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何以不笨?

作者: 汪波_偶遇科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01:32 被阅读903次

最近读书,看到几个“笨人笨事”,就凑一堆,一起写下来吧。

其一:陈西米回忆丈夫史铁生的书《让“死”活下去》,她曾嘲笑丈夫看书慢,而且经常做无用功,例如,陈西米好几次看到史铁生在前一页书边上写下的话,正好是作者下一页写出来的,她不明白史铁生为什么不稍微往下看,因为结论就在下面,只需瞄一眼,多么轻松,干吗自己停下来想,多么浪费时间、事倍功半!

其二:奥野宣之写了一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他极力鼓吹用笔头抄写的方式来做笔记,而强烈不建议用手机拍照的方式做笔记。在这信息发达的年代,这笨办法是不是很另类?抱残守缺、食古不化?

其三:陈之藩先生的散文集《剑河倒影》中有一篇文章 “实用呢还是好奇呢?”,说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仅仅因为好奇,他就放弃自己现成的化学研究不做,以半生时间跑遍了中国,又淹在剑桥的书海里,仅仅是为了考证“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原因。这种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的研究,何其笨也!


听完这些笨事之后,所幸,我读到了这几本书后面的部分:

其一:陈希米说:史铁生的《答自己问》中说他为什么写作,就是为了不自杀。因为史铁生真的自杀过,真的因为写作而活下来,史铁生的结论和加缪一模一样----那时候他还没有读到加缪呢。陈希米接着说:“你就是因为这样想啊想,使劲地想,才把好多问题真正想透了,真的是融会贯通,像你这样的傻人总是用傻劲。” “你那么费力地自己思考而不看结论 -----其实那恰恰是事半功倍,那些由亲历悟出的,那些经历了苦苦的思索悟出的,融在血液里,不光更丰富有力,而且还会生长,成为经久的营养。你知道这才是傻子最聪明的地方,傻子就是这样超过聪明人的。” 陈希米不愧是史铁生最好的知音。

其二:我也曾以高科技的方式做笔记,但发现一段时间以后,照片仍旧完好地保存在手机里,而不是我的大脑里。这时奥野宣之在书中的中话才显示出其力量:“在手机里保存的书的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内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 如果用手写的方式记笔记,“某段文章... 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的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自己试了几次,果然不一样。

其三:陈之藩问道:“中国古代那么多发明,为什么却没有导出像欧洲近几百年的科学发展?” 李约瑟画龙点晴的结论是:中国科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实用”。而欧洲近五百年的科学发展主要是为了“好奇”。作者掩卷凝思了半天说:“在中国目前还找不出这样一个“笨”人来。也就是说,在这种笨人不能产生之前,我们所谓的科学,还是抄袭的、短见的、实用的,也就是说,真正的科学是不会产生的。” 读到这里,我也不禁掩卷凝思。

“傻子”是怎么超过聪明人、得出和加缪一样的结论的?原始的纸笔是怎么超越高科技拍照的?好奇的笨人又是怎么创造出科学的?

我不清楚其中的原委,只能猜一下。以下纯属个人猜测:

也许这和大脑的进化过程有关?爱德华·威尔逊在《知识大融通》中说,人类大脑是四亿年试错的结果,它的主要目的是求得当下的生存,而不是自我认识。只有那些深刻影响自身生存、并且在周围环境中反复出现的东西才能在进化中保留下来,例如对毒蛇颤抖式的恐惧,经过几百万年还在树上和草原上的祖先一代代的演练,已经深深刻入我们的感知系统。如果不是我们的祖先亲身经历、如果不是他们苦苦思索毒蛇与死亡的关系,恐怕蛇也无法进入那么多的神话、图腾和梦境之中。

如果我们对待知识也能像面对一条草丛中的蛇那样,去感觉它的嘶嘶声、去亲历蛇口脱险,惊魂之余去好奇蛇与生死的关系,我们也许会懂得更深刻、记忆得更持久?

无论怎么解释,笨人之所以不笨,大巧若拙而已。

相关文章

  • 笨人何以不笨?

    最近读书,看到几个“笨人笨事”,就凑一堆,一起写下来吧。 其一:陈西米回忆丈夫史铁生的书《让“死”活下去》,她曾嘲...

