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笫六十五章
风雪交加,李桂荣生下一子
接生不当,新生儿得了脐风
2
蛋儿家娘是东边周胡集的,因儿子叫蛋儿而被人称作蛋儿家娘。在蛋儿三岁的时侯死了丈夫,她把棺材停在屋里,整整守了三年孝才叫下地埋葬。因此,荒废了田地,败了家业,过起了领着蛋儿要饭的生活。解放后虽分了田地,.因要饭成习惯,无心和无能力耕种,仍然以要饭为生。合了生产队以后,他儿子蛋儿(一直没有娶上老婆)参加队里劳动争工分分东西了,但分的东西不够他们母子享用,蛋儿家还就继续要饭。丈夫初死时,又因悲伤过度,得了个小便失禁的毛病,几十年来,无论冬夏,裤裆总是水掛搭,走过去一溜臊气。但人们敬佩她的善良,从来没有人嫌弃过她,她站住与人说话人们不躲,她到谁家要东西都会给她。
就是这样一个又脏又臊气的老太婆,文化革命开始初期,竟作了一件名扬好多村子的事。
三伏天的一个中午,陈北县红卫兵用汽车押着县委书记马XX来周胡集进行批斗,烈日当头,酷热蒸人。那些红卫兵们轮流到下边的荫凉处凉快和喝公社红卫兵送的凉开水。而那个头带高帽子,胸掛大牌子的马书记一直站在汽车上,热得汗水淌,渴得嘴大张。到吃饭时,公社红卫兵送来的凉面条和甜面汤也不让马书记吃喝。蛋儿家娘看不上去了,因离她家不远,就跑回家,把因看批斗会自家做好还没有来得吃的凉面条盛了一大瓷碗,又盛了一碗白汤端了过来,要送给马书记吃。县里的红卫兵看不让,蛋儿家娘对红卫兵又是娘又是奶奶的大骂,公社红卫兵向县里的红卫兵讲了蛋儿家娘的情况,县里的红卫兵无可耐何。在几个年轻人的帮助下,蛋儿家上到了汽车上。因马书记双手托着胸前的大牌子沒法端碗,蛋儿家娘就亲人喂他。常言说,饥不择食,困不择床。马书记跪在地上,滿含情泪,吃了那瓷碗面条,喝了那碗白汤,然后动情的说道:“大娘,你就是我的亲娘,你的恩情我永世不忘。"蛋儿家下了汽車,对那些红卫兵说,他犯了错,你们可以批判他,但不能不让他吃饭,不能不让他喝水,更不能打他。我要是听说你们再不让他吃饭了,我到县里边给你们闹,碰死在你们头头那里。让俺这周胡集的人造你们的反。
蛋儿家娘的这一举动,轰动了几十里的村庄,人们对这个臊老太太又增加了一份敬佩。
林大娘看蛋儿家娘来了,问起为什么都站着不吃饭,就向她说了一遍。
蛋儿家娘看着李桂荣说:“看这闺女笨拉拉的样子,快到时候了吧?"
林大娘说:“也就赶这几天。"
蛋儿家娘说:“闺女,要是这样,这几天你就得吃的好一些,一是孩子生下来好,二是你生时也有力。你爹娘想的对,我们这些老骨头,吃的再好,还有什么用?能养个活命就行。闺女,你不一样,你是他们的希望,你要为他们生儿生育传宗接代,一家人都得围着你转,你只要为他们生孙子生孙女,你要是沒有吃的,你爹敢割他的肉,你要是没喝的,你娘敢放她的血。都到这个时候了,你就别讲那么多了,不就是让你吃个好面馍吗,又没有割你爹的肉,又没有放你娘的血,让你吃你就吃。"
李桂荣感动的又泪流滿面了。她把好面馍从锅里拿出来,递给林老爹一个:“爹,你吃这一个,我和小芸吃那一个。"
林老爹接住了白面馍,李桂荣从锅里又拿出了另一个,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小芸,一半留在了自己手中,然后又炝了一个锅饼,挖上一蛋子辣椒浆,拾了两块红薯,出了厨房去自己东屋了。
“看看多好的媳妇,闺女也顶多这个样子吧。"蛋儿家娘看着李桂荣的背影说。
林大娘也夸自己的儿媳妇。
林新成给蛋儿家娘炝了两个锅饼拾了两块红薯,蛋儿娘只接了一个锅饼一块红薯,嘴里说道:“老规矩,一样一个。"说着就往外走。
林大娘从林新成手里要过来,撂到蛋儿家娘篮子里说:“蛋儿家娘,下着雪路不好,少跑一家吧。"
蛋儿家娘走着说道:“好吧,下一次不来你家了。"
林老爹又把好面馍扔进了锅里,拾起一抉红薯说:“我先吃块红薯再吃馍。"边吃边说:“新成,咱庄稼人吃啥呀,这两掺的锅饼,轩腾腾的,不要菜也吃下去了,这不比前些年强多了吗?要不是今年你搞玉米高产实验田,咱分了那么多玉米,能会吃上这么好的馍吗?我能吃上这,已经知足了。爹老了,吃的再好也不会再长多少肉了,正如蛋儿家娘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养个命。桂荣是咱家的希望,她要为咱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咱都得围着她转,把她看高点。"
林大娘也吃着红薯说:“桂荣快生了,她应该吃好一些,但咱都知道她的脾气,你爹有病不吃她会吃吗?別看她把好面馍拿走了,吃不吃还不一定呢。为了让桂荣能顺当的吃好面馍,从明天起,咱全家都吃好面。麦子不够吃,卖了玉米和红薯片换麦子。"
林新成连声道:“中,中,中。这个事包在儿子身上了,儿子是咱家的顶樑柱,应该为家里的吃穿用担起责任来。"
很快,他们吃过了早饭,林新成把锅碗收拾了以后,走进自己的屋子,果然见妻子拿的那半个馍仍然在桌子上放着,锅饼和红薯沒有了,就问道:“好面馍你咋没有吃呀?"
