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人物想法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 呼噜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23:57 被阅读17次

    国共第一次合作由孙中山亲自主导,起于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与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在此期间,国民党内部始终存在反共势力。首先是以张继、谢持、冯自由、邓泽如等国民党元老为首的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进一步发展为“西山会议派”,国民党宣告分裂。而后“戴季陶主义”发端,以蒋介石、戴季陶为代表的新右派浮出水面,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的分裂,同时也加剧了国共合作的危机。随着北伐的顺利推进,尽管北洋军阀的统治被基本推翻,但蒋介石借机不断扩张膨胀,以其为首的新军阀势力诞生,反革命政变事件接连不断,最终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国共合作早期,不仅是左派首领廖仲恺始终坚定推行“联共”政策,包括蒋介石、胡汉民等在内的“少壮派”,皆充当了推手的角色,成为孙中山落实国共合作的左膀右臂。根据老蒋后来的转变与所作所为,不少人质疑老蒋自始至终都是在演戏,目的只是为了讨好孙中山,并借助其力量得以上位,这未免失于偏颇。蒋介石不是预言家,他也无法准确判断两党未来的发展情况以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出路,就当时而言,国民党自身的发展壮大才是孙中山、蒋介石等人最关心的问题。国共两党的性质自然差别很大,但在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这一目标上,利益是一致的。蒋介石不会看不清这一点。

    事实上,早在1920年,蒋介石就曾上书孙中山,提出“以苏俄为师”的思路,并规劝孙中山放弃对美、日外交支持的期待,转而考察苏俄。他在书信中写道,“本党惟有团结内部,放弃外交,以苏俄自强自立为师法,则内部巩固,实力充足,自有发展之余地也。”这应该是早期蒋介石的肺腑之言。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1923年8月,蒋介石受孙中山派遣,担任国民党代表团团长,率队赴苏俄考察并接洽援助事宜。蒋介石对此欣然接受,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行程,最后却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乘兴而往,败兴而归”。

    老蒋此番苏俄之行,主要目的有两个:1、争取得到苏俄关于国民党提出的“西北计划”(即在西北建立军事训练基地的实质性支持;2、考察总结苏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模式与发展现状,以供国民党参考。

    应该说,苏俄在礼节方面没有亏待国民党代表团,苏联外长契切林、俄共中央书记鲁祖塔克、苏联军委副主席斯克良斯基、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等苏俄高层领导先后热情接见了蒋介石,老蒋也得以近距离考察苏俄军队建制、装备、战力等情况,同时也借机拜读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据其日记所言,“颇觉有趣,倦不掩卷”。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在实质性的问题上,苏俄的态度却令蒋介石非常失望。由于此时苏俄正积极策划外蒙古独立事宜,对于国民党“西北计划”,他们先是不置可否、一拖再拖,而后则明确告知,国民党应集中精力做好政治工作,在现有条件下,一切军事行动都注定要失败。这等于完全拒绝了“西北计划”。

    同时,在对列宁格勒等城市的考察中,蒋介石发现苏俄的发展现状也不能令其满意,与想象中的情形落差较大。

    满心希望落空,老蒋心情极端愤懑,回国后,他对此次苏俄之行做出总结,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思:

    1、怀疑今后能否借助苏俄的力量取得革命成功,在他看来,苏俄已经不值得信任;

    2、怀疑苏俄自身的前途命运,他提出苏俄中级人才太少,政府往往被下级所蒙蔽,轻信、迟缓、自满,排除异己。此时,苏俄内部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斗争非常激烈,蒋介石看在眼里非常不满;

    3、蒋介石认为,“俄党对中国唯一方针,乃是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合作始终”、“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别”、“所谓俄与英、法、美、日者,其利于本国而损害他国之心,乃五十步与百步之分耳”。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三点,是最要害的一点。可以说,此次苏俄考察,对蒋介石的观念想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埋下了一颗“排共”、“反共”的种子。此前,蒋介石对于效仿苏俄革命有所期待,但在此之后,则逐渐转变为顺应、利用的心理。国共合作早期,蒋介石尚能隐忍,服从孙中山提出的大局,而后随着自身地位、权柄、势力的不断扩张,不信任的种子已然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蒋介石露出獠牙,向革命与共产党举起了屠刀。

