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今日看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每天1部TED 005| 快看看,未来你的工作还存在吗?

每天1部TED 005| 快看看,未来你的工作还存在吗?

作者: 河东西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23:03 被阅读290次
    每天1部TED 005| 快看看,未来你的工作还存在吗?

    世界那么喧嚣,能够获得倾听的人才能拥有未来!每天1部TED,用文字和你分享演讲的精彩!我是河东西,今天带来的是——

    《安东尼·戈德布卢姆:我们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但也有例外》

    01.机器学习很恐怖,但也有短板

    2013年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关于未来就业的研究,结论是——

    差不多将近一半的工作都有被机器自动化取代的危险。

    机器学习应对这种颠覆负主要责任。它是人工智能最强大的分支,它会从大量现有数据中学习,并模仿人类行为。

    戈德布卢姆所在的公司就专注于尖端的机器学习。他们召集成千上万的专家,为工业和学术界寻找重要问题的答案。

    因此,他们得以从独特的视角审视机器的替代作用,哪些工作可以被自动化或受到威胁。

    机器学习90年代初进入人们视野,一开始只是执行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像评估贷款申请的风险。

    但在过去几年里,在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器学习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

    戈德布卢姆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机器算法给高中生作文打分,得出的分数竟然和真正老师打的分数一样。另一个是让机器算法从拍摄出的眼睛图像中诊断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算法给出的诊断跟眼科医生给出的诊断一样。

    类似这样的任务,只要给定正确的数据,机器将完全超越人类。

    一位老师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可能审阅1万篇作文,一名眼科医生大概可以检查5万只眼睛。

    但在短短几分钟内,机器可以审阅百万篇文章,检查数百万只眼睛。

    对于频繁、大批量的任务,我们无法与机器抗衡。

    但是,有些事情机器无能为力。

    机器在解决新情况方面进展甚微,它们还不能处理未曾反复接触的事情。

    机器学习致命的局限性在于——

    它需要从大量已知数据中总结经验。

    人类则不然,我们有一种能把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从而解决从未见过的问题。

    戈德布卢姆讲了微波炉诞生的故事——

    Percy Spencer是一个物理学家,二战时从事雷达研究,他注意到磁控管融化了他的巧克力。他从对电磁辐射的理解联想到了烹饪,因此发明了微波炉。

    这是非常杰出的创新案例,这种跨界转型每天正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在我们身边发生成百上千次。

    在创新方面,机器无法与人类抗衡,这将使机器自动化取代人工受到局限。

    那么这对未来的工作意味着什么呢?

    未来的工作状态完全取决于一个问题:

    这种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简化为频繁、大批量的任务,以及涉及多少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对于那些频繁、大批量任务,机器变得越来越智能。现在它们能批改作文、诊断疾病,未来将可以进行审计、审阅法律合同。

    尽管会计和律师还是需要的,但Ta们只需要研究复杂的税收结构,或无先例的诉讼过程。

    但机器将挤占位置,增加就业难度。

    机器学习在创新方面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演讲的最后,戈德布卢姆提出了两个机器无法取代人类的职业方向:

    营销文案需要抓住消费者心理,脱颖而出是关键。

    商业策略需要找到市场上还无人问津的空白领域。

    人类将是营销文案的创造者,人类才能推动商业战略发展。

    无论你将来做什么,每一天都要迎接创新的挑战,那样你将无法被机器取代。

    02.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这个演讲视频很短,不到5分钟,却把我惊出一身冷汗!

    前几天,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横扫人类高手,再次把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能力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对照戈德布卢姆所说的条件,我们不难理解人工智打败人类的道理。人工智能机器把下围棋简化为频繁、大批量的任务,通过从大量已知围棋棋谱数据中进行学习,使其能够超越人类思维的局限,想出超出常理的走法,即便是人类的围棋高手也无法应对。

    如果说人工智能打败围棋高手与我们关系不大,那戈德布卢姆则是真真切切地揭示了我们面临的职业危机。

    如果说工业自动化时代,当机器取代工人体力劳动的时候,我们这些以脑力劳动作为谋生技能的人,还可以庆幸自己的职业不会被工业机器替代。

    而今天,轮到我们了!

    这个时代发展实在太快了,人工智能机器已经席卷而来。那些传统的脑力劳动者,如上面列举的教师、医生、律师、会计等职业,已经被人工智能机器的发展抛在了时代的后面。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办?又该做出怎样的准备和选择呢?

    回避没有用,逃也无处可逃。未来的5到10年,可能是留给传统的脑力劳动者最后的机遇。

    001.越早清醒,生机越大

    世界大势,顺之者昌。很多原来被认为是很好的行业,已经颓势渐显。比如被互联网严重冲击的银行业,比如已经日落西山的传统媒体。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是没有机会了。然而,机会只属于那些清醒的人。

    在大变革的时代,继续装睡的人,很快就会发现无法装下去了。

    要想自救,先要深度分析所处行业对于创新能力的前沿需求。

    任何行业都可以分为占主流的传统通用能力需求,以及前沿领域的创新能力需求。

    如果你的能力处于通用能力范围,那一定要尽快进入创新能力区域。比如传媒人要完成从写稿能力向内容及品牌运营能力的跃升。

    那些较早跳出传统媒体的传媒人,比如从央视离职的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从都市报出发创业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是非常成功的典型。

    而很多人,既羡慕他们这样转型的成功,有害怕跳出体制的,结果只能随着传统媒体的大船不断往下沉,丧失了跳船逃生的机会。

    002.刻意练习,快速迭代

    找到了行业创新能力的需求,就需要像打怪升级一样,迎接能力升级的挑战。

    唯一的办法就是刻意练习。具体来说,刻意练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好的导师,在跳出舒适区的练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极限。

    但是,身在职场不像上学时有老师指导,不像职业运动员有专业的教练,那就需要我们主动寻找行业里最牛的人对表,跟随、模仿,乃至超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职场上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进行刻意练习,每天工作非常忙碌,很多时候会陷入事务性的工作无暇他顾。

    那么,只有通过“边干边学”来保持刻意练习的姿态,才有可能实现在日常工作中磨砺技能的目标。要改变心态,明确不是只有在培训中才能练习,把边干边学的想法植入头脑。对于刻意练习的目标,不要贪多,只盯着最适合你的一项特定能力进行练习。主动把工作活动都变成练习场所,同时注意反馈,把同事当老师,收集大家对自己表现的反馈。

    做到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就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性地进行刻意练习了,而不是被动等着人力资源部门来做培训,毕竟那样的机会太少了。

    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尽的,必须一个目标接着一个持续精进。

    至于那些在学校还未进入职场的小伙伴,记住一点,我们要爱父母,可以听从他们的建议,但决定要自己拿。父母往往是活在过去的,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能够判断,要站在人工智能机器发展领域前沿,去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职业未来方向。

    稳定,属于上个世纪。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动态之中,努力提升自己,进化成足以适应不确定性未来的生物。


    我是河东西,一个身在体制、心怀梦想、努力精进的大叔!喜欢就点赞关注我吧,没有什么比遇见志同道合的你更开心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1部TED 005| 快看看,未来你的工作还存在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akbttx.html