李桂荣说:“好馍和赖馍咽到喉咙以下不还是一样,咱爹上了年纪又有病,他应该吃,我年轻轻的能吃得下吗?"
林新成说:“咱爹也沒有吃。他说,你应该吃,你要为咱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你是林家的希望,都得把你看高点。他吃了沒用。"
李桂荣非常感动的说:“咱一家对我这样好,让我说什么呢?我只有好好给你们生孩子,只要我能生我就生,生他个七个八个十几个。"
林新成笑道:“咱先把这个好好的生下来,再生多少是以后的事。咱娘说了,为了能让你吃好面馍吃得心里安生,从明天起,全家人都吃好面馍,直到你生了孩子滿月为止。咱的麦子不够吃了,让我卖玉米红薯片换麦子。刚才我想了,要想天天能吃上白面馍,就得多分麦子,要想多分麦子,队里就得多打麦子,要想多打麦子,这小麦高产实验田一定得搞好。我也不再为林志强顶我的成绩到这里光荣到那里光荣难过了,也不再为李朝阳借此光荣而生气了。我要很搞实验田,大搞实验田,让我们队的小麦产量高高的,社员分的多多的。"
李桂荣生气道:“你又上劲了不是?"
林新成说:“桂荣,你细心想想,他们落的只是名誉,而咱社员落的是实惠。咱队的社员,心中感谢的还是我,骂的是李朝阳。只要咱队的社员认可我就行。好了,好妹妹,我去大粪场了。"
李桂荣说:“下着雪会有人交吗?"
林新成说:“万一有人了呢,咱宁原空等社员,也不能让社员空等咱。桂荣,人家都说,男孩好提前,如果是个男孩提前了,有了动静让咱娘喊我。"
李桂荣说:“没有人你提前回来吧,生孩子的事谁知道赶到什么时候,如果有感觉了,又是刮又是下的,让咱娘跑着去喊你,摔倒了她怎么办?"
林新成拿起门后的杆秤,答应着好出了屋门。当他来到大粪场时,果然有十几个人在等着,北风和雪好象对他们没有影响,一个个站在那里,任凭风吹雪打。他们都穿着并不太厚的棉衣和棉鞋,有戴棉帽子的,也有戴单帽子,这不仅让林新成想到了哪个戏里好象有一句唱词:“咱山里人经得起风吹浪打,怕什么虎豹与豺狼。"
他们看到林新成来了,有人就说:“我们就相信你会来的,所以才在这里等着。"还有人说:“平时你都是日不错影,心里都是想着别人,今天虽然下着雪,也肯定会来。"
林新成说:“你们跑着拾粪要比我辛苦多了,天不明就起来了,要跑很远的路才能拾一箩头,我只是在这里给你们过一下秤,我要不来,良心上过不去。"
他们要林新成现在就过秤,林新成说:“咱们再等一会儿吧,等林新龙来了再过,常言说,一人为私二人为官。况且我又没有带笔没法记。"
人们表示理解。
正说着林新龙拿着本子来了,后边还跟着赵少富。林新成问赵少富:“少富哥,你咋来了?"
赵少富说:“下雪了,没有地方去,就想到庆祥叔(论临居辈)家聊聊,走到他家门口,正好碰见新龙拿个本子出来,我问他干啥去,他说他来收大粪,我就跟着来了。你们队想这个点子快干两个月了,我看看能收多少大粪。"
林新成用手一指说:“就这么一大堆了,我估计有五六十方吧,这可顶三四百方草木灰粪。"
赵少富说:“那就是,明年上到春红薯地作底肥,产量一定会更高。"
林新成突然又想问问大队支委改选的事,就说道:“少富哥,你先等一会儿,等我给他们过完大粪,还有话要问你。"
赵少富笑着说:“好吧,你说的话我能不听吗,是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
林新成也笑了,说道:“我说的话又不是最高指示,能值当你那样对待吗?你别把我说的话记在心里,等着有一天当把柄批斗我就行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