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步步地学着自律成长励志散文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学会这些,打造个人知识力!工作效率蹭蹭蹭翻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学会这些,打造个人知识力!工作效率蹭蹭蹭翻

作者: Moon_star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12:34 被阅读3次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学会这些,打造个人知识力!工作效率蹭蹭蹭翻倍涨!

    文/ 明月

    最近看了《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为什么看这本书呢?

    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和终身学习者,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泛滥,首先必须学会的就是对知识的分辨和选择,我们要学些什么?其实关于这一点,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都很有必要弄清楚自己的学习定位。

    这样的话,管理知识就成了每个人的核心要素。鱼的记忆力只有7天,同样,人的记忆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只顾一味埋头勤奋努力,忽略了对学习的总结和资料的管理,那么在复习和运用知识的时候,就很容易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

    所以,请问一问自己:

    “我需要学习些什么呢?”

    “哪些知识是我需要保存的呢?”

    “我该怎样保存知识,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需要的素材呢?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自豪地说:“我的硬盘上有30G全球最知名咨询公司的资料。”“我买了三个外挂的硬盘,每个120G,全是我收集的知识。知识在手咱还怕什么,知识就是力量”。

    关于这点,作者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并且给出了相当有理的观点:

    “家藏万卷书”,这是古人形容“有文化”的说法,现在已经改成“家有万G书”。“家有万G书”可比万卷多很多,甚至超过不少图书馆的书籍总量。
    人们批评说那些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人是“两脚书橱”,但这些“书橱”起码将书读到了脑袋里,而你把知识存在自己的硬盘上却跟脑袋离得很远。如果一个人保存的知识超过一个限度,那么这些资料基本上将跟他无关,因为无法发挥出任何价值。

    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尤其是在社区和论坛中,无论一个东西对自己有没有用,是精华还是糟粕,只要是可以下载的都很火,免费送的东西总有人要。只要有机会,绝大多数人都会习惯继续下载,继续往家里搬。

    而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下载的资料,有多少是下载后一次也没看过的?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下载过什么?又有多少资料甚至没有打开过,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是什么?

    我到现在都记得,有天半夜醒来,下载了好几本雅思的单词资料,后来竟然一次也没有去看过!

    还有百度网盘里的好几本画画的书,都忘了是在哪里得到的免费资源,也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

    如果只是保存到自己的仓库里而不去整理加工和学习应用,那跟它在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其实我们下载的知识是显性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这部分知识,即使下载保存得再多,如果没有被自己处理过,比如阅读,知道是什么;思考,知道对自己有什么用,根本不可能成为“你的知识”,根本不会对我们产生一点点作用,只会让人“淹没在知识中”而无法自拔。

    知识不在别处,知识在流动和分享中,在实践和运用中。

    01| 哪些知识可以下载?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

    “你的知识”是你脑袋里的知识或者是你知道知识在哪里、是什么知识,这些知识要能为你所用,所以单纯的下载、保存知识并没有用,相反,我们称这种行为是一个信息时代的恶习!

    所以,下载或者保存知识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它是属于哪个方面的。比如是英语资料?还是绘画技法?还是管理学?理财知识?这个很容易,只要阅读过就会知道。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知道这些下载或者保存的知识到底用不用得上?用得上的话,又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怎么用?

    比如我要运营公众号,于是读了一篇运用公众号的干货,阅读完之后,知道了是关于字体排版的,也知道对我有用,下次在编辑文章的时候就可以照着做。于是就可以保存起来,做好标签,方便用时查找。

    也就是说,要对我们有用的资料才下载保存,一些没有用的,甚至看都不要去看。所以也要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去学习,去读书,同时要学会分辨知识,下载资料之前一定要反复思考,自己到底用不用的上!

    02|哪些知识需要保存?

    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如果过于重视知识的保存,就会忽略知识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共享和传递、忽略知识的利用和创新,这样的知识其实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没有价值的。

    其实并非所有的信息和知识都需要我们完全掌握,对一部分知识来说,需要的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知道谁知道、知道在哪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做保存知识的工作了。

    那么,我们又该保存哪些知识呢?