  • 笨人不笨,财神爱好人

    小包子日更-07天 晚上,胡哥打开了一个很老旧的电视剧《财神传奇》。 看完了其中一个故事:王七卖包子 笨人王七和聪...

  • 通常领导欣赏什么样的员工?

    孔子说:“我曾整天同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像个笨人。后来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对知识理解透彻、发挥自如,他可不笨...

  • 一个总是思考未遂的笨人

    一个笨人正在自我检讨,幸好你不笨,是吧。 不聪明的人有千百万,而我就是其中一份子。祖国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我正在不拖...

  • 什么是小聪明和大智慧呢

    世上笨人只有一种 而聪明人有两种 一种聪明人是小聪明 小聪明人只能证明不笨 其实并不真聪明 而是一种假聪明 爱耍小...

  • v不笨不笨就是计算机

  • 2018-12-02 曾国藩之自我管理

    古往今来,最佩服的伟人是曾国藩。无他,就是觉得自己和曾一样属于笨人,笨人学习笨人的办法。笨人有笨人的成功之道,曾的...

  • 不笨

    迷茫、困惑的时候常常对自己说: 不笨,你真的不笨。 不笨。我这个标准好像有点低,说“不笨”,但是你在实际工作中会发...

  • 不笨

    你捉弄我的笨 突然兴起而又不负责任 像止步于额间的吻 我没办法逼着你承认 只一声不吭 能不能关掉灯 尽你所能狠狠地...

  • 鲁老师-笨人法事

    #笨人法事# 人口红利? 人才红利? #笨人法事# 势,必。 势如,破竹。 势,不可挡。 #笨人法事# 势在,必行...

网友评论

  • 7014be03d55b:整不懂
  • 2955ef2c9492:大佬该我们膜拜
  • 2955ef2c9492:就静静的看着
  • 2955ef2c9492:很强势
  • 张雅美:楼上是小姐姐吗
  • 酸朗姆:刚上大学那会,自负的不得了,现在回头看,浪费了那么多知识,今后定要虚心若愚!
  • 三叶秋:在手机里保存的书的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内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对这句话非常有感触,恰如封存在展示柜里的东西永远也不是自己的。
    汪波_偶遇科学:@三叶秋 嗯,手机是我们的义肢,无论如何都不如自己的手自然。
  • 盛世古今:引人深思,大智者若愚,亲身体验过的,感受才会深刻,动脑思索过,才会化为自己成果。
    盛世古今:@盛古有理有理,有些好的文章,足够影响人的一生
    汪波_偶遇科学:@盛古 嗯,思考是和作者无声的互动
  • 梅拾璎:不得不说,我看书时也是很笨很笨的。有的特别好的书,不仅是笨着看,简直就是舍不得短时间内看完。看快了,跟暴殄天物似的。:smile:
    汪波_偶遇科学:@梅拾璎 哈,我看过爱默生那篇《自助》,很喜欢,因为这买了一本他的书,可惜还没读完。
    梅拾璎:我也有一本余光中的,多写的是游记,与众不同。
    汪老师,我近来看《爱默生哲思录》,真感觉篇篇真诚睿智之语,类似培根散文,又比他有气势,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发源。
    汪波_偶遇科学:@梅拾璎 梅老师爱书惜书,同感同感!之前买了本余光中的散文,舍不得看完:sweat:
  • 简之宁:非常赞同!正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汪波_偶遇科学:@简之宁 是这个意思:smile:
  • 雪花如糖:汪老师的这篇文很能引发人的思考,我也说一些自己的一点浅见:
    1、根据约瑟夫的观点,科学研究的真正动机源于好奇,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那些看似"无用"的研究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基于"实用"的研究只能产生技术
    2、科学研究最好的方法是"亲历",亲自到现场感知、思考与实践,而不是坐在书斋里引用二手的资料
    以上所说的不管是研究的动机还是方法,在普通人看来,都是笨人笨办法,但实际上是最本真的动机和最好的方法~
    汪波_偶遇科学:@雪花如糖 :+1::+1:

本文标题:笨人何以不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nj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