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某个年龄,有些书有些歌就开始能听懂看懂了。
比如李宗盛的《山丘》。
比如王朔的《过把瘾就死》。
比如伍绮诗的《无声告白》
你开始理解这些歌和书里说的话,甚至背后的创作者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写的,也都能体察到。
在我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我是很少哭的,我每天活得很逍遥,或者说很无聊,我盲目乐观着,嘻嘻哈哈着,偶尔伤感也是短暂和浅薄的。
然而最近两年我开始变得有些容易哭了。哭泣的冲动几乎是本能的。当你看到一些人和事,总会不自觉联想起自己经历的过往。当你开始面对更多现实和问题,你开始考虑更多身边的人的感受。
在看《无声告白》的时候,我首先是被作者精彩的语言所吸引。文中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和段落,伍绮诗对人物情感的把握精细入微,许多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这一段:
她笨拙地划着水,朝远处漂去——直到湖边的灯柱变成小点,再也无法玷污她四周的黑暗——她感到异乎寻常的平静和自信。头顶的月亮圆得像硬币一样完美,轮廓分明。湖面风平浪静,她几乎感觉不到小船的轻微摇晃。仰望夜空,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太空飘浮,毫无羁绊,一切皆有可能。
我基本是用乘地铁的时间读完这本书的,唯一一次深夜看《无声告白》的时候,故事已临近结尾。
在故事里的主人公看来,莉迪亚死亡是场意外,但其起因却可追溯到三个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
种族歧视
父母都是中国人的詹姆斯,虽已成为美国人,却还是受到歧视。歧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他的肤色和眼眸的颜色让他看起来与众不同。不仅如此,父母低下的工作,让詹姆斯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窘迫的成长环境中,于是,他成为一个渴望“与周围融为一体”的人,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他渴望融入美国社会。这种渴望伴随了他一生,也被他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性别歧视
马丽琳生在单身家庭,她母亲只知道“成为女人该成为的样子”,当时大多数人也认为“女人好好照顾家庭就够了”,马丽琳却一心要与男人争长短。所以她从小到大都是最优秀的,她强烈地渴望与众不同。就算一路被男人们轻视,她也一直做得很好。可是她和詹姆斯结婚后,却不得不变成大多数人眼中“女人该有的样子”。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詹姆斯和马丽琳的童年各有缺失,又同时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这样的婚姻看似因为爱情而稳固,两个人却也都做出了不忠于家庭的事,而这两件事都成为了悲剧的催化剂。
詹姆斯和马丽琳此生已没有机会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于是他们倾尽全力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而当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被他们忽略,莉迪亚承载了他们俩的全部期望时,莉迪亚的生活已经被扭曲,就像溺在水里无力挣扎,最终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故事的结局虽然悲伤,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丝光明。莉迪亚的死让詹姆斯和马丽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让另外两个孩子重回了他们的视野,全家人开始变得融洽。正如这段描写:
他们会给杰克的脸和内斯的手指涂上红药水,这看起来更加血腥,伤口仿佛被重新撕开,而实际上,它们已经开始愈合了。
于我而言,在阅读《无声告白》的过程中,不少尘封的童年记忆被唤醒。那里面有父母的争吵和矛盾,也有我的窘迫、自卑、孤僻和不知所措。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当时觉得烦恼的事情,又有哪个家庭不会发生呢?
如今再看,能够维系一个家庭的,远远不止“爱”这么简单。责任、信心、忠诚、付出、体谅,这些缺一不可。所以,我也越来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也更加惜命。毕竟作为独生子,不能让父母老无所依。
凌晨3点,我读到了《无声告白》的尾声:
将来的某一天,等她准备好了,她会拉开窗帘,收起抽屉里的衣服,把地板上的书放好。她会清洗床单,打开书桌抽屉,清空莉迪亚的裤子口袋,这些地方装着女儿生活中仅存的碎片:硬币、没寄出的明信片、杂杂志上撕下来的书页。她会对着一块包着玻璃纸的薄荷糖发一会儿呆,想知道这是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是对莉迪亚有什么意义,还是被她忘记和丢弃的东西。她知道自己不会找到答案。现在,她只能注视着床上的人影,眼里噙满泪水。这就够了。
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以及想象失去我之后她会是怎样一种状态,眼泪便再也难以抑制。
这是一部适合各个年龄层、各种身份的人阅读的作品,你能在这故事中发现自己的位置,以及那些看起来不理解你、实际深爱着你的人,究竟在想什么。
但如果你是只身在外的年轻人,请不要深夜阅读它,它会让你得思乡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