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四四——惠香(十八)、2024-11-10

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四四——惠香(十八)、2024-11-10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5-01-18 04:59 被阅读0次
荀灌  网图侵删 曹娥  网图侵删 鲍照    网图侵删

        寅恪案:梅村此序述皆令本末颇备,惟今日以材料残缺之故,不易确知。其取譬荀灌曹娥,则疑是乙酉皆令逢乱时事。荀灌见《晋书九六列女传荀崧小女灌传》,借用以指皆令于乙酉岁清兵攻围嘉兴时,逢乱被劫事。曹娥见《后汉书列传七四列女传 孝女曹娥传》,岂皆令之父于乙酉乱时溺死耶?今难考已。“东海”用鲍明远及其妹事,鲍氏本东海人。“桃李之歌”用李太白“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语,希望皆令与象三兄妹复归于好。“西昆”借用西昆诗体主要人杨亿之姓以指杨世功,“蘼芜之赋”则用《玉台新咏一古诗 上山採蘼芜》之典竟指世功为“故夫”,颇疑黄杨夫妇实有仳离之事。梅村于《鸳湖闺咏》第四首结语云:“往事只看予薄命,致书知己到长干”,乃用李太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及“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之语(见《全唐诗第三函李白三》),亦希望皆令与世功夫妇复归于好之意。骏公诗文辞旨敦厚,可谓善处人骨肉间矣。

        序言,先生笺释吴氏序言,指出次序吴梅村之苦心:希冀黄氏兄妹和好如初,希望杨世功与黄氏夫妇复归与好,是吴梅村诗文辞旨敦厚也。

        最后,先生总结惠香与黄皆令之关系:综合惠香及皆令与钱柳之关系观之,乃知牧斋“惜玉怜香”之章盖有所实指,非泛用成语也。“香”乃惠香之名,固不待言,“玉”则《离隐歌序》中皆令自言“庶几无蔡琰居身之玷”。河东君题其画扇又称之为“无瑕词史”,皆令自比于无玷之玉于此可证,故“玉”亦皆令之名也。此“玉”此“香”皆牧斋所欲兼收并蓄,而不致与河东君有尹邢避面之事者。“惠香阁”固为惠香所居,《玉台画史》言皆令画扇有“东山阁”题字,然则此“东山阁”亦“惠香阁”之比也。(可参第伍章《论绛云楼上梁诗》。)牧斋有志不成,其理由之关于皆令者乃社会制度问题,不俟赘论。至于惠香则未知其故,盖由惠香本末无从详考所致。第一章拙诗云“尚托惠香成狡狯,至今疑滞未能消”,意在于此。当世通人倘能补此遗憾,则幸甚矣。

        总结一下,惠香阁藏书中印章“惜玉怜香”,的确与黄皆令有关,既是惜玉为皆令之名字也。此惠香阁固是牧斋一书房,而东山阁,是与其相比的一个书房,故而皆令书画中有“东山阁”题字,不为意外。综合此则之意,若非社会伦理关系,以黄媛介之才华,牧斋确有收纳之心,既是说明,黄皆令非惠香也。

        黄氏固是河东君之闺蜜,河东君与牧斋结合后,邀请其至绛云楼留住,大概是小姊妹之炫耀。二人以年龄相似,河东君结缡之时,皆令早已结婚。然黄氏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为大家之女塾师,二人散多聚少。牧斋为南京弘光朝之吏尚,河东君接皆令金陵,或是以塾师之身份,此即可二人得以相聚,又可以让皆令生活有着落,两全其美。在与皆令共同生活中,牧斋得见此女子之才华,更见此女子之家国之心,或是有亲近之意。不过,当是与惠香不同,此意未为表达而已。这或是先生笺释黄皆令之原因也。

相关文章

  • 救苦劝世科

    (十八) 劝世 香讚 炉香乍热,烟霞盘旋,斋诚倾刻达三天,上苍降龙轩,滅罪消愆,惠...

  • 小暑村居杂兴

    院外竹风送桂香, 塘边槐柳秀清妆。 细雨萤光愁玉意, 洗尘和惠护华芳。

  • 柳狭惠

    她倚在窗前望着远山潸然泪下。 在一场春雨之后,远山被雨水洗过,青苍翠绿清晰可见,但寂寞幽郁却紧急高悬,它进入她的眼...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悬疑】血瞳爱上玫瑰(6)

    上集简介:公主和柳惠,糖古回宫了...... “好的,公主殿下!那我们就尽快回去吧!”柳惠恭敬地说。 “柳惠,我觉...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随笔(三四四)

    西医学是建立在死人基础上的,比如解剖学嘛。 中医没有解剖学,中医也不向死人学习。 中医是建立在活人基础上的学说,所...

  • 春寻

    初春劲草和风软,松陪褐柳换绿装,倩影融融入雾团,榆叶梅枝传香堂。

  • 再读《张爱玲传》

    这几天又一次沉浸在张爱玲的世界里,读她和她的文章,熟悉她,了解她,感慨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四四——惠香(十八)、2024-11-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bq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