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手札@产品今日看点
170次Uber打车体验后的一个功能建议

170次Uber打车体验后的一个功能建议

作者: 醉过 | 来源:发表于2015-10-09 23:31 被阅读410次

写在最前面,如果只是想看功能建议就拉倒最底端,但你会错过从始到末的一个用户心理还原

作为较早一批体验使用uber的一只互联网产品汪用户,从14年11月开始接触到现在,共计完成打车体验近170次,按照10个月计算平均每月打车17次,每月从平均消费最高的800元到现如今的每月平均消费不到100元,整个过程就像是一条抛物线,在短暂持续性增长到达刺激性的顶峰后开始持续下滑

4月行程单 行程单总揽

从工作日每天上下班两次,客单均价22元,在无任何可报销情况下持续坚持了近5个月,这期间到底是何种理由在做支撑,又是何种理由在5个月之后使之骤然下降,这样的结果是理性消费的回归吗?

3月到5月是使用频次最高的3个月份,如果最开始使用uber的理由是好奇+便宜,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是一种习惯+被绑架了。

习惯是被uber的各种变着法的补贴优惠活动和长期的固有出行方式养成的,这让我像到一个段子,说一个长期生活在雾霾里的人突然来到一个空气指数好到爆表的地方反而呼吸不过来,最后演变到需要用汽车尾气来帮助才能正常呼吸。

被绑架是大街小巷口口相传Uber长Uber短,从五六十岁的老大爷,到身价上千万的CXO,在一段时间里是生怕自己被打上[不知道]的标签的,而工作在互联网这个风暴中心的就操了狗的邪风更盛,当时一个部门同事5个同事,除却一个有车的同事和另外一个对生活碎碎念的同事外,三人每天的上下班交通工具都是Uber,甚至还一度发生过因为接单的车辆低端而取消重新打车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故事不泛在生活中广为流传,而又好巧不巧的还反向间接的助长了邪风更盛,最后再对人们朗朗上口的互联网泡沫也只能呵呵一笑了。

6月份,因为个人工作变动后直线距离俱增,各类补贴减少,接单司机的质量下降,重点是可以地铁直达,就放弃了选择Uber上下班。但日常的其他出行仍然还是选择Uber。

这个期间因为各个打车软件的蜂拥而入,还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分别下载主流的几个打车软件进行相同出行计划的对比,价格层面出租车/顺风车/快车占据优势,与Uber要便宜到10元以内的费用,而专车层面除却补贴的计算费用Uber仍然占据优势,当时的场景是我选择了一辆快车,然而在经过快车司机耽误近20分钟仍然找不到我所在位置后,毅然决然的删除了手机里的各类打车软件只保留了Uber。

仔细分析当时支撑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其实就一条:在支出费用相差不超出心里预期太大和节省这笔支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能给予我多大帮助的情况下,我更愿支付这笔费用享受当下更好的服务体验

如果说使用频次的下降是客观原因导致,那么主观的品牌忠诚度下降是在8月,Uber打车软件相比大部分其他打车软件会有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预计到达时间,而就因为这个功能我第一次主动的选择其他的及时出行方式,而再次之后也多次因为同样的原因放弃已经预约到的Uber车辆而选择其他及时出行方式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时间是早上9点左右,出行计划时从家到公司,天气是小雨,当我撑着伞在马路边等候已经预约到的Uber车辆三分钟左右,我看着从身边一辆又一辆的出租车空车穿过,再过了第三辆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拦车走了,这个时候我uber的界面提示司机预计到达的时间只剩5分钟

第一次取消记录 9月取消记录

如果大家细心会注意到,uber的订单取消操作界面是两种,一种是在预约中的取消,需要长按屏幕底部的一个x,持续大概10秒左右可以取消预约;另一种是司机在过来的路上,取消操作在预约司机头像的右下方,长条方框形,点击后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确认取消/放弃。

如果,如果当时那个长条方框形的取消操作是预约中的取消x,如果在我紧盯屏幕等候司机接驾的过程中能与我有互动,再如果确认取消的提示是女神的委屈语音提示“真的需要放弃吗”,结果是否能逆转?

一个关于产品再最后一刻如果挽留用户,降低流失率的思考!

相关文章

  • 170次Uber打车体验后的一个功能建议

    写在最前面,如果只是想看功能建议就拉倒最底端,但你会错过从始到末的一个用户心理还原 作为较早一批体验使用uber的...

  • 关于日本差旅

    - 打车比较贵,机场基本不用排队,建议打Uber,车型比较高端 - 打车一般能刷Visa和Master,建议带一些...

  • 我也来谈谈uber体验

    初识uber 我可能算是对于打车软件后知后觉类型的人吧。因为之前用快的、滴滴之类的软件并没有收获很好的体验,所以对...

  • 2019寒假美西之旅(9)-Los Angles, 环球影城

    十点开门,本打算走过去,但是问了前台及开餐厅的俄罗斯小伙,都建议我们用uber打车上山到环球影城。打车5.90$,...

  • Uber,一段近距离的陌生人社交

    第一次体验Uber是在2014年的6月,当时很多城市里滴滴与快的打车已经推广得热火朝天,Uber却还只有上海才有。...

  • 记一次深夜打车

    这是我使用Uber软件以来最好的一次打车体验。 我说的都是真话,我用了Uber快2年了,这真的是我最好的一次乘车体...

  • UberDemo项目总结

    Uber打车app项目的功能模块主要有一下几点Demo: 1 首页启动播放AV效果2 注册流程2.1 选取国家,回...

  • UBER叫车很方便

    打车软件UBER,大家知道的吧?据说此系统即名叫UBER德国人发明,迅速蔓延至许多国家付诸实用。 UBER在波士顿...

  • 不要为1%产品功能,牺牲了99%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核心不是一堆产品功能,而是产品本身,事实上,功能只是产品里很小的一部分。Uber的核心用户体验是无论何时...

  • Uber评分如何让我重新做人

    这是我第N次使用打车软件,叫车,电话,上车,下车。 这是我第4次使用一个名叫Uber的打车软件,叫车。电话,上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0次Uber打车体验后的一个功能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bn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