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会说话起,管父亲叫“大”。那时周围的小孩大部分都管“父亲”叫大,极少数的叫爸爸,那是因为他们的爸爸在城里上班。随后的时间里,爸爸逐渐地完全取代了大。
看简书里林柳青儿老师的一篇文章,文中主人公也管父亲叫大,主人公在山东黄岛一带。黄岛离陕西千里之外了,我惊呀这对“大”称呼的广泛性,好奇心也出来了,想探探大这个称呼的历史了。
探讨“大”称呼 的历史翻开《新华词典》,其中对“大”有一条解释:<方>父亲,例句俺大叫我来看看你。就是方言指父亲的意思,
在《白鹿原》里,在《最后一个匈奴》里都能找到“大”的称呼,管父亲叫大在陕西应该是广泛的了。有人考证说之,所以把自己的父亲叫大,据记载周文王祖先公刘在这里带领族人农耕,当时人们认为“天大地大父亲最大”,所以把父亲叫大,是尊是敬。这个解释不知道是否靠实。
上个世纪的老电影《天仙配》中,老牛对初为父的牛郎有一段唱:“叫你一声大,叫她一声妈,乐得我牛伯伯笑哈哈……”可见在安徽的一些地方,也有管父亲叫做“大”的。这样看来民间叫管父亲叫“大”的地方挺多的。
我再翻资料找大,父亲及爸爸的关系。
探讨“大”称呼 的历史这是《说文解字》里对父亲的解释,大家看图片,我就不单独拿出来说。
“父亲”一词经常用于书面语言,生活中很少用。列举一些记载父的古文。
《易·说卦传》:乾为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父母者,人之本也。
《礼仪》:父子手足也;父者尊也;父者子之天也。
《荀子·致仕》:父者,家之隆也。
现在称的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等等含有对创始者的尊称。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如《诗·小雅·伐木》中以速诸父。
探讨“大”称呼 的历史此段多有引用:秦汉时期“翁”、“爷”、“耶”开始成为常用的对父亲称呼。如《史记》刘邦便对项羽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翁在古代一般除了父亲,还常被称呼老者,长者,后来逐渐演变为丈夫或妻子的父亲,如翁姑,翁婿等词中即是此意。南北朝时《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爷即父。爷其实才是中国最常用,延续最长的父亲口语称呼。现在电视剧中可能出现的对“爷”的称呼,变成了对有位人的尊称。在后来爷逐渐演变为对祖父的称呼,但现在一些地区的方言中依然保留着父的意思,如“老爷子”可以理解为父亲。
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对大称呼的相关的记载。
“父”和“母”最初常用于口语,如《诗经》中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这样的句子。但到秦汉时期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父母逐渐演变为正式的书面用语。
探讨“大”称呼 的历史婴儿初期发的第一个音是“妈”,跟“爸”有时是分不清的。另外“爸”这个发音在70%的人类语言中有相似的含义。外国口语中“爸爸”与我国的发音有着相同的含义,许多地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叫爸爸,于是大家感觉这个爸爸是舶来品。
其实“爸爸”古已有之。张揖编写的《广雅》中就有解释道:“爸,父也。”一般指古代南方人对父亲的称呼,如明代张自烈编写的《正字通》中写道:“今南夷呼父曰波盖此字转也,按南史谣本作爹,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做爸字。”爸爸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使用起来的呢?具体时间不可考,大概是在清末民国时期。
随着国门被迫打开,南方沿海地区成为了我国接触世界的前沿。当时大量的南方人开始接触新学思想,赴海外留学和做生意,他们后来逐渐成为了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广泛的活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相应的也将南方本土的文化习惯推广到了全国。后期南方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文人作家,如鲁迅、朱自清、巴金、矛盾、钱钟书、钱穆、徐志摩、郁达夫、金庸、等等,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垄断了中国文坛,从散文、诗歌到通俗小说,这种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大概人们认为这个时期爸爸就开始流行了吧。
所以受文化的影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方大面积的“大”称呼,迅速被“爸爸”代替,叫“大”已经成为种历史。
探讨“大”称呼 的历史注:写这一类文章需要大量的引证和考察,由于能力有限,暂且简单阐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