

A poem should not mean

But be.

诗当用比兴

 而不质直敷陈

表现伤感的经历

 可写枫叶和空空的门厅

表现爱情

 可写相互依偎的小草 或者 海上的两盏灯

诗应当不言

自明

图片来源:百度

译者说:

早段时间在群里看到有几位老师贴出了这首诗的译文,觉得这首诗有点难度,有些嚼头,便来了兴致。于是向其中一位老师讨要了原文过来,自己慢慢地琢磨。

得空,便把这首诗的译文形成过程来说一下。

论起做翻译,理解是第一步。所以,要做到翻译不走样,正确的读解是第一要着。

本诗的总旨有三点:

1.     诗当静默以示人——这体现在第一节当中。你看,mute、dumb、silent、wordless,所有这些词,莫不是在说“静”。静默以示人,说的是诗作应达到的品质要求。

    笔者在翻译本节时,侧重于“静默”所类比的事物——globed fruit、thumb、moss、birds,所以译文的句法就有了改变。比如 the sleeve-worn stone ofcasement ledges where the moss has grown这里,把moss(青苔)当作了喻体。

2.     诗当有所效用,如此方可永流传——这体现在第二节当中。第二节是说的诗作的意义。

     Leave本意是“留下(……)”。但到底是留下什么呢?

    前一个leaving,当靠近the moon releases twig by twig the night-entangled trees来解读。月华可以滋养夜幕笼罩下的树悄发嫩枝,正如同春雨可以润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一般,它们都是润物细无声。诗的作用也当如月华、春雨一般,给人以力量、以启迪,润心无声——这样又回到了“motionless(静)”的主题;而后一个,则当贴近the moon behind the winter leaves memory by memory the mind来理解。春月(冬天后的月就是春天的月)在脑中留下一点一点的记忆。诗的作用也当如此,在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隽永留香——静默(又一次呼应“motionless静”),却永恒。

    这个motionless有点类似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觉,一首好诗,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会有人传播,从而得以流传永远。

3.     诗应该多用喻,而避免平直的描写——第三节谈的是诗作的写作手法。

    equal to和true这一对词,让我想起了清代沈德潜的诗论,他主张诗歌应比兴互陈,反对质直敷陈。所以在形成译文的时候,就借用了“比兴”和“质直敷陈”这两个说法。

    For相当于举例,然后接连举了两个例子——history of grief(伤感的经历,注意:此处history不是“历史”!)和love(爱情)。

    这一节还有一对词——mean和be也需要去细细地体会。mean是指不明说;be的意思是,诗作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须到位,让读者能明白。因此用了“不言自明”这个成语。

每每读诗译诗,总能找到中外文人情思、灵感的通点,也是一大乐趣!真可谓“读诗译诗,不亦乐乎?”!

相关文章

  • Ars Poetica 诗论

    By Archibald Macleish 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 A poem should be palpabl...

  • 外文诗歌类型007:诗之诗

    Ars Poetica英文:art of poetry中文:诗歌艺术 Ars Poetica是一种诗歌类型,是解释...

  • Ars Poetica

    Ars Poetica by Archibald MacLeish A poem should be palpab...

  • 诗艺

    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 (Ars Poetica) 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

  • Arts Poetica

    结合课堂上老师的讲解,细细品味麦克利什的Arts Poetica,翻译出自己体味的译本。 麦克利什的Arts ...

  • 诗论/诗论/

    《诗远文学》期刊/精品刊摘→ 诗论 文/诗远 笔写我诗心 诗心笔外吟。 九霄见高远 五岳显雄浑。

  • [诗]Arts Poetica

    Arts Poetica 都市词典里我看到unto这个词,对等的,恰恰要摆脱当代汉语去唱古代的湖广调、玉人歌,才会...

  • 2019-06-08

    2019-06-08 Day 58 America is deploying a new economic ars...

  • 诗论

    徐徐风雅行 苦苦楚辞吟 古文不解意 乐府总关情 胡歌燕舞临 唐诗宋词经 元曲识人和 戏剧通幽径

  • 诗论

    骚坛代代有才英,万变不离归性灵。 境界一开名句出,诗中本色自流馨。 2002.7(64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rs Poetica 诗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rx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