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章拆解(1)

作者: 曲奇小溪 | 来源:发表于2021-05-24 19:32 被阅读0次

《送别袁隆平: 穿15元的衬衫,喂饱8亿中国人,他说我只有两个梦想》拆解:

文章开头的照片:

选了一张袁平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他在水稻田中手拿秧苗,注目凝视。

从这张照片的背景可以看出他所研究的方向,是水稻。在阳光强烈的照耀下,他认真地在田中查看秧苗的样子,表现出他对于工作的认真和专注。

照片的左上角上写出了文章标题所提到的他的两个梦想。

首文的照片新浪@央视新闻的照片,再次确认袁隆平去世的消息。

选题

1、本文的选题为当天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因而为热点中的热点。

2、袁隆平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科研项目,多年媒体一直持续报道,广为人知。

3、袁隆平所关注目标,事关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所以,关注他的人也较多。

因此,这篇文章在他去世消息传遍整个网络后,马上发出,及时地抓住了人们对于袁隆平的崇敬之情,并由此想了解他非凡的一生,以及他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心理,所以会赢得很高的阅读量。

标题:

1、标题共30个字,既符合媒体对标题最多字数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本文所涵盖的内容和信息量。

2、标题中的“袁隆平”这个名字,就在读者搜索有关袁隆平的消息时,最大限度地从众多文章与这个热点新闻相联系,被机器识别并发给相关读者。

3、标题中:15元衬衫和8亿中国人形成强烈对比,引发好奇心。一个要喂饱8亿人的科学家,却穿着15元的衬衫,在当今这个物质非常充裕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反差,吸引读者想打开文章找到答案。

4、标题中的“送别”,暗含着袁隆平已经去世的消息,给那些没有看新闻的人释放新闻即视感,从新闻消息的层面吸引读者打开文章去确认这个消息。

5、标题的前半部分含了非常多的信息量,却在后面说“他说我有两个梦想”,让读者非常想知道,他研究了一辈子水稻,还有哪两个梦想,进而去文章中探寻。

文章结构:

文章开头,开宗明义地把这个消息曝出来,并确定了本文的主题:他是国士,国家的脊梁,确定了他对国家的贡献。

第一部分

讲述他的重要研究成果,用这个课题的难度,来表达他对国家的重大贡献。

从海水养殖到沙漠养殖,他不仅让中国的水稻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而且,还使世界粮食危机问题得到了缓解。

第二部分

讲述了母亲独特的教育方法对袁隆平的影响,形成了他“至诚至性”的性格,有了“万物有灵,尊敬生命”。接着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他艰难的研究经历及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

在中国,袁隆平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人物,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讲述了袁隆平对世界农业的贡献,及自己生活简朴的强烈对比,反映出他做人境界之高,人格之伟大。

用袁隆平简朴的生活作风,和他对世界所做出的成就来讲述他的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

结尾,用他的精神永存,从思想表达了袁隆平的境界之高。

这篇文章有个突出的特点,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是这段的一个小的论点,统领着这段文章的内容。

金句:

1、万物有灵,尊敬生命

2、袁隆平说:“人活一世,有许多东西得去坚守。如果一旦浮躁,很容易迷失自我,看不清事物本来的面目。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勇敢地放弃,必要的舍得,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

对照老师的拆解,复盘我的拆解优缺点:

优点:从选题和标题方面基本过关。

缺点:

既没有拆解出文章的结构类型,更没有天天老师那样细致的分析,文章的细致承接、递进、转折,与读者的感情关联之处,素材的使用是否得当,文章结尾如何处理等。

对照一下,差距还是挺大的,问题一大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这个短板修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文章拆解(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yz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