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我们启程返乡。
一
成家之后,每个寒假,我都是先到大白家,等到过年后才回自己家。不是因为习俗约定,而是因为前些年,我的家人们都是在广州过年,老家成了一个孤独且荒废的存在。
直到爷爷决定在老家度过晚年生活,渐而身体不便,我的家人们也开始离穗,修葺那令人不太舒适的老家,同时另起高楼,换一个自在的居所。然而,房子还没完全建好,爷爷就走了……
在老家住了一两年,我爸妈也不打算返穗了,我们终于可以回老家过年。
二
早几天前,婆婆说需要买一些我家乡的年糕,到时走亲戚用。我把这话转告给我爸妈,他们拒绝了,说:“我们就会做,干嘛要去买?”
第二天一大早,我妈就给我发来视频,画面里,我爸正在揉面。我连忙拍下马屁:“执行力这么强,一大早就开始做年糕了。”
我妈听了自然高兴,答:“是啊,是啊,你说的话,就是圣旨啊!我们做事情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
面揉好后,把年糕放上大锅蒸一天。他们又上街买了豆腐和瘦肉,开始酿豆腐。这些年,我吃过不少酿豆腐,可都少了些味道,唯独我爸妈亲手酿的,才让我念念不忘。
三
昨日中午,我们先行回到我老家。我妈张罗了一大桌菜,都是我爱吃的。家里的碗大,我一不小心添多了饭,夹满了菜。坐我旁边的老爸,还给我夹了一大块肉,吃得我满嘴流油。
饭后,到外面走走看看。家乡又有新变化,河对岸被开发了,建造新的祠堂,逢年过节还专门请黄梅戏团队来驻演,最近还邀请了歌手来活跃气氛。
听说我们新家的门前,还要建造一座“庄子纪念馆”,这件事自我中学时期就曾有耳闻,直到去年我才看到一份不知真假的设计图。
四
回到家,我妈又穿上雨鞋,去菜园子里摘青菜。这两年,原本荒废的菜地又在我家人的劳作下,重焕生机。他们才是真正在土地里成长起来的人,我却只识些芥兰油麦卷心菜。
老妈装了整整三大袋子,车都快塞不下了。
下午四点左右,飘雨,我们也打算启程到大白家去了。按照家里的惯例,我妈又去准备无论是接客还是送客都要喝的擂茶了。
她问我要不要蒸点儿年糕吃,我说不要,除非是煎的。煎过的年糕,甜糯中带些香,也是我从小到大喜欢的味道。
擂茶一饮两大碗,年糕吞下三四块,饱腹感十足。
五
回到大白老家,我不关心吃喝,只关心书桌。房间里原来的桌子是梳妆台,实在不适宜读书写字,更遑论要拿起电脑敲敲打打。
哥哥给我搬来他曾经办公用的桌子,大白则拿起抹布除尘去垢,而后和我一起重新布置房间。
到底是老房子,当初的设计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房间的灯不够亮,大白又去楼下翻找台灯。公公见状,也起身帮忙,找出了好几台从未用过的台灯,其中一盏颇是复古,深得我这假文青的心。
大白拿到插座旁,试着通电,然而,灯没有亮。他把台灯全身连带绳子都瞧了个遍,也没找到开关,看来是里面的线有问题。
算了,没有台灯也没多大影响。我转身回屋,准备听课。
十余分钟后,大白把那盏灯拿来,插上电。
嘿,亮了?
忙问他怎么做到的,他不无自豪地回答,这是男人的基本技能,我就把台灯拆开后重新搭了线,再上街买了灯泡而已。
说起来很简单,可要是让我来搭那些红红绿绿的线,估计会制造不少火灾。物理,于我而言,也是一个艰深难懂的学科。
发着白光的小台灯,可真好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2350/09639130afc67b2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