    首先,一个原则,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制定要保存知识的类型和规则:只有符合目前和将来发展方向的才去保存。

    如果对自己没有价值,那再好的知识也不要;我们保存的知识都要经过自己处理,为这些知识建立索引才能保证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

    这个建立索引的过程大部分是通过大脑、通过关键词、通过保存知识的名称来确定,我们要阅读、思考,起码知道自己要保存的内容是什么(在讲什么、说什么)、知道哪里可能用到(可以做什么用、什么时候用)。

    而保存经过自己处理的知识,建立索引、标签、关键词、名称,正是我们思考和整理知识的过程。也只有那些符合个人发展目标的知识,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后保存的知识才有价值。

    03| 如何命名文件夹更高效?

    谈到文件命名,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了:这谁不会啊!

    是的,好像谁都会,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科学地命名呢?通常是随便起个名字,就存到某个地方去了,结果造成想找到的时候变得非常困难。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相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明明记得昨天看到一份资料,今天写报告时要用到,但花费很多时间四处寻找后却没有找到;需要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虽然自己知道曾经联系过,但却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看到互联网上的免费文件赶立刻下载,但下载后却很少去看……

    这里我们先弄清这个问题:知识保存不当,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扰呢?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提到两点:

    第一,于保存知识的方法不得当,在使用的时候找不到所需要的知识,或者即使找到了但所费成本(时间、精力)过高,造成个人效率的低下;
    第二,保存起来的文章可能比较长,当时自己最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仅仅是其中的三五百字,等下次要用的时候却需要将整篇文章重看一遍才能找到。

    很明显,这些直接导致了浪费时间和低效率工作!

    在信息爆炸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在海量资料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所以这就涉及到了文件夹的命名方式,显然,求简单不求复杂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那么,文件夹如何命名才能简洁清晰方便易找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的是,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去制定个人文件的分类,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在建立文件分类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而定。

    另外,作者提出了两个要素:

    一是分类的深度不宜超过三层,即文件夹—子文件夹—孙文件夹。通常说,如果超过三层,自己再次打开的概率就会低于10%。

    二是工作和个人的分类。我们除了要给自己的工作文件命名,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渠道(网上下载、朋友间的共享)得到不少文件,根据文件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

    对于工作需要的文件,如果公司有命名规则就按照公司的规则执行,如果公司没有命名规则就根据自己的规则执行。对于自己收集的文件,则要按照自己的文件命名规则执行。

    比如 “标题—机构(作者)—分类—类型”。例如下载的是公司演示文稿的模板,是一个ppt文件,命名方式就是“ppt模板—公司—个人工具—ppt”,从分类方法上看,是将ppt模板作为个人的工具。

    再比如:公众号运营—出处—方法干货—图片,另外,加上时间或许会更好。

    作者再三强调:请一定要记住,在下载文件或者新建文件时,不要只图方便,否则今天的一时方便会带来明天使用时无穷无尽的麻烦。

    关于文件夹的命名,《学习力》中介绍了另外一种方案,这里就顺便分享一下。

    (1)以0开头的文件夹,是个人素质和核心能力;

    (2)以A开头的文件夹,是通用技能,比如【时间管理】、【沟通技巧】;

    (3)以B开头的文件夹,是专业技能,比如【英语】、【程序】、【数学】;

    (4)以C开头的文件夹,是各种书架,存放各种资源性的资料,如电子书;

    (5)以D开头的文件夹,是工作;

    (6)以E开头的文件夹,存放各种备份文件。

    为了避免文件夹层次过多,使用不方便,对于一段时间内常用的资料,我们可以放在根目录下。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做好重要资料备份工作!


    我是明月,标签:英语达人,插画师;自由画家;自由写作者;时间管理者,手帐爱好者;终身学习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学会这些,打造个人知识力!工作效率蹭蹭蹭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xz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