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第二郭子仪

作者: 传统经典学习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6-13 21:29 被阅读0次

资治通鉴唐纪62

时间来到了839年,一代英雄裴度离开人世,享年七十五岁。

裴度在在周边国家和主要藩镇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崇高威望。

度身貌不逾中人,而威望远达四夷。四夷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馀年。

这种威望是由于他巨大的战功而来,主要事迹就是在唐宪宗时期,作为宰相鼎力支持、全力贯彻唐宪宗的消除藩镇策略。

为此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无所畏惧。

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因讨吴元济诸军久未有功,裴度兼任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营宣慰,了解军情,向诸将传达朝廷旨意。回朝后,他向宪宗分析形势,并深为看好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不久后,李光颜大破淮西军于陈州溵水县西南的时曲。消息传来,宪宗叹服裴度的知人善用。

在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的同时,刺客向裴度击刺三剑:头一剑砍断了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背部,刚刚划破内衣;末一剑微伤裴度的头部。裴度跌下马来,幸好他头戴毡帽,因此伤得不深。刺客又挥剑追杀裴度,其随从王义以身掩护,被砍断了右手。裴度跌进路边的沟中,刺客以为他已死,这才罢手离去。此事震动朝野,事隔三日,宪宗下诏委任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自武元衡遇害后,宪宗便将朝廷的重大谋划决策之事托付给裴度。裴度也以平叛为己任。

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初三,裴度前往淮西,宪宗诏令神策军派三百名骑士随从护卫,并亲至通化门慰问勉励。裴度在城楼下含泪辞别,宪宗赐给他帝王佩用的通天犀角腰带。裴度名义上虽是宣抚使,实际上行使元帅职权,仍以郾城为官署所在地。

裴度到达郾城,立即巡抚诸军,宣达圣旨,士气倍增。当时诸道兵都有宦官监阵,致使“进退不由主将,战胜则先使献捷,偶创则凌挫百端”。裴度又罢中使监军,归兵权于将帅,颇得军心。由于裴度军法严肃,号令划一,因此捷报连传。裴度派使者入蔡州劝降,吴元济拒降。十月十一日,李愬雪夜袭破悬瓠城,擒获吴元济。

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公元八三九年)春季,闰正月,己亥(十六日),河东节度使裴度抵达京城,由于身体疾病而回到家中,未能拜见文宗。

文宗接连派遣使者到他家中慰劳赏赐。

三月,丙戌(初四),裴度去世,朝廷追赠谥号为文忠。

文宗奇怪裴度没留下给朝廷的遗表,派人问他的家属,找到一份没有写完的手稿,手稿中只说自己为皇上没有立太子而担忧,而不提及自己个人的要求。

裴度的身材和相貌并未超过一般人,但威望却远达周边的夷蛮各族。

夷蛮各族酋长见到唐朝的使者,常常问裴度的年龄多少?是否还得到朝廷重用?

他和郭子仪一样,都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德高望重,而以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国家安危的重要人物。

相关文章

  • 裴度—第二郭子仪

    资治通鉴唐纪62 时间来到了839年,一代英雄裴度离开人世,享年七十五岁。 裴度在在周边国家和主要藩镇具有强大影响...

  • 名臣裴度

    唐之名臣裴度——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老而持重,可谓国宝! 其抚...

  • 裴度与“裴度还犀”

    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四朝元老”中占有一席之地。二十四岁考中进士,那个时候还...

  • 裴度之“度” (一)

    六月里,已然是小伏时节,长安本应日渐热起来,只是近来细雨绵绵,倒给人入秋的凉爽。报晓晨钟刚过,天色未明,...

  • 裴晋公禊事

    唐朝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钰将到洛水畔修禊,出发前一日告诉了留守裴度。裴度第二天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

  • 晨读感悟:脸知道答案

    有这样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高人。高人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

  • 【裴度失印】

    唐朝时,裴度担任中书省长官。 有一天,身边的人忽然告诉他符印失窃了,裴公仍旧怡然自得,警告他们不要声张。 当时正在...

  • 裴度还带(转载)

    有一天,裴度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位禅师正在替人相面。 裴度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 禅师熟...

  • 裴度的智慧

    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一次随从忽然报告说官印丢了。 裴度依旧神色怡然,告诫随从们不要声张。 当时正在举行酒宴歌舞,随...

  • 《平天下》连载3

    字幕:武元衡遇刺第七日 第6场裴度家 夜内 裴度醒来,看到身边的太医。说道:多谢洪太医。 洪太医:裴大人醒来就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裴度—第二郭子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ca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