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蝉变(46)

作者: 草庐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20:16 被阅读84次
图片源自网络

四十六、“荼”

老人们刚刚吃饭不久。

几位老人在门口散步,见到我们忙打招呼。“你们不是有事吗?事办完了吗?吃饭了没有啊?”

我忙说:“事刚办完。一周没有见老人家了,过来看看。大家都好吧?”

“托你们的福,都好。就是昨天刚刚来了一位田大爷,人很孤僻。”刚才问候我们的老大爷介绍道。

“是吗?那我们过去看看。”我道。

“就在西面第三个房间住着。”

我们径直来到田大爷的房间。田大爷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一个东西,满脸忧愁。口里喃喃自语道:“老婆子,今年是你的第四个忌日。儿女们都很孝顺。女儿叫我到北京去享福,儿子叫我去上海享福,孙子也叫我去北京。我都没有去。我舍不得你啊。我去了就再也见不到你了。昨天儿女们把我送到了沙湖乡敬老院,说这里有人管我,他们就放心了。我一个人在家里他们不放心。不过,这里离咱家也近,离你的坟也不远,我会经常去看你的。说着,就把怀里的东西紧了紧,闭着双眼,满脸幸福。

我和王莹对视了一眼,悄悄退了出来。

我们来到温院长的办公室,她正在洗手。她说,赵大爷的脚趾甲长了,刚刚给他剪了指甲。

洗完手,她把我们让进沙发里坐下,惊奇地道:“你们不是有事吗?怎么来了?”

王莹道:“事办完后看时间还早,就来了。再说,路过这里,我们也想你和老人家了。”

我问:“田大爷得是脑子受了症了?”

温院长道:“没有。田大爷太爱他老伴了。他经常那样。”于是,温院长给我们介绍了田大爷的情况。

田大爷是沙湖村人,在荷塘村当过老师。三年前春节,初六早上,温院长的外甥来敬老院看她,兴奋地给她说:“姨,那条巷里有一副对联怪地很,那么多人都看不懂。你看是什么意思。”

“对联写的啥?”

“横额是一个字‘荼’。上联是‘一+一>二’,下联是‘二-一﹤一’”

温院长想了好久,想得头都疼了,也没有想明白。看来得到现场看一看,也许能明白。

“那家在那里?你引我去看看。”

她外甥把她引到一个僻背的巷子里,指着东头的一家门说,“就在这里。”

“对联是初五才贴的。初一还贴了一副,内容也很怪。”

“初一对联的内容是啥?”

她外甥跑到对面的人家去打听。

温院长认真地打量着这家的门以及对联。

荼是苦的。说明这家的主人生活不如意。对联是写在黄纸上的。看来,这家去世的人还没有过三年。“一+一>二”说明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在一起生活时的日子很充实,很幸福。“二-一﹤一”说明一个人离开后,活着的人就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和死了没有了差别。温院长隐隐地感觉到,这家人一定有故事,而且是感人的故事。

就在温院长琢磨的时候,她外甥出来了。

“人家说记不得了。横额没有变,就是这个字‘荼’。上下联变了,好像是四个字。”

“这家只有夫妻二人。夫妻的感情很好。其中一个死了,剩下的老人很伤心,很寂寞,很孤独。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她外甥说不知道。

温院长让她外甥打听这家人的情况。她一个人回到了敬老院。

不一会儿,温院长的丈夫回来了。他知道她对这幅对联很感兴趣,就到村里打听关于这副对联和这家人的情况。回来后,他说,“对联是田老师写的。田老师在沙湖村小学教过书,已经退休三年了。田老师和老伴生了一双儿女,都干成了事。大的在北京,小的在上海,没有儿子。女儿怕父母孤独,就把儿子留在家里。田老师和老伴把孙子当儿子养。四年前,孙子考上了大学,去了北京。田老师就和老伴相依为命。孙子考上大学以后,老伴就和村里的妇女去附近农场打工,在农场拾棉花。其实,她并不是为了那点钱,而是想和村里的妇女在一起聊聊天,散散心。谁知道,只干了不到一周就累得躺下了。不出三天,就去世了。田老师很自责。他很后悔让老伴去拾棉花。如果不去的话,就不会去世。虽然左邻右舍的乡邻都开导他说,你让老伴去拾棉花,也是为了她好。你不要太内疚了。但就是解不开田老师的心结。老伴死后,两个女儿,还有孙子都想把他接到跟前赡养。田老师就是不去。怕冷落了老伴。生前没有照顾好老伴,死了一定要照顾好,决不让她感到孤单。田老师一天去一次老伴的墓地,给老伴说知心话。昨天家里的猪又胖了,今天又买了一只鸡;孙子就要工作了,而且是一月就能挣一万元工资的工作;自己的腿疼病又犯了。等等。边说边把老伴的墓子整理整理,收拾得光光的,没有一根杂草。去年夏天,不知谁家的羊把田老师老伴的墓子踏了,田老师伤心地哭了一天。” 

