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今人与范浚古人之别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3-08-11 04:41 被阅读0次

    兰溪诗人北溟:我们每天都讲“修行”。修什么?行什么?修就是转变观念、转变心态、转变自心,转向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这就是修。行就是实践,就是去做,当然也包括了不去做。即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这就是行。行,还是来自于心。所以,修行也叫修心。

    绿意(简友桃子摄)

    宋理学家范浚在《杂兴四首 其三》中说:饥人嗜败肉,渴者甘腐浆。一为饥渴害,食饮俱失常。/ 况兹方寸间,邪欲纷难量。微哉此心害,祸甚饥渴伤。

    “微哉此心害,祸甚饥渴伤。” 范浚别无长物,却有一颗微弱的修行心。他一生修道,却常常饥寒交迫,他有一颗明道之心,知道人世间生活的不易,会因饥寒、饥渴,纷扰了人修道的行程。

    古人曾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意思是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也就是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人心惟危中的“心”说的是人之心,大家没有异议;道心惟微,有人把这其中的“心”说是修道之心,也有人说还是人心,争论不休。在我看来,这心还是人心,但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层次,危是倾倒,不平衡,也就是危险,不安全;但“微”很难觉察很难把控,一不小心,就会往邪道上去走。言“微”,就是说修道不容易,修道这一关都过不了,人与天、地合一,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范浚有没有做到,暂且不说,但他的确领悟了。反映在他的《心箴》上。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渺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 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

    心耳!盖心为一身之主,吾心克正,则百体四肢,莫不听其使令,若心有一毫不正,则被声色所移,物欲所攻,便动与理反,岂不于人道违哉。(未完待续)

    陈水河整理于2019年3月7日早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行:今人与范浚古人之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n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