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开车送媳妇闺女去看丈母娘,让她们陪陪老人家,返回时给发小留个言:“今莫事,到你屋谝一会!”
随着微信语音的发送,只等着发小的回复,车行驶在西三环上,看着左近的汉长安城故土,思绪不禁回到了过去……
刚懂事时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小屁孩,父辈们都是熟识的村邻,所以我们从来没有陌生感,孩子们都聚集而欢言。
那时候去谁家,找谁根本就不用思考,推开院门直入:“婶!xxx在莫?”
或者是一群孩子站在某个院落门口,齐声高喊此家儿郎的名字,一声比一声高,直到此儿郎兴高采烈的开门而出,聚集在一起,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如果某家门前许久没有孩子们呼唤,家中的长者就会询问本家孩子,怀疑小家伙惹事了,被孩子们冷处理了!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座机,孩子们之间都是直接到家,吼一声约起,果然是简单质朴。从来也没有人担心,这些小家伙们会出什么事,只要不惹事就好。
小屁孩在一起能不惹事吗?彼此的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父辈们也从来不当事,也没想着找某家赔点医药费,最多是自己娃伤了自己治,就那还要暴打一顿自家娃,尤其是男孩。
斗鸡上个世纪末,我们十八九的岁月,传呼机占据了生活,随着大家从村中走向不同的行业,再也不能上门去呼唤了!彼此见面互留传呼号就成为了习惯。
随身携带两个本,一个是传呼台的编号说明本,一个是记录传呼号的通讯本。当我们对社会懵懂时期,各种新鲜的体验,各种生活的磕碰,都希望与最熟悉的伙伴们分享,互相打传呼就是常态化行为。
“请呼xxx号,留言:速到谁家”
“呼xxx号,十遍速回电话!”
经常是在某个夜里,我们又回到村里,回到熟悉的某人家中,用轻狂的话语互相致敬,虽然事后也不知道说得啥!
或者是集在一起,简单的几个小菜,像大人们喝着酒,抽着烟,把麻将桌支起,打着五毛一块的牌,经常有赖账不给,也就是哈哈一笑。
跳马本世纪初,我们二十出头,手机慢慢的出现在我们手中,传呼机淡出了视线以内,交流就更加通畅了。
结婚通知,这个是我们彼此电话联系的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彼此会早早的聚到新郎或新娘家,理所应当的为主家奔忙。如果谁晚到了,几十个电话会打到对方欠费,因为那时候接电话也要钱。
微信功能还没有上线,短信成为了交流的主力军,不过我们这些人只会用短信通知或者是召集。“赶紧来,三缺一!”“今黑,xxx家聚!”
那时候在谁家喝醉是常态,无非是你还是我,或者是我们一起。彼此的另一半都清楚什么状况,所以没有什么不爽的,大不了打不通自己另一半电话,就打其余参加局的伙伴们。
发小回复了,就一个字“来”!我到发小家时,明显看他也是刚刚起床,没什么可以寒暄的,一句话:“中午吃火锅,在屋里!”妥妥的。
两个小时后,九位坐了一桌,没有人喝酒,彼此随意的聊着天,一切都是因为我回到了村里。都是我儿时的伙伴,在没有提前预约的情形下,再一次聚集,如同儿时小屁孩的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