    如果说赴苏俄考察,给蒋介石带来的是失望的话,那么对于另一位国民党实力派人物胡汉民来说,他在1925年9月的那场苏俄之行,留下的却是绝望。

    孙中山逝世,廖仲恺被杀,国民党三大继承人选之中,其实胡汉民比汪精卫、蒋介石更有资格上位。胡汉民是追孙中山最久的人,长期担任孙中山的秘书长,也曾出任代理大元帅、广东省都督等职务,在国民党内资历深厚,绝非汪精卫、蒋介石等后起之秀可比。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文人出身的胡汉民,属于“一根筋”的性格,耿介、清高、变通不足,又看不起粗鄙的地方军人,受到了军方大佬许崇智等人的抵制,故而在党内威望虽高,却难以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相比之下,长袖善舞的汪精卫更受欢迎,这也是孙中山逝世后,一开始主持全党工作、大权在握的胡汉民,反而会在国民政府主席选举中完败给汪精卫的根本原因。

    1925年,正值蒋介石与汪精卫争权夺利最紧张的时刻,因受廖仲恺被刺风波影响的胡汉民,已被排挤出领导核心,名义上受命赴苏俄考察,实则乃是变相的放逐。可谁也没想到,这一次旅行的结果,却是促使胡汉民由“联共”彻底走向了“反共”。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上一回老蒋相同,胡汉民前往苏俄也是带着任务去的,国民党希望加入第三国际,从而甩开共产党,直接与苏俄进行合作。甫到莫斯科,胡汉民就受到了元首般的接待,接下来苏俄领导人斯大林、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也先后予以接见,从规格上讲,要比老蒋那次更高。

    然而,对于加入第三国际的请求,斯大林强势予以了反对。最终第三国际特殊接纳国民党为“同情党”。这一带有侮辱意味的结果,令胡汉民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之情。

    如果说,蒋介石因为性格过于敏感,导致上一次对苏俄疑心极重,那么这一回,耿介的胡汉民受到的刺激更大,他坚持己见时连孙中山的账都不买,却要臣服于斯大林等人的“淫威”之下,心情之糟糕可想而知。从他事后的总结来看,他认为斯大林、托洛茨基等人都把中国革命问题当成他们自己的功绩,并且将权力之争带入其中,根本上也是将中国视作苏俄的附庸品。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加上后来“中山舰事件”爆发,苏俄与国民党关系趋于紧张,而国民党蒋汪之争,实际上波及了远在苏俄的胡汉民,导致其滞留苏俄长达数月而无法顺利回国,相当于变相的软禁。胡汉民没有看到事情背后的本质,反而认为是苏俄刻意刁难,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回国后的胡汉民,对苏俄彻底绝望,并迅速转向“反苏、反共”。同样是赴苏俄考察,作为政客的蒋介石采取了暂时的隐忍,而文人本色的胡汉民则破罐破摔,表面上看,二者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乃是殊途同归。

    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苏俄革命成功后,很多人就想当然认为苏俄是好的,与欧美日不同,绝对会成为中国的助力。事实上,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苏俄从来都不是中国革命的救世主,他们所做的一切,也是基于利益而出发。从这个层面上讲,苏俄的存在与做法反而加剧了国共两党的矛盾与分裂,国民党以为苏俄意图扶持共产党,然而,当反革命政变高潮之时,共产党并未得到苏俄的帮助,而在日后的长期对立中,苏俄从来都没有充当过中共的保护神。

    后来的历史进程向我们表明一个事实,只有中国才能拯救自己,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革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赴苏俄考察,蒋介石失望,胡汉民绝望,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nm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