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记忆(习俗)

作者: 后来的六六 | 来源:发表于2021-02-14 22:23 被阅读0次

关于过年习俗的记忆,儿时关心的都是关于吃和玩的,比如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是为了吃麻糖;正月初三迎喜神各家各户拿着自家的爆竹一起到县城外的山坡上去放,同时互道祝福,孩子们是为了在人群里跑来跑去,拾炮仗,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快乐。

但记忆最深的不是这些,是关于出嫁女儿年三十不能回娘家的习俗,有些沉重也有些无奈。

这一习俗应该是来自晋西北一带,传了多少年不晓得,到现在仍在延续。

这的确让做女儿的很不舒服。记得自己年少时想让出嫁了的姐姐回家过年,妈妈说不可以,我问为什么妈妈说这是习俗,说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过年对哥哥弟弟不好,最多也就是年三十中午可以回来一下。

哪里就不好了?有什么联系吗?团圆不好吗?我不服气。

习俗,就这讲究,多少年了,一直这样。这是妈妈的回答。

我说,那我以后出嫁非得来陪你过年。

那时还小,意气说事,现实远没有那么轻松。

有一年年三十上午,一家三口回父母家,帮张罗中午饭,刚做了一半,家嫂来了,便硬生生把我们赶了出来,说为什么要来?谁家女儿年三十来娘家?

那是一次极糟糕的经历,出了父母院门,泪水便再也忍不住,女儿那时还小,一直问为什么。

家嫂也是正经科班毕业的大学生,对这样无来由的习俗居然都看的这么重,估计在农村“传承”的更好。

从那以后,年三十再也没有登过父母的家门。

关于过年的习俗很多,自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但改变一个传了多少代的习俗,难之又难。

年味记忆大多都是快乐的,比如写对联看年画这些,即使随着时光消逝了,回味起来也还能感知那种味道与温度,给岁月赋予了更多的色彩。

唯这一条是最窝心的,不知还得假以多少时日才能破除。

相关文章

  • 年味记忆(习俗)

    关于过年习俗的记忆,儿时关心的都是关于吃和玩的,比如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是为了吃麻糖;正月初三迎喜神各家各户拿着自家的...

  • 新春旺旺旺,七彩云南·第壹城带你找回地道“年味儿”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在你的记忆里,关于过年的习俗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回忆新春习俗,体验新年浓厚氛...

  • 年味,家乡的习俗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长大后,过年就有一种压力感。小时候过年,总是兴奋的想着终于有吃好吃的了;而现在,每年回到家,...

  • 年味记忆

    同学姜供职于厦门,因工作原因,已经有几年没回来过年了。今年终于在春节前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满怀希望地赶回家过年...

  • 年味记忆

    自打工作以后,就感觉一年一年的时间过得飞快,每年春节的年味总感觉也越来越淡了,似乎每天都是在跑亲戚吃吃喝喝中度过。...

  • 年味记忆

    过年了,炮竹声声入耳,将宁静乡村的清晨打破。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好多人虽然被鞭炮声叫醒,但仍慵懒地窝在被子里不愿起来...

  • 过年了!

    那么 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讲究呢? 看到下面这些才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 老习俗增加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 腊...

  • 新年放炮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开始燃放爆竹,举国同庆,此起彼伏,响彻云霄。这一习俗成了中国人对年味的记忆,也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

  • 繁花录—年味

    在谈论年味前,先得搞清楚,年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春节的习俗是从农耕时代甚至更早的时期演变过来的,习俗说白了...

  • 儿时的年味丨惦念故土,遥相恭祝

    儿时,天真无邪,期盼成长。 年味,欢天喜地,惦念不忘。 翻开记忆匣子,回味浓浓年味。 记忆中儿时的年味,总有妈妈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味记忆(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uu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