“真是恩爱夫妻,难舍难分啊。”温院长动情地说。

“初一的对联写的啥?”

“横额是‘荼。’上联是‘花开花落’,下联是‘历经沧桑’村里人都说,十五的时候,对联肯定还要换。”

那么,十五的时候,对联会换成什么内容呢?

由于温院长事忙,就没有再问。

我和王莹都对田大爷肃然动容。这才是真正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可我们自己呢?我们同时苦笑了一下。

“唉。像田老师这种情况还好,自己有工资,没有后顾之忧。那些没有工资的农民夫妻,儿女又不在跟前,养老的问题就更难说了。真是老来难啊。”温院长道。

我和王莹考虑的是自己的婚姻问题,可温院长考虑的却是养老的社会问题。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的人员增多,许多村里都几乎见不到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了。那些空巢老人的情况就更加艰难了。可惜,养老院的经费和人力有限,收养不了那么多人。唉……”温院长叹道。

看来,空巢老人的情况确实已经成了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且是突出的问题。我分管的工作是教育、卫生和交通,没有接触过养老等民政方面的问题。看来,在今后下乡的时候,还是要多多留意一下,争取写成一篇调研文章,为这些老人鼓与呼,争取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聊是不聊,这一聊就又过去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忙向温院长告别,赶回了各自的家。

(未完待续)

注: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李跃峰

相关文章

  • 【官场】蝉变(46)

    四十六、“荼” 老人们刚刚吃饭不久。 几位老人在门口散步,见到我们忙打招呼。“你们不是有事吗?事办完了吗?吃饭了没...

  • 【官场】蝉变(36)

    三十七、儿子与老子的战争 老王的螺丝店几乎成了沙苑县易学会的沙龙了。每天下午到晚上几乎都坐满了爱好易学的人甚至学者...

  • 【官场】蝉变(21)

    二十、一枝梅 我刚刚打开一枝梅的聊天框,她就发来了信息。 你好! 你好! 有你,真好! ? 一枝梅给我发了一支玫瑰...

  • 【官场】蝉变(28)

    二十七、王莹 晚上,打开QQ。我希望能看到秋雨梧桐的真容。 可是,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她上线。 她怎么了?难道病了...

  • 【官场】蝉变(29)

    二十八、令人难以抉择的网恋 我与妻子是别人介绍的。她是很现实的人,关注的就是眼下的一切。她很善良,也很勤劳,把我的...

  • 【官场】蝉变(34)

    三十五、沙湖乡敬老院 敬老院是一个被环抱在长满柏树、枣树、杨树的曲曲弯弯的沙梁脚下,方方正正的院子。沿墙左右两边盖...

  • 【官场】蝉变(61)

    六十一、康复 周一,我带领几位同志去我的包联村核实粮食直补面积。刚刚找到村支书,蕉琴就打来了电话。 “王宏,忙啥呢...

  • 【官场】蝉变(62)

    六十二、收回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不知道王莹这几天情况怎么样?我虽然对艾霞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毕竟王莹是我今生...

  • 【官场】蝉变(26)

    二十五、她让我平复了失落的心 虽然说我已经对升迁没有了欲望和感觉,但当真的有人被提拔了,尤其是我身边的能力不如我的...

  • 【官场】蝉变(24)

    二十三、究竟谁是王聪霞? 你好!你来了。 你好。在忙什么? 我没事。看你的空间。你写的《缘》太好了。我读了几遍。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官场】蝉变(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ad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