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想说的7788婚姻育儿
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作者: 叫我龙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15:50 被阅读0次
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前几天偶然在家长群里聊起来关于孩子上小学是选公立还是私立的问题,我们的孩子现在还是小班,秋天才升中班,好像现在谈这个问题着实有点早。

但是也好像不早了,时间如流水这句话我们也都体会过了,孩子从哇哇落地好像一下子就长到了现在语出惊人的小大人样子了,所以现在好好想这个问题也是极有必要的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公立与私立的利弊:

公立是义务教育,经济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班上的人很多,一般在六十人以上了,老师没有办法一一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只能随大溜儿的进度来走了,教育方式上一般也是按九年义务教育的条条框框来教学,如果孩子性格内向,又表现平平,可能一直不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在班上找不到存在感,而没有自信心,对学校和学习都会提不起兴趣。

家长们看到这些副作用可能一下子就坐不住了,不行!就是再省吃俭用我也要让我们孩子上私立学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那下面我想就我个人的一点观念来谈谈关于如何选择学校的问题和各位家长分享受一下:

私立首先硬件条件不用说是好的,另外是小班制的教学,采用可以关注到大多数孩子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经常有丰富多采的校外课堂,着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但学费也是很高的,宜昌来说最低的私立小学也要一年四万左右,六年下来就是24万,这只是小学的学费,其他费用不算,就一般的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着实有点困难,当然我们如果硬是要把孩子送入这样的好学校,当然也是可以通过再三的控制家里的开支来节省出来的,可是私立学校就没有问题了吗?

问题从你省吃俭用把他送进学校开始就来了,一般来讲能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家庭经济都是不错的,那这样的学校里会不自觉的有一种攀比风,也或许不是故意的攀比,只是一些孩子在谈论假期又去了哪个国家玩,爸爸又买了什么高级的玩具之类的话,但是如果你只是个百姓人家的孩子可能这些地方去都没去过,玩具也更是没听过了,他会不会自卑呢?

曾经在前两年看过一篇报到说一对夫妻说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有钱人的圈子里,说什么圈子很重要,然后用了所有积蓄又贷款在最高档的小区买了一套房,小区里出入都是高级车,可能有的人家一条宠物狗都几十万,的确是富人圈子,他们认为让孩子从小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以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了,但是事实是:别人是轻轻松松的就买了这个小区里的一套房,也许已经是他们的第N套房了,对他们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但对于这个认为圈子可以改变命运的家庭来说买下这套房承受了怎样的压力啊,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下子下降了一个台阶,每天都在精打细算的计划一个月的钱如何使用,孩子呢,从搬进小区反倒比以前不开心了,因为他发现这个小区的孩子玩的东西和谈论的东西他都不知道,他没办法溶入进去,其他孩子也不想和这个一问三不知的孩子做朋友,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孩子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变得内向了,又看到父母时常谈论经济紧张的话题,更是觉得自已家不如人,以前在老房子的小区里每天晚上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一家三口周末还经常出门吃饭看电影,有时假期也会去外地旅游,现在全家的幸福指数都直线下降。

这个故事其实和我们选学校是一个道理,如果你的经济很好,一年几万的学费对于你来说无非是几套衣服的钱,那么你可以选私立,但如果为了让孩子上私立可能会使你家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下降,那么请三思,也有学校为了不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说:不允许穿三百以上的鞋子,但我想说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吗,这种现像不是单从衣着上来比的,很多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看出家庭条件的差别,因为他们在生活里见识的东西就不在一个水平上了,也可能有人会说:我们要从小教育好孩子不能比吃穿,要比学习。可是你觉得让一个孩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这么明白事理,明白父母的艰辛,你不会心疼吗?他们只是孩子,看到好东西想要这都是正常的想法,就像我们大人看到别人开的好车,穿的好衣服我们也会去羡慕,多看两眼,但因为我们是大人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会自己调控自己的情绪。但孩子他们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啊,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过早的送入这样一个差别太大的圈子里,只是为了这里的教育理念更个性化吗,只是为了这里班上人数少,老师可能会关注一下自己孩子吗?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公立学校才更像一个社会化的缩影,人多,会让孩子学会更多,也许他在班上没有被关注,也许家庭作业多,也许还要上一些课外课,但细想一下这不是给了我们更多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吗,因为他在班上没有被过多关注,他回家后更需要你的关注,会有更多和你交流的愿望,这样亲子关系会更好,你也会更多更及时的了解到他的一些动向。

在公立学校大多数是差别不是很大的家庭,都是平常百姓家,孩子们更容易相互结交友谊,家长们也更容易沟通,凡事都讲门当户对的,友谊也一样,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比自己强,但不能因为这样就盲目的为孩子选择一些对他们不一定有利的东西。

也听说有人让孩子小学中学都是上的私立,后来高中上的公立,结果孩子没办法接受公立学校老师的冷漠,和他上的私立学校落差太大了,抑郁了。其实社会本就是这样的,没有人会一直受到别人的关注的,如果一直在私立学校享受着的高度关 注的状态,如果有一天进入社会,面对挫折冷漠怎么办?

所以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一定真的是最好的,凡事有利弊,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又实在没时间来陪孩子,那么你可以把他送到私立,如果只是中产阶级,那么最好是选 公立,用余下的钱来提高一下你们家的生活质量,我说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比如带孩子多出门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在路上他会增长很多见识,懂得很多道理,更会增进你们家的感情,这不是更好吗?

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相关文章

  • 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前几天偶然在家长群里聊起来关于孩子上小学是选公立还是私立的问题,我们的孩子现在还是小班,秋天才升中班,好像现在谈这...

  • 被忽略的感受

    作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而我们给的最好的,有时只是我们认为的最好的。 无意中想起女儿四岁时候的事情,...

  • 金典句子,迷喜欢哪一句。

    有时候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去安慰别人,却说服不了自己。 我们遗憾的并不是错过了最好的人,而是遇到了最好的人,却把最好...

  • 2020-02-15

    有时候我们真的会顾虑太多,都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有时候说不喜欢那是假的,我们都在用彼此认为最好的方式保护对方,却不知...

  • 《最好的我们》真的是最好的?

    刚好昨天跟朋友一起看了《最好的我们》,剧版和小说都没看过,所以以下的观点看法都只是单纯从影版出发,与小说和电视剧无...

  • 错过

    我们遗憾的并不是错过了最好的人,而是遇到了最好的人。

  • 成功只是副产品

    周国平先生说:我们不妨追求最好,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但能否成为最好,影响因素很多。并不是努力了就一...

  • 2019-03-17

    有时候我真的在想什么,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背井离乡?还是固守家乡?

  • 你   价值几何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你也值得拥有最好的”……我们是否真的值得拥有最好的呢?我们配拥有最好的生活最好的人生...

  • 2018-02-27

    1. 这是我一直认为最好的状态。我经常对家人,对朋友说恋爱结婚我不慌,并不是认为我真的不想去接触,去结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我们认为“最好的”并不是真的“最